光與暗都是養分,
每個人都可以造就屬於自己的唯一。
最強大的勇敢是愛!
台灣史上首位完賽 聖母峰馬拉松女性跑者
音樂界+冒險界+選手界+極限運動界 感同身受推薦
一個18歲後沒有再踏進操場的人;
一個對跑步幾乎零概念,對極限運動,核心肌群這些名詞完全陌生的人,
有一天因為朋友的慫恿,刺激,詐騙?糊弄?
本來只是租車跟騎河濱,沒想到當第一台公路車入手後,第一次參加路跑後,她的人生,越跑越勇敢!
她叫陸承蔚,是一個運動素人,非專業跑者,更是一位爬山新手,卻在46歲那年完賽聖母峰馬拉松,成為台灣史上第一位女性完賽者。
翻開她的記錄,開始運動的四年期間,她挑戰一項比一項更困難的目標:從單車環島,一日北高,戈壁超級馬拉松,二十二天喜馬拉雅環道,攀登海拔六千一百八十公尺的島峰。不是因為想要取得多麼亮眼的成績,而是發現在努力的過程中,彷彿看見過去從未看見的自己。
原來我可以跑,但能跑多遠?跑多久?我可以騎,但能騎多遠?騎多久?尋找未知的答案,需要正確的準備與練習,需要熱情與好奇心一起前進。
2017年她參賽聖母峰馬拉松,全程在超高海拔3500公尺以上進行。這是一場死亡如臨隨行的賽事,更是一場學習敬畏與謙虛的賽事。有人做足了準備卻無法站上起跑線,有人開跑了卻因為各種理由選擇中途棄賽。
陸承蔚僅僅只有一個目標:安全完賽,但開賽前急性高山症發作,一路過程煎熬與壓力,恐懼與不安交加……登上山巔中的山巔,看見世界頂峰的雲朵,究竟為何參賽?如果「棄賽」不在選項中,那麼「我不能停」的心理素質又如何強壯意志?
※詳實記錄從一個運動素人的訓練到完賽,激勵每一位想要有運動目標的人,同時提供給愛好跑步與登山者一份鼓舞報告書。
※近260張珍貴聖母峰馬拉松過程實境照片,如臨競賽與攀登現場。
※雖然讀的是一本關於聖母峰馬拉松的完賽過程,但你會延伸到自己在工作上與平常生活的心理鍛鍊,產生對自己的信心與追求。
※這場賽事靠許多朋友的幫忙與協助,讓我們近距離認識聖母峰真正的主人,雪巴人對於山的崇敬與謙虛,透過作者在賽事中接觸的每一個人,延伸動人的聖母峰故事。
作者簡介:
陸承蔚(本名林秀璐)
我不是專業運動員,但相信自己具備選手的心理素質。
因為就算在過程中遇到挫折、困難,有時會失去信心,
但面對目標從不失去「信念」,
面對越強的對手或越困難的環境,
更激發鬥志……
呼吸著不代表活著,我要努力活著!__陸承蔚
創意、經紀、授權領域專家/ 作家/ 跑者
擁有藝術、美學、商學跨領域三個碩士。
創立出色創意股份有限公司,是台灣第一家創意授權管理公司。www.pumpkincreative.com
本書是她第一部作品。
同時她也是台灣史上第一位完成聖母峰馬拉松的女性跑者。
運動小史:
2013.09 人生第一台公路車 開始運動。
2013.11 完成「單車環島」。
2013.12 自行車挑戰陽金3p成功。
2014.03 單車逆風輪霸西濱160K、二次挑戰武嶺。
2014.09 開始練跑,同月於「至善盃 光橋夜跑」以二小時六分完成21公里(初半馬)獲得女乙組第19名。
2014.10 參加「戈壁超級馬拉松」選手初徵入選。
2015.03 參加「萬金石馬拉松」(初全馬)以三小時五十九分完成,榮獲國際賽事女乙組第十二名,並入選為戈壁A隊正式選手。
2015.05 完成「戈壁超級馬拉松」。
2016.04 二十二天完成「喜馬拉雅」環道、抵達「聖母峰」基地營、成功攀登 6180公尺的「島峰」。
2016.11 單車完成一日北高。
2017.04 初鐵CT113 榮獲分組第五名。
2017.05 完成聖母峰馬拉松。
2017.06 第二次參加三鐵,LAVA 鐵人515榮獲分組第四名。
2017.09 入選Garmin破PB班第二屆。
2018.02 二月以東京馬成績,獲得波士頓馬拉松資格。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音樂界+冒險界+選手界+極限運動界 感同身受推薦
●五月天 瑪莎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原 陳彥博
●冒險夢想家 宥勝
帶著這本書所給予的勇氣,邁向下一個更棒的自己。
●極限體能王 李恩至
只有「辦不到」與「辦得到」,你的答案其實就是結果。
●金曲嘻哈歌手/冒險音樂人 陳布朗
翻著每一頁,卻都像是自己留下的汗與淚。
●橘子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橘子集團品牌總監 陳秉良
她激勵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去挑戰自己,為夢想去冒險!
