傅山是明末清初一大儒,博雅通識專家精粹之學集於一身。
評點文學不僅屬於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領域,也是古代文論史上的重要研究課題範疇之一。評點法應用有多方面。有用於經書評點,有用於史書評點,又有用於子書評點。而今言評點,泛指古文評點,當屬集部之學。乃知凡經史子集四部之書,無不有評點。故而評點因所施對象不同,方法與旨趣亦當有小異,然而總謂之評點學。
評點是明清以來最常見通用的古書閱讀法。本書是以評點為主題的傅山研究,並在全書主體架構傅山評點的基礎,進行延伸研究,舉一反三。
本書是首次專論傅山評點學進行文類旁通與學科跨界論述。
作者簡介:
徐華中
生長於屏東市,祖籍浙江松陽,曾任勤益科技大學通識教育學院專任教授、基礎通識教育中心主任。專攻評點學、唐詩學,旁通周易與現代文學,主要著作已刊行有《何焯詩評研究》、《義門讀書記研究》、《唐詩論集》、《歸莊詩論》等多種,並編著有《大學國文選》、《大學應用文》、《現代小說精讀》、《現代散文精讀》、《現代詩精讀》等大專教科書多種。
章節試閱
壹 導論
一、前言
評點,是古人習以為常的讀書方法,讀書人日日用之而不 察,亦不自覺有何學問?而對評點開始注意、加以討論研究,進而撰作單篇,或論述成書,乃是近代以來學界之盛事。所以說,先有評點而後始有評點學,這就與學界其它叫法,諸如:紅學、金學、敦煌學、甲骨學、龍學、文選學、唐詩學……等等一樣的概念,皆可視作學術研究範疇類目的一種研究。
依此類推,傅山其人及其學術的研究也是自來有之,這只要略略檢視傅山研究潮流到目前為止,既是方興未艾,同時也看到研究成果的琳瑯滿目。如果不信,只要參看本書第八章傅山研究書目的敘錄,即可略窺其概況。
然而,如果再將評點學與傅山研究架起聯繫的橋樑,進行跨界與旁通的多元研究,不知何故?卻是很少見到。
考評點一詞,蓋合「評」與「點」而言之。評點之批語多為賞鑑之語,批語皆本乎古代文論,亦關乎詩文章法之學,批語之可參與易懂,自不在話下。惟評點之「點」,各家施法不一,自亂其例者有之,但識顏色符號,無甚深意者有之,故而「點」之方法,徒具形式而已。攻擊評點學者,大多不喜此類。蓋不知「點」實不可孤立而觀,須合併「評」之批語,參讀揣摩,始能會其意。今據前人所見評點之書,考其所載記,有評有點之方式,各有訂法,頗不一例,惟必如此,始足以還評點之原來面目。例如《曝書雜記》載歸震川評點《史記》云:
嘉興錢警石廣文泰吉,記《震川評點史記》云:「鱸江評《震川集》,即用震川評《史記》之法。震川評點《史記》自為例意,略云:『硃圈點處,總是意句與叙事好處,黃圈點處,總是氣脈,硃圈點者人易曉,黃圈點者人難曉。黑擲是背理處,青擲是不好要緊處,硃擲是好要緊處,黃擲是一篇要緊處。』又謂:『我喜怒哀樂一樣不好,不敢讀史,必讀得來吾與史一,乃敢下筆。』遺筆令其子照本批點,蓋其生平精力所注也。壬辰秋日,既從方子春得鱸江評《震川集》,又假莊芝階舍人所錄震川評《史記》,讀一過,未及鈔謄。丙申秋日,乃用海昌徐孝廉開業藏本,手錄於汲古閣本。自《樊酈滕灌列傳》後,因病輟業,命銘恕錄畢,並書震川評點例意於卷首。欲從事古文者,從此入手,可用其意,以讀歐陽《五代史》,於此事思過半矣。」「子春知余喜談古文,乃出其舊所評《震川集》,及錄吳江張鱸江先生士元評本,畀余錄其副。」云云。
據此所記,評點之點,有圈有抹,非只有點。且用青、硃、黃、黑四色,乃知評點筆色有四種。此與《魏叔子文集》載吳壽氏所見《尚書評點》頗類同。吳氏云:
《尚書》評點,王魯齋先生凡例:『朱抹者,綱領大旨,朱點者,要語警語也。墨抹者,考訂制度,墨點者,事之始末及言外意也。』餘經標點,大略相同。」云云。
據以上二家所見之評點,有圈有點,頗有避重就輕之嫌。故而曾國藩分析明清兩代,何以評點遭人濫用,產生誤解,導致評點狼籍之歪風,蓋出於科場取士之圈點方法與時文八股大圈密點之混用,曾國藩《經史百家簡編》自序云:
梁世劉勰、鍾嶸之徒,品藻詩文,褒貶前哲,其後或以丹黃識別高下,於是有評點之學,三者皆文人所有事也。前明以《四書》經藝取士,我朝因之,科場有勾股點句之例,蓋猶古者章句之遺意。試官評定甲乙,用朱墨旌別其旁,名曰圈點。後人不察,輒仿其意,以塗抹古書,大圈密點,狼籍行間。故章句者,古人治經之盛業也,而今專以施之時文。圈點者,科場時文之陋習也,而今反以施之古書。
曾氏的分析頗切時弊,指出圈點與評點混而為一之弊,以致真正的評點論文論詩,原本精心構作,可圈可點,往往因時人不查,悉遭貶低價值,等同八股,實屬可惜。
再者,評點學與評點文學非盡相同,宜稍辨之。蓋評點學乃古代特有之讀書方法,施及各種領域之學問,舉凡經、史、子、集各部無不有評點,且因所評對象性質不同,亦分別呈現不同的評點結果。
例如經部評點,多注重在字句訓詁與校注,子部評點除了有校有補注,亦兼及義理之分辨。史部評點側重在史事之考證,史例、書法之歸納,以及紀傳人物之品評。集部即文學類評點,可總括之曰文學評點或評點文學,主要是以「評點」做為讀書法,批點各種集部書目,藉由批語所展現的文學品評、鑑賞、校注與其它相關問題之討論,總稱為評點文學。因此評點文學不僅屬於文學理論與文學批評領域,評點文學也是古代文論史上的重要研究課題範疇之一。
根據以上的觀點而言,可以舉清初康熙年間評點大家何焯為例,加以討論。何焯一生的學術成就,主要集中在古書評點。何焯學問精進,四部兼治,故而不僅對四部之學,皆各有評點。尤其傾力在文學作品(集部)的評點,表現高度的評點文學睿見,所以說,何焯兼具評點學家與評點文學家兩種雙重身份,同時展現兩種評點的高度成就,可謂近代評點學這一領域具有承先啟後的重要地位,也必然產生深遠的影響。
稍後於何焯的紀昀,在何焯《義門讀書記》一書的提要,稱許何焯「考證皆極精密」,其實,何焯的評點學不只有考證,他已把校、注、與評賞等諸多手法融合一體,紀昀的話只是就何焯的評點法其中之一項而言。與何焯同時代的山西太原大儒閻若璩尤其看重何焯的學問功夫,稱讚何焯「此君且蓋代」。即是稱許何焯以精深學問,應用在評點學所表現的功夫。考今存《校刊唐賢三體詩》有何焯的手校,其中包括眉批、夾批、尾批、以及有圈、有點,有校有注。夏時云:「何義門先生以朱筆通部點勘,評語多者,上下眉行間幾滿。」此書後有近人鄧 邦述的題記,謂:「往往於批語下自注甲子,亦間有自加塗抹,覺今是而昨非者,於此彌見先輩用功之勤,進德之猛,宜其負大名而不朽者也。」這句話說明何焯的評點法,有塗抹,與有 圈有點一樣,都是許多評點方法之一。而且,何焯的評點,帶有濃厚的閱讀意味,一讀再讀,反覆探求文章精義,不只是批點與校注而已。就這一層面而言,何焯大都在「評點文學」的批語中反映出來。
可惜,歷來評述何焯學術成就的意見,只是片面談論何焯的學問以及他評注校書的功夫,都只看到何焯的「評點」精密特 色,未能更深入理解何焯在「評點文學」的成就,因為,評點方法與評點文學二者其實密不可分。
康熙皇帝在何焯去世後(1722)曾云:「何焯修書勤,學問好,朕正欲用之,不意驟殤,深可憫惻。」這即是稱頌何焯的校書功夫精勤,至於如何精勤?蔣維鈞與全祖望分別說出了何焯的校書方法。蔣維鈞云:「義門讀書,丹黃並下,隨有所得,即記于書之上下方以及旁行側里。」以上的功夫,即評點學。全祖望云:「其讀書,蠶絲牛毛,旁推而交通之,必審必核,凡所持論,考之先正,無一語無根據。」由此句話表明要到全祖望這句話,才知進一步明白何焯的評點不只是校注,更兼及 「持論」的正確與否?這就把校注與評賞閱讀功夫結合起來,提升到評點文學的境界,並且由此納入整體通貫的古代文論源流之體系,可以當作清代文論的組合之一部份,對學界而言,值得深入研討。