●倫敦奧運馬拉松選手 張嘉哲
與其說這是一本跑步相關書籍,更像是自我靈魂救贖與追求生命解答的煨桑過程。
●台灣越野好手 周 青
成績的好與壞已不再那麼重要,背後努力奮鬥的精神才是我們值得借鏡的地方。
●跑步教練/運動筆記專欄作者 余文彥
我們應該像作者一樣,更努力勇敢地活著。
●Gamin簽約教練 林盈祥
她的態度鼓舞了我。
●跑步教練 梁哲睿
如果你正在工作中或訓練中迷失方向,我推薦你,這本書,能帶給你更堅定的決心。
●資深戶外專業教練 戴昌盛
她的笑和汗水,總有著滿滿的能量足以影響身邊所有的人!
●don1don運動媒體總編 鄭匡寓
這不只是一場競賽,而是一個難忘的生命旅程。
●越野跑者 邱文孝
●台灣師範大學運動生理學博士 吳家慶
名人推薦:音樂界+冒險界+選手界+極限運動界 感同身受推薦
●五月天 瑪莎
●極地超級馬拉松運動原 陳彥博
●冒險夢想家 宥勝
帶著這本書所給予的勇氣,邁向下一個更棒的自己。
●極限體能王 李恩至
只有「辦不到」與「辦得到」,你的答案其實就是結果。
●金曲嘻哈歌手/冒險音樂人 陳布朗
翻著每一頁,卻都像是自己留下的汗與淚。
●橘子關懷基金會執行長/橘子集團品牌總監 陳秉良
她激勵每個人都應該勇敢去挑戰自己,為夢想去冒險!
●倫敦奧運馬拉松選手 張嘉哲
與其說這是一本跑步相關書籍,更像是自我靈魂救贖與追...
章節試閱
對於山,毫無想逃離的感受
再次踏上這裡,我卻不想多做停留,計畫明天就要直飛山上,把握時間進行高度適應與移地訓練。
但也許,是這個城市曾讓我短暫地瞥見死亡一角與心碎,當時心中深刻的恐懼隱約纏繞著我。
記得去年,在加德滿都的夜突然驚醒,大量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與口鼻;我就像被一個夜賊從背後猛烈突擊、口鼻被強迫壓制,本能狂烈的反抗,到最後一個人在幽白的洗手間猛烈咳嗽,不斷從口鼻噴出混著鮮血的鼻涕,血中裹著綠色、紫色、藍色分泌物;當下覺得再沒適當的藥,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從台灣帶來的藥該吃的都已經吃了,只剩下一包感冒藥。所以進飯店前,我請尼瑪的女兒帶我去當地藥局拿藥。藥局老闆聽到我剛下山咳得很厲害、肺很痛、感覺不能呼吸,便不假思索地轉身拿了五顆藥丸要我一天吃一顆。想著再過四天就要回家,一天一顆……五顆?應該夠……但我吃的到底是什麼藥?
所以到睡前遲遲未吃,希望從台灣帶來的最後一包感冒藥吞下後,情況可以好轉;但幾個小時過去,快要被自己的分泌物溺斃。凌晨三點站在空蕩的廁所裡,直怔怔望著鏡中臉色蒼白的自己,再低下頭看著手中那顆橘色的大大藥丸,不安地吞下第一顆。
到了隔日清晨,我虛弱地告訴慧萍想提前回台,因為身體真的很不舒服,於是打了一通電話給遠在台灣的偉哥,當時與偉哥的關係面臨瓶頸,但我還是打了電話,希望他來接機,並帶上我的健保卡。
「有空嗎?你四月十日方便來機場接我?我病了,想提前回去,可能要直接到醫院。」在一陣沉默後,遠在加德滿都大佛塔旁的我聽不出他的情緒。
「那天是銷售日……最忙的一天。」聽到他說這句話後,我後面聽覺已經是自動消音狀態,結束通話瞬間只感到憤怒,任性地心想:「銷售日?!忙?我決定把藥全吞了,也絕不會提前回台灣!」
後來當天稍晚,在尼泊爾小藥局拿的橘色藥丸魔力產生效用,狀況好轉,因此沒有必要提前回台。四天後的機場,偉哥拿著一束大大的花站在入境大廳等我,滿臉歉意地說:「沒那個意思,我表達錯了。」然後緊牽著我直奔醫院。
到了醫院,我虛弱地從口袋裡拿出在加德滿都吃剩的最後一顆藥丸給醫生看,終於知道,過去四天吃的是高劑量抗生素。
奇妙的是,因為這些記憶使我想逃離加德滿都這座城;但同時,心卻飢渴地想重回喜馬拉雅山群懷抱。
雖然去年在山上曾有二度是瀕臨生命危難,這個危險程度遠高於下山後在加德滿都病重的狀態。
但對於山,我卻毫無想逃離的感受。
我們在壁縫中前進
一次是在喜馬拉雅外環道四千八百公尺的山壁上。
當時在覆雪初融的山壁間移動,左腳踩到一塊看似堅固但因熱脹冷縮而崩裂的石塊,瞬間左腳因石塊崩裂而騰空;就在那零點一秒,我本能反應用左手抓住前頭尼瑪即刻伸出的右手,將重心轉移到未掉落的右腳,緊緊卡住岩塊凸出部分。我感覺,腳下三層襪子裡的每根腳趾頭,都試著抗拒地心引力抓住岩塊表面。接著運用雙手與右腳的支撐點,在兩秒內找到另一個支撐點〈雖然那個支撐點只是八十度崖壁上浮出的一塊形狀〉,因此身體在四千八百公尺山壁上呈現很不自然的扭曲姿態。
我當下腦袋盤算著重心該如何移轉?眼睛搜索周圍可能的支撐點,冷靜地不到半分鐘內調整了三次角度,再將身體姿勢穩定下來往前跨步。最後,看著緊抓我的手的尼瑪,平靜地告訴他:「沒關係!〈我邊說邊點著頭示意讓尼瑪知道可以放手〉我們繼續走!」
從頭到尾沒有任何驚呼,情緒有如四周環繞我們六千公尺山群般的莊嚴肅靜。鬆手後尼瑪如老鷹般的眼神,再次確認我與慧萍雙腳站立處,一行三人,在喜馬拉雅山高處豔陽下的冰融環道岩壁縫中繼續前進。
歷時最久登頂島峰
另一次是攀爬六千二百公尺的島峰。
二○一六年我們爬的是舊路徑〈尼瑪告訴我今年有開發一條比較容易攀爬的路線〉,這條路徑充斥著尼泊爾大地震後脆弱的冰隙。當天八個國際隊伍出發,其中三個隊伍上到海拔六千公尺的冰原,但最後,只有兩個隊伍成功攻頂;一隊是以澳洲男子詹姆士為主,與兩位雪巴人花費十三個小時攻頂,兩日後他隨即出發準備攻頂聖母峰;另一隊則是我們,兩個台灣女生,兩個雪巴嚮導,花費二十小時,在經歷漫漫長夜的跋涉,走過冰梯、跨越冰隙,垂直冰攀、落石襲擊,當時我們創下成功登頂島峰但歷時最久紀錄。
那次我的意志力瀕臨臨界點,但內心並無畏懼,反而更強烈渴望回到這座山!
輕量化行李之必要
一年後此刻,我再次回到這裡,擠在加德滿都機場出境廳,終於在一堆吵雜人群狹小處,看到一張熟悉的臉……尼瑪!
「尼瑪!」我大喊著,他越過圍欄走過來,臉龐黝黑的線條依舊如大山堅毅,雙眼流露出看到老友的溫暖光芒,我不由自主開心地給他大擁抱。
「飛得如何?路上還順利嗎?」不禁想到上次我與慧萍差點在中途轉站卡達就興奮地準備出關,還好被機組人員攔下,於是在卡達打了一個「卡」又回到飛機上。「很好啊!沒出什麼錯,要不然你就接不到我!」他聽了笑笑,帶我很快在機場辦了SIM卡,便叫計程車開往他在加德滿都的家。
因為參賽,我將所有的物品輕量化,但多帶了鞋子、補給品、跑衣等,雖然不像去年我與慧萍二人行李多到溢出,需要綁在計程車外頭,但依舊塞滿整台計程車後座空間。
爬進後座緊偎大登山包,聽著前座尼瑪與司機說著我聽不懂的尼泊爾語,側臉看著行李想:「人生可以扛載的物品、重量有多少?」
一路上石塊撞擊輪胎,在荒蕪的夜中駛向寂靜。身體隨車子不停上下搖擺晃,我不時雙手緊扶著被擠壓的行李,擔心一個震盪行李就會崩解翻覆下來;我感到生、死、聚、合,都是如此渺小,希望這次能順利完賽、平安下山。明天過後,我即將踏上稀薄的空氣、再度邁向那既熟悉又陌生的山群之中。
台灣女生沒有人跑過?