回顧近代以來,整理清代文論者,早有先賢從事,卓然有成。然其間以詩論之研究為例,專家專書之探討多集中在通論與原理原則性之研究。例如日人青木正兒之《清代文學批評史》,即是如此,該書所論對象大都以成就一家之學,專門著作之類為材料,於實際批評方法上之討論則較少。
再者郭紹虞的《中國文學批評史》其下卷第五篇,亦專論清代詩論,仍以神韻、格調、性靈、肌理諸說為分派,就其成說之淵源、內容,及其原理一一論述,遍引原典,詳加疏釋,從此多為後來繼起研究者所本,轉出愈精,引述增益,可謂奠基之作。然而,若問及此類理論之實際應用如何?其施於解詩之方法示例如何,除了少數隨例引示,終屬零簡斷章,較少通盤整體之示範。
承繼前人偉業,開展清代文論之研究,每為近數十年學界努力之方向,其中單篇論文,散見各種學術刊物,而專門成書,較論清代詩學者,又以吳宏一《清代詩學》此書最稱完備。其所謂詩學,嘗引楊鴻烈與朱自清的說法,謂專指舊詩的理解與鑑賞。可見清代固有清人自己一代之詩,但清代人談詩之見,包括詩話、筆記、詩選、批注,與乎詩文別集中有關之序跋題記、論辨書翰、及論詩絕句和懷人詩等等。這個取材之類舉,清楚明白,總括清代文論材料之可及者。倘持此材料反觀前人研究清代文論著作所已經談及者,大抵皆有,但相較之下,有關批注一項應是取材最少者。因為這一項,未有專書專篇專文之可求得,而是清人文論中一種屬於實際讀詩,批詩,點詩,評詩之歷程,又因為其私秘性高,而起始之作,本是自家讀詩本事,開始未必有如專書專文之欲公開示人,所以,其零碎蕪雜,簡略輕率,實有甚於其它文論材料。然而,若欲探求清人如何讀詩文解詩文,以及清人如何運用前人已建立之文論,而實際施之於字句之間,從
而瞭解清人文論批評之方法者,則此類清人批注之材料,其具體性,其重要性,實又更甚於其它諸項。蓋這類批注,乃實際可見可行之文評示範。其性質內容,即如吳宏一之解釋云:
所謂批注,大約可包括評點和注解二項,評點方面,像馮舒,馮班之評才調集,紀昀之批蘇詩及瀛奎律髓,我們即可從其褒貶,稱贊和駁難的批語中,看出他們的詩學主張。注解方面,像金聖嘆的「杜詩解」,我們拿來和錢氏箋注仇氏詳注比較,也可以看出他們不同的論詩態度。因此,關於這方面的材料,我們也應予相當重視。
這段話,賦予清人之評點與注解之重要價值,可謂將清代文論擴大之深化之。然而,清代批注類之作,何其繁多,欲就此材料加以歸納整理,又何其艱巨,而前賢之在這方面有專論專書之作又何其少?因此,有關清代文論之研究,尚有一天廣地闊之園地,亟待學界之投入。為此,本書的論述焦點,專就評點一項,試為初探,拋磚引玉,自期在評點方法的實際性之研究得到預期成 果,以明末清初遺民大儒傅山所著之《傅山全書》評點材料,全面研究,探討其理論所本,其方法,其意見。綜合歸納,類分為說,期望匯整為清代文論在「實際批評」方面之意見與方法示例。
須注意在清人批注一類之著作中,不少已經由前人研究論述過,但是遺漏者也有不少,例如何焯《義門讀書記》一書中相關各書的批注,在前述青木正兒,郭紹虞,吳宏一諸氏的研究中,皆不及見有所稱引。這一方面固因何焯留傳後世遺著不多,除了讀書記五十八卷與道光年間才刻成的《義門先生集》十二卷之外,未有它本專作見於著錄。而另一方面,則因何焯之讀書記不止文論之評點,尚及於經部與四史,其書又非生前自訂,乃捐館後,親姪與門生合纂所成。終其一生,實未有專門文論與專書文評。
壹 導論
一、前言
評點,是古人習以為常的讀書方法,讀書人日日用之而不 察,亦不自覺有何學問?而對評點開始注意、加以討論研究,進而撰作單篇,或論述成書,乃是近代以來學界之盛事。所以說,先有評點而後始有評點學,這就與學界其它叫法,諸如:紅學、金學、敦煌學、甲骨學、龍學、文選學、唐詩學……等等一樣的概念,皆可視作學術研究範疇類目的一種研究。
依此類推,傅山其人及其學術的研究也是自來有之,這只要略略檢視傅山研究潮流到目前為止,既是方興未艾,同時也看到研究成果的琳瑯滿目。如果不信,只要參看本書第八章傅山...