這次我參加的這場賽事全名:「TENZING-HILLARY EVEREST MARATHON」,中譯:「丹增希拉里聖母峰馬拉松」,簡稱:「EVEREST MARATHON 聖母峰馬拉松」。
它是全世界海拔最高的馬拉松賽,也是世界十大超級馬拉松賽事之一。
比賽起點位於聖母峰基地營,南坡附近海拔五千三百六十四公尺的昆布冰河。
那意味著選手們需要進入到真正基地營的內部,然後沿著絨布谷口〈Khumbu Valley〉交錯高地行進於夏爾巴小道之間,終點位於海拔三千五百四十公尺的南崎巴札村落,其中約有十五公里是在全世界最高的冰川上奔跑。
這場馬拉松的總爬升是二千七百七十七公尺。
總垂降是四千五百七十九公尺。
最久直上陡坡爬升是五百二十三公尺。
這代表了在五月二十九日開賽日當天,所有選手必須在超高海拔處承載七千三百五十六公尺的落差,這是接近兩座玉山的高度,而且這個高度並不是從玉山登山口計算,而是從海平面計算。
這段路程若是一般健行,往上爬行會安排「五天」,而下行需「三天」;現在同樣路程,再外加折返拿取「信物」多出的六公里,選手們則需在幾「小時」內完成。
因此,這場馬拉松具風險性。
它並不是一般大家熟悉的路跑型態,它是一場在極端環境下的越野跑。這對於「非」長期居住在超高海拔環境下的國外參賽者的身心挑戰尤其巨大,所以報名的人不多。
我,為什麼報名?好奇吧!再加上喜歡挑戰有難度的目標。
雖然我的跑齡〈路跑、越野跑〉,山岳資歷都不長,但過去兩年透過設定目標、學習、準備與訓練,完成了「戈壁超級馬拉松」「喜馬拉雅環道」與「島峰攀爬」。所以在心中「聖母峰馬拉松」並非是場完全不可行的挑戰。
再加上雪霸不停洗腦:「可以的!妳沒問題,大部分是下坡。「聽到時心想:「當然是下坡,開賽地點已經不能再高了,能不下嗎?」「這條路〈主幹道〉我走過,比起外環道安全也容易」「我比較善於下坡?要不要試試?」「至於高度適應我曾到過六千二百公尺海拔,而賽道最高的五千五百公尺,完賽應該沒問題?」
雪霸熱情地望著我:「台灣沒女生跑過,妳去會很有意義!」
從環島騎車開始
「陸,來啦!我辦活動妳要來啦!」電話那頭高小峰三寸不爛之舌已經花了五分鐘想搞定我。〈高小峰、Marisa是我在政大EMBA好友;而高小峰邀請參加的是EMBA商管聯盟「鐵馬論劍環島」活動。〉
「你要我參加自行車環島,我沒車要怎麼環?」
「可以租車!很簡單。」
我們兩人對話就像在炙熱的網球場,你一言我一語;最後受不了的一記殺球回他:「如果Marisa參加,我就參加!」一邊看著電腦專注工作,同時想著Marisa應該不會參加〈心中碎唸著:天殺的高小峰!不要再遊說我了!〉結果,過了五分鐘,沉寂的電話再度響起:「陸!Marisa說要參加!」
就這樣,我遵守承諾,報名自行車環島活動。
但後來才知道,其實Marisa說的是:「如果陸參加,我就參加!」
高小峰告訴她:「陸要參加了!」
我的運動生涯,就在這場糊弄中展開。
第一次自行車河濱團練時,我與Marisa在河濱租了車跟騎。
豔陽下看著高小峰圓嘟嘟的身軀,可愛的屁股踩著公路車,帥氣飆速從身邊刷過,心想:「這應該不是我『人』的問題,應該是『車』的問題!」
於是回家後,我就去買了一輛公路車。
從拿到車的第一天,每天三點半起床練車,去適應下彎的把手、變速器、煞車如何使用,並趕在七點半兒子起床前回家。
每天用Google Map設定一個令我好奇的地點,把路線規劃出來騎去打卡。這種好奇感幫助我每天清晨起床的情緒不至於那麼辛苦,反而多了一種想探索的熱切。從河濱水路,逐日慢慢規劃到城市近郊的山路,從每日二十公里,逐日累積變成每日至少四十公里。
就這樣,一個半月後我完成了環島。
原本毫無運動習慣的我以為環島很困難。畢竟被富態高小峰在河濱海刷,是一種視覺與心靈的震撼!但在一個半月每日出車的努力練習後,我愉悅地完成了它。
中間當然有辛苦時刻,譬如:爬坡、落山風、烈日、暴雨;但我完全享受這種身體自主,伴隨著風吹雨淋,還有那不預期的風景,遇見的人、事、物!這一切是如此美好!
初半馬意外上了凸台
然後,開始跑步。
原因是偶然看見「戈壁挑戰賽」賽事片段畫面:「一群人站在起跑線,賽道前方有巨大的沙塵暴正隆隆揚起,他們義無反顧地衝進沙塵暴中!」我後來知道這場賽事需連續四天在炙熱的戈壁跑超過一百二十二公里。〈此處「戈壁挑戰賽」賽事指的是「玄奘之路國際商學院戈壁挑戰賽」,活動位於中國甘肅省瓜州縣漢唐絲綢古道。每年五月下旬開賽,以EMBA參賽院校團隊成績作為最終排名依據。〉
「一百二十二公里」在當時是無法想像的數字,從未跑步的我在心中冒出了一個想法:「要怎麼參加?」詢問得知「先參加社團練跑,之後會選拔」。當時聽了,期許:「十八歲後未曾踏上操場的自己努力練兩年,或許有機會可以入選成為『選手』。」
「選手」這個詞並不在原本的人生清單,更遑論八個月前我還沒運動習慣,但騎車帶來的美好經驗讓我相信藉由「學習」「訓練」,最終「我會進步」!──心中熱切一股腦兒地想參加社團練跑,進入選拔。
如果說騎車開啟我對生活的視野,跑步則深度挖掘我的意志。
記得第一次參加團練,在前輩帶領下用六分至六分半速跑了八公里。那晚有一種感覺是:「我身體有問題嗎?」根本跑不起來,我是用「撐」的去撐完全程。
隔了一週,第二次團練,里程數增加到十公里。
到了第三次團練,又是十公里。
第三次團練結束時,覺得這件事可能不是藉由「學習」「訓練」「我會進步」的思維可以達到,盤算著要退團……
「原來我不適合跑步啊!」
但那時社團已經團報「至善盃光橋夜跑」的半馬活動,也等於「第五次」下場跑步就要完成一場半馬!「好吧!也給自己交代,至少我完成了半馬。」我心裡嘀咕著:「結束後不再跑。」那次半馬,完全沒有配速、補給、任何概念,就是跑、一直跑、一直跑、一直跑。我就像《阿甘正傳》裡的阿甘,腦中只有一個數字,二小時四十五分。
為什麼是二小時四十五分?
賽前問跑友,女生第一次跑半馬,成績大概要怎樣才不會太難看?跑友說,兩個半小時吧。兩個半小時對初跑者就算是不錯的成績。所以我想多跑個十五分鐘,應該不會太丟臉吧?心中默默設了目標。
那晚抱持著:「以後應該不會再跑了,就把它好好結束掉吧!」的心情拚命跑!過程中跑不動時就緩一點,覺得體力還可以就加速。直到看見前方十八公里告示牌,下意識地計算:「咦,十八公里?這樣不是只剩三公里嗎?」〈忍不住低頭看了錶,數字呈現一小時四十五分。〉腦袋突然意識到:「我還有好多時間啊!」但這個想法跑出瞬間身體立即當機!從屁股、大腿、到整個腳趾頭感覺好痛!於是停下來,在路邊開始舒展筋骨,邊捶屁股、邊拍腿地慢慢走,一直走到靠近水門接近終點的地方,才不情願地再度慢慢「跑」進去。這場無厘頭的「初、半、馬」我用二小時零六分完成,意外上凸台。
一百二十公里戈壁馬拉松
得知自己上凸台那莫名的瞬間,領悟到:
一、如果我覺得痛苦,後面的人更痛苦,但他們都堅持著。
二、不是身體條件不夠,而是心智條件不夠,我沒耐性也缺乏信心!
原來……「我可以跑的啊!」
於是從那天開始自訓計畫:
每天十公里,不管是用「跑」、用「走」的,就是要完成十公里;一直到可以完整「跑「完十公里,就再繼續增加兩公里。
五個月後,我可以單趟從家裡跑到大稻埕,再沿著河濱公園一路跑到文山區政大,再直上政大後山,一路到貓空纜車站,最後搭貓纜轉捷運回家。
過程中遇到「距離」不行就練距離,遇到「上坡」不行就練上坡;反正遇到「不行」就是去練,把它變成「行」!