作者序
自序
仔細回想,自己這半生讀書問道似乎與評點一事頗有淵源,年青時候,初習詩文,首次細讀初唐詩人張九齡,當時用的本子就是四庫未刊稿,此本眉間有校讀者的批語,行間有行批、塗 抹、改勘等等,初步體驗了所謂評點之學,認識評點是一項古人最見工夫的讀書方法。
後來做何焯《義門讀書記》研究,唐詩、明末遺民歸莊等等,也都涉及他們的評點學。我也常常把這門學問應用在教書、閱 讀,以及品評生活事物,深深覺得妙用無窮,很有收穫。直到上世紀末(1998年)因緣際會,有幸參觀傅山紀念館,見識了這位博雅通才,欣賞不少他的手稿,油然興起崇敬佩服之心,自此以後,開始關心注意傅山,陸陸續續寫下心得,終於完成了這本以評點為主題的傅山研究,雖然說傅山的研究已經不少,但是專門談他的評點,本書似為首唱。
書末附錄的四篇,我不是拿來當作續貂而已,反而視做先賓後客的組合,要在全書主體架構傅山評點的基礎,進行延伸研 究,舉一反三,見證評點是明清以來常見通用的古書閱讀法,文章品賞法。也就是說,不是只有傅山評點而已,其他各家都有評點,說穿了,評點是明清學者的鮮明標誌。若說這四篇是客,全書傅山主題則是賓,賓客交融,剛好代表這一刻即將退休的心境,我很喜歡蘇東坡的兩句詩,「雲散月明誰點綴,天容海色本澄清」,心領默會,也正有先賓後客,主客合一,終始一貫的總體感受。
現在綜合來看傅山,也只有像他這樣上天下地,能出能入的博雅之學,才能真正有智慧啟導現代人文學者的跨界思考,效法學習他那宏闊的儒門之徒,這本小書,就當作退休之際為自己準備退而不休的永續攻治對象吧!
可以說這本書是專門為自己這一生奉獻大學教育數十年而 做,收筆之際,最要感謝國立勤益科技大學提供我俯仰,縱橫文津學海的美善麗文。想想看,一個人的一生,沒有變動一直持續同在一地的教育生涯,先不談經師,人師的辛酸苦辣之歷程,面對時間這位老者,誰不會欠身低眉而感嘆呢!
而時間最佳的禮物,就是空間的感恩,以及親情的召喚。首先,最要感恩父母雙親,生我育我護我,尤其父親也是老師,萬分期待我的杏壇人生能畫下完美的句點,更要感謝一家六姊妹,吱吱喳喳,家內家外,同甘共苦,忐忑崎路,經歷了屏東華振巷許多風風雨雨的青春,我想這本退休專書,不只獻給自己,也獻給我們一家人。
徐華中
自序
仔細回想,自己這半生讀書問道似乎與評點一事頗有淵源,年青時候,初習詩文,首次細讀初唐詩人張九齡,當時用的本子就是四庫未刊稿,此本眉間有校讀者的批語,行間有行批、塗 抹、改勘等等,初步體驗了所謂評點之學,認識評點是一項古人最見工夫的讀書方法。
後來做何焯《義門讀書記》研究,唐詩、明末遺民歸莊等等,也都涉及他們的評點學。我也常常把這門學問應用在教書、閱 讀,以及品評生活事物,深深覺得妙用無窮,很有收穫。直到上世紀末(1998年)因緣際會,有幸參觀傅山紀念館,見識了這位博雅通才,欣賞不少他的手稿,油然...
目錄
自序
壹、導論
貳、傅山研究文獻現況與成果反省
參、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一:選詩
肆、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二:選文
伍、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三:雜著
陸、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四:選賦
柒、結論
捌、傅山研究書目
玖、徵引文獻與參考書目
附錄:甲、評點學與宋濂詩學研究
附錄:乙、應用範疇理論進行評點
附錄:丙、毛宗崗小說評點新論
附錄:丁、張惠言惠十家賦鈔之評點分析
自序
壹、導論
貳、傅山研究文獻現況與成果反省
參、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一:選詩
肆、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二:選文
伍、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三:雜著
陸、傅山評點文類方法之四:選賦
柒、結論
捌、傅山研究書目
玖、徵引文獻與參考書目
附錄:甲、評點學與宋濂詩學研究
附錄:乙、應用範疇理論進行評點
附錄:丙、毛宗崗小說評點新論
附錄:丁、張惠言惠十家賦鈔之評點分析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6頁開數:18開(長23.5 cm x 寬 17cm)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