結果,我比自己預期的更快成為戈壁選手;從第一天練跑的八個月後,我完成了一百二十二公里的戈壁超級馬拉松。也因此,內心深處燃起一個火苗:
渴望每年要完成一件挑戰,讓自我成長的事。
攀岩與喜馬拉雅島峰
戈壁結束隔年,在臉書看到慧萍貼出聖母峰基地營照片,那就像一道閃光,我敲了訊息給她。
短短五分鐘內我們確認行程。只不過這個計畫,從原本的主幹道上行至「聖母峰基地營」,後來擴增難度為繞道走「喜馬拉雅外環道」抵達「聖母峰基地營」,再去爬一座六千多公尺的「島峰」。
「關於山」我的資歷很淺。
決定這段旅程之前,我的百岳經驗只有台灣雪山一座。
出發前經山岳資歷豐厚的友人Abby介紹,很幸運地向山界前輩「小鬍子」戴昌盛教練學習。
一開始跟小鬍子學的是「攀岩技巧」;當時思考「喜馬拉雅山健行」我在體能上應該沒問題,「負重」部分可以自訓,但是關於「攀爬」「繩索」使用技巧完全陌生,心想,也許在高山上會使用到。另外,「攀岩」看起來實在是太酷了,厲害的攀岩者在岩石之間有如優美的舞者在穿梭。而小鬍子攀岩時就有如優美的芭蕾舞者。
在第三次攀岩練習過程中,小鬍子教練突然停下問我:「妳學這個到底是要做什麼?妳的目標在哪裡?」
「爬喜馬拉雅山。」
「哪座?行程規劃?有同伴嗎?」
「一位同伴跟一位嚮導,我們是自己安排的……」接著詳細描述行程規劃。小鬍子聽完,嚴肅地搖搖頭告訴我:「這個高度不是開玩笑的,方便約慧萍過來碰面討論嗎?」後來,我帶著慧萍與小鬍子碰面。
小鬍子對著兩位各別只有「一次」百岳經驗的人,詳細分析整趟行程風險、需要注意的地方,接著說:「我研究過行程,島峰是真的有難度,妳們最好在我要求標準下進行一次山訓,我才能評估妳們的身體與反應。」
那天晚上,我覺得自己與慧萍像是阿呆與阿瓜雙人組,不知死活要去攀登海拔六千多公尺的山,雖然看著小鬍子的資料,心裡覺得刺激,但同時也在思考這個決定是否太冒進?於是,我與慧萍請小鬍子教練安排最嚴苛的訓練,千萬不要手下留情,最後再由他評估我們是否有能力去完成這趟行程。
幾天後,我與慧萍個別負重將近二十公斤,在大雨滂沱中直攻桃山,隔日凌晨在飄雪強風中持續重裝訓練。下山後的我:「我們有達到標準嗎?教練?」
「沒問題了!」小鬍子看著我與慧萍,帥氣地笑笑說:「沒有高山反應,而且毅力過人,不錯!」
「毅力過人」這比較好理解,因為我跟慧萍都算能吃苦的,但「高山症」怎麼判斷?
「小鬍子,高山反應怎麼看?」
「從昨天到現在妳們兩個食量很大、吃很好,對吧?!」
「因為餓了啊!這麼操,而且你超會煮!這跟高山症有什麼關係?」
「昨天在那種天候狀況我們算急升到頂,妳們身體沒有不舒服、食慾很好;如果高山症發作會沒有食慾。而且在急升、溫度冷、天候狀況糟糕下,高山症很容易發作,但妳跟慧萍的體質算不錯,沒發作、能吃能睡。」
於是山訓後沒多久,我與慧萍帶上小鬍子的認證與祝福,踏上尼泊爾的喜馬拉雅環道旅程。
二十二天喜馬拉雅環道旅程中,我們越過無數四、五千公尺以上的大山,每天靠近中午時,當我問中午吃飯地方在哪裡?尼瑪就會遙指另座山頭。我們行經許多地方都需徒手攀爬毫無路徑的山壁岩塊。
過程中,進一步瞭解了自己身體對不同高度的反應與體能狀態;所以當旅程尾聲時,尼瑪告訴我:「妳喜歡跑馬拉松,我們這裡有『聖母峰馬拉松』,來吧!」這是我第一次聽到「聖母峰馬拉松」。
對於山,毫無想逃離的感受
再次踏上這裡,我卻不想多做停留,計畫明天就要直飛山上,把握時間進行高度適應與移地訓練。
但也許,是這個城市曾讓我短暫地瞥見死亡一角與心碎,當時心中深刻的恐懼隱約纏繞著我。
記得去年,在加德滿都的夜突然驚醒,大量分泌物阻塞呼吸道與口鼻;我就像被一個夜賊從背後猛烈突擊、口鼻被強迫壓制,本能狂烈的反抗,到最後一個人在幽白的洗手間猛烈咳嗽,不斷從口鼻噴出混著鮮血的鼻涕,血中裹著綠色、紫色、藍色分泌物;當下覺得再沒適當的藥,可能會有生命危險。從台灣帶來的藥該吃的都已經吃了,只剩...
作者序
從喜馬拉雅的山上、到山下加德滿都,這顆心擰著──這是一段歷程,而非旅程。
先用數字記下吧。
1. 整整二十三天,沒有洗頭洗澡。
2. 本次參賽選手共四位台灣籍,兩位來自台灣,兩位旅居海外,二男二女全數完賽,三位全馬,一位半馬〈冠軍〉。
3. 個人成績:女子總排名二十三名,外籍女子選手排名第十一名,外籍選手亞洲女子名次第一。
4. 本次賽事死亡人數:官方一人。
5. 開賽前,由基地營被主辦單位強迫退賽的約十七人。
6. 主動棄賽人數:未知。
回家後,有段時間想安靜,關於這段歷程一開始我不知道如何寫,要寫什麼?
直覺就是完成一件對自己的挑戰,然後我很努力地去完成它。
為什麼要挑戰「聖母峰馬拉松」?
因為我相信平凡的腳步也可以完成偉大的旅程。
三年前開始跑步,當時跑步給我的感受是:「它幫助我面對自己最軟弱、與最堅強的生命特質。」
這次,跑步讓我的感受是:「人生有許多事就像這個水疱。」回家第三天脫襪子時發現腳底有水疱,因為襪子黏著皮,把外層的皮一起撕下來,而且大拇趾有一顆疱中疱。但從水疱的發生到結束,我完全沒知覺!
記得剛開始練跑時有水疱會痛得跑不下去,然後因為意志力你會與這個痛相處,選擇去麻痺知覺地繼續跑下去。但這次進化了,整個過程我完全沒發現水疱存在,是它不痛嗎?應該還是會吧!但也許是其他部位太痛,痛到我沒發現它的痛。甚至它什麼時候發生?我也不知道!然後裡面的皮也都長好了。所以人生有許多事就像水疱,並不是它不存在,也不是它不痛。但因為你成長到可以承受更多,相較而言,那個水疱已輕微小到完全不重要,甚至你感覺不到。
開始跑步時,我只想贏,認真地在乎速度。很大原因是想入選成為戈壁選手,另外那是「團體競賽」,我對團隊有責任。然而這次是「個人競賽」,一開始的出發點只想安全完賽回來,所以站在起跑線前並沒有太強的勝負心。尤其賽道練習到最後站在起跑線前,深刻感受以我的資歷、能力,在這座山可以跑、甚至完賽就是謝天謝地。我學習到如何跟自己的身體相處,跟環境相處,跟跑在前頭的人學習。
兩次穿越喜馬拉雅山,我受到尼瑪與這座山的照顧。尼瑪與雪巴族人,讓我看見與大自然和平共處的智慧與待人的真誠。面對生活環境險惡與資源缺乏,雪巴正逐漸遺失屬於自己古老美麗的文化,我深深感受雪巴對登山客與這座山的付出,應得到更多的尊重報酬。這座山讓我深刻瞭解「要對每個人保持善意和尊重,無論你是否能理解他們。」不管是在山上或回到山下,我相信善意與尊重的必要性。
最後,是愛的力量;最強大的勇敢,是愛。
當高山症發作後再度回到基地營那天,我腦中出現了一句話:「萬物皆有裂痕,那是光透進來的地方。」因為我覺得自己的肺、鼻腔,整個身體是破碎的,甚至有一段時間我的人生是破碎的,但正因為這些破碎裂痕,我感受到最真實的愛,那是唯一可以讓我支撐下去的力量。
接下來要做什麼?我會持續完成另一件「對自己有挑戰的事」!
呼吸著,不代表活著。
從喜馬拉雅的山上、到山下加德滿都,這顆心擰著──這是一段歷程,而非旅程。
先用數字記下吧。
1. 整整二十三天,沒有洗頭洗澡。
2. 本次參賽選手共四位台灣籍,兩位來自台灣,兩位旅居海外,二男二女全數完賽,三位全馬,一位半馬〈冠軍〉。
3. 個人成績:女子總排名二十三名,外籍女子選手排名第十一名,外籍選手亞洲女子名次第一。
4. 本次賽事死亡人數:官方一人。
5. 開賽前,由基地營被主辦單位強迫退賽的約十七人。
6. 主動棄賽人數:未知。
回家後,有段時間想安靜,關於這段歷程一開始我不知道如何寫,要寫什麼?
直...
目錄
020 楔子
024 對於山,毫無想逃離的感受
028 我們在壁縫中前進
031 歷時最久登頂島峰
052 輕量化行李之必要
5月13日 尼泊爾加德滿都 飛往喜馬拉雅山盧卡拉
055 聖母峰馬拉松前哨站
058 台灣女生沒有人跑過?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063 從環島騎車開始
067 初半馬意外上了凸台
071 一百二十公里戈壁馬拉松
074 攀岩與喜馬拉雅島峰
080 再度踏上盧卡拉機場
083 妳記得這段路嗎?
5月14日 恰布隆村落 海拔2665公尺
087 今天開始進行體能訓練
091 五月山巔的櫻花
094 我的教練團與啦啦隊
5月15日 恰布隆村落 海拔2665公尺
103 雨天練跑
105 安全完賽最重要
109 不只一個全馬
111 用爬的也要爬完
114 雪巴人是喜馬拉雅山的主人
5月16日 盧卡拉 海拔2220公尺到南崎巴札 海拔3450公尺
123 最困難的部分?
127 我不是行者,而是跑者
5月17日 南崎巴札 海拔3450公尺到孟古拉 海拔4100公尺
143 試跑全程「最低」區段,海拔三千五百公尺
148 路痴大作戰
151 我是一位素到不能再素的素人跑者
5月18日 南崎巴札 海拔3450公尺到潘布恰 海拔4100公尺
157 穩住!但光是「穩」就非常不容易
163 信念激發選手魂
168 面對任何挑戰,除了心態,「準備」也非常重要
5月19日 潘布恰 海拔4100公尺
175 專業的設備之必要
178 面對壓力,需要的只是專注練習
182 今天的奇蹟
5月20日 潘布恰 海拔3900公尺 至 圖卡拉 海拔4620公尺
187 「海拔」只是這個賽事的基礎挑戰
190 怕死更怕醜
193 只有目標,沒有恐懼
5月21日 圖卡拉 海拔4620公尺 到 羅布恰 海拔4900公尺
201 對於死亡
203 挑戰的動能
5月22日 圖卡拉 海拔4620公尺 到 羅布恰 海拔4900公尺
207 最後的練習
5月23日 羅布恰 海拔4900公尺 到 聖母峰基地營 海拔5364公尺
215 急性高山症發作
220 我的目標究竟是什麼?
5月24日 羅布恰 海拔4900公尺
227 抱著有照片的水袋睡覺
5月25日 羅布恰 海4900公尺 到 高樂雪 海拔5100公尺
233 其實,我很害怕
235 請讓我站在起跑線吧
5月26日 高樂雪 海拔5100百公尺海拔 到 聖母峰基地營 海拔5364公尺
245 美麗卻靠死亡如此近
250 靠近死亡的聲響,那風吹著……
260 桂冠榮耀只屬於這座山
5月27日 高樂雪 海拔5100公尺
275 強者的光與暗都是養分,去造就屬於自己的唯一
5月28日 聖母峰基地營 海拔5364公尺
280 我還有機會
5月29日 出賽日 聖母峰基地營 海拔5364公尺
285 戰場
288 第一段賽道
290 我站在起跑線上了
292 盡全力跑在稀薄空氣中
296 用我內在的光向你致敬
五月二十九日 羅布恰賽道第二段 海拔4940公尺 到 巴伯路 海拔4349公尺
304 賽道第二段
307 原盲的錯覺
310 想起戈壁馬拉松那一天
312 我不要停
315 高海拔的撞牆期
319 終於來到21.5的折返點
5月29日 巴伯路賽道最後一段 海拔4349公尺 到 南崎 海拔3550公尺
323 這是向尼瑪致敬的方式
326 盡全力完賽
329 我跑在全世界最高、最偉大的山區
334 最強大的勇敢是愛
337 完賽
339 沒洗澡的日子
5月30日 南崎巴札 海拔3450公尺
345 留下終點的紀錄
351 喜馬拉雅山上的113
344 回家
360 後記
020 楔子
024 對於山,毫無想逃離的感受
028 我們在壁縫中前進
031 歷時最久登頂島峰
052 輕量化行李之必要
5月13日 尼泊爾加德滿都 飛往喜馬拉雅山盧卡拉
055 聖母峰馬拉松前哨站
058 台灣女生沒有人跑過?
這一切,是怎麼開始的?
063 從環島騎車開始
067 初半馬意外上了凸台
071 一百二十公里戈壁馬拉松
074 攀岩與喜馬拉雅島峰
080 再度踏上盧卡拉機場
083 妳記得這段路嗎?
5月14日 恰布隆村落 海拔2665公尺
087 今天開始進行體能訓練
091 五月山巔的櫻花
094 我的教練團與啦啦隊
5月15日 恰布隆村落 海拔2...
商品資料
出版社:大田出版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9-04-12ISBN/ISSN:978986179555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68頁開數:14.8*21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