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不大的父母」一生折磨孩子
「你真沒用,沒有我你該怎麼辦,我討厭沒用的孩子。」
————向孩子要求感謝,並用言語霸凌、洗腦,讓孩子自卑,
並對父母的話深信不疑。
「你為什麼不懂體諒我的心情!」
————應該是父母在孩子的成長過程要鼓勵與體諒孩子,卻相反了,
變成父母要求孩子體諒、來哄自己。
「出人頭地什麼的很無聊,孩子才是最重要的。」
————因為自己在社會上無法出頭地,只好把注意力轉移到孩子身上,
藉由抬高家庭的價值,而不用去面對自我價值被剝奪等問題。
長不大的父母讓孩子從小就被迫成為大人
孩子必須處處照顧父母的情緒、承受父母的言語霸凌
而他們的父母則像小孩,依靠孩子「為生」
◎形成「親子角色逆轉」的原因
「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經歷極度缺愛的童年,
他們的內心也還是孩子,
當成為父母而無法通過工作或愛情自我實現時,
就會想在與孩子的關係中,滿足自己的幼兒期望,
他們無法向孩子付出愛,而是向孩子索取愛,
利用了在經濟、肉體和心理上都沒辦法自立的孩子,
療癒自己「舊時的心理傷痛」,
孩子成為父母的玩偶。
◎「親子角色逆轉」對孩子造成毀滅性的影響
————承受過大的情緒壓力,影響身心健康
————因長期受到父母「施恩圖報」,使孩子價值觀扭曲,不相信他人的善意
————讓孩子自卑,覺得自己不配得到愛
————當孩子成為父母,他們會複製同一套作法,在自己的孩子身上
當事人必須覺察到扭曲的親子關係
否則,只會一再複製同樣的家庭悲劇
作者簡介:
加藤諦三
1938年生於東京。東京大學教養學部教養系畢業,該大學社會學研究所修畢碩士課程。目前是早稻田大學名譽教授、哈佛大學賴世和日本研究所客座研究員,2016年11月,獲頒瑞寶中綬章,主持日本放送系列《電話人生諮詢廣播節目》近半世紀。近期著作有《為什麼他只想到他自己:渴求關注、無視他人,你我身邊的常見自戀者》(木馬文化)《愛上工作:讓你找回奮鬥熱情與生存價值的職場心理學》(台灣東販)《劣等感がなくなる方法 人生が変わる心理学》(暫譯:消除自卑感的方法 改變人生的心理學)(大和書房)《人生は「捉え方」しだい 同じ体験で楽しむ人、苦しむ人》(人生由「捕捉法」決定 在同樣體驗中感到快樂以及痛苦的人)(每日新聞出版)等。
譯者簡介:
楊鈺儀
喜歡日文,喜歡日本,喜歡閱讀。最大心願是能過著晴耕雨讀的生活。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諮商心理師 林秋芬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專業推薦
名人推薦:花蓮縣兒童暨家庭關懷協會諮商心理師 林秋芬
王意中心理治療所 所長/臨床心理師 王意中
專業推薦
章節試閱
前言
約翰‧鮑比以研究兒童心理聞名,他曾提出「親子角色逆轉」這個現象。
所謂的「親子角色逆轉」是指「父母向孩子撒嬌」,但正常來說應為孩子向父母撒嬌,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雙方角色相反了。也可以說是「顛倒的親子關係」。
本來是父母必須滿足孩子撒嬌的慾望,但卻反過來,變成孩子背負「滿足父母撒嬌需求」的責任。
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傾聽孩子的聲音,滿足孩子「得到讚賞」的需求。
但有時,孩子卻必須聽父母自吹自擂,並佩服地說「好厲害!」這就是「親子角色逆轉」。是父母在向孩子撒嬌。
孩子必須傾聽父母的自我炫耀,並給予讚美,若不這樣,父母就會表現不高興的態度。「親子角色逆轉」對孩子來說是很辛苦的。
例如母親做了料理。若孩子不說:「哇!真好吃!」母親就會不高興。
例如父親買了車。若孩子不說:「哇!好酷喔!」父親就會不高興。
傾聽父母的炫耀成為孩子的任務。
也就是說,本來是孩子需要父母的愛,卻反過來變成父母向孩子索求這份「必須的愛」。他們就像是「長不大」的父母一樣,向自己的孩子撒嬌。
若是如此,孩子與其說是被愛,更像是被搾取愛。
身處「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在育兒上不可能做得好。因此,會演變為育兒失敗,孩子遲早出現問題。
形成「親子角色逆轉」的問題是,父母本身以為自己是理想的雙親。
例如母親會說:「我總是會親手做料理給孩子。」
這是因為他們認為親子間形成一體感是最理想的。但是,孩子不會向母親索求一體感,而是母親向孩子索求一體感。
母親沒有發現,自己在索求一體感的內心有著不安。這就是鮑比所說的「不安全型依附」*。母親內心的不安,會驅使她對孩子撒嬌並想支配孩子,以期在孩子身上索求一體感,但她不會察覺到這件事,而會認為自己做得很好。
*出自依附理論(attachment theory),當我們和對自己而言重要的對象互動,對方總是可獲得的、支持的,我們就會充滿安全感,認為自己是一個值得被愛的人,他人也是值得信任的,如此發展出來的內在運作模式是正向的,即為安全型依附;但是當安全感未被滿足,我們會開始擔心自己是否值得被愛,此時我們就會採取不安全型依附(又稱為次級依附策略,secondary attachment strategy),也就是所謂的焦慮型依附與逃避型依附。
「親子角色逆轉」的雙親,將自己小時候想要和父母在一起的心情,轉換成想要和孩子在一起。父母用自己童年「對愛的飢渴」去攻擊孩子。
例如小時候想要一起去家族旅遊卻去不了,因此自己成為父母後就會帶孩子去家族旅遊,但這麼做目的不是為了孩子,而是為了自己。
也就是說,這些父母利用在經濟、生理和心理上都沒辦法獨立的孩子,療癒父母「舊時的心理傷痛」。
孩子成為父母的玩偶。
「親子角色逆轉」的雙親把孩子放進「搖籃」中。因為父母自己在兒童時代沒有被放在搖籃中好好搖過。
他們想要藉由自己的孩子來滿足那分需求不滿。
「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會向孩子索求「搖籃」的呵護。
而「親子角色逆轉」的特徵是,所有本質上的東西都會受到隱蔽。
「親子角色逆轉」是父母透過「無意識的必要性」*來育兒。孩子成為解決雙親心中糾葛的工具。也就是說,對孩子來說,那是最不理想的成長環境。
*弗洛伊德的精神分析理論中將人的精神意識分為意識、前意識、無意識三層。無意識成份是指那些在通常情況下根本不會進入意識層面的東西,比如,內心深處被壓抑而無從意識到的欲望,秘密的想法和恐懼等。
每個人都有基本需求*,所謂的基本需求,包含人會本能地向自己的父母索求其所擁有的父愛與母愛。
*請參考馬斯洛的需求層次理論。
若這分基本需求沒有得到滿足,將來他們成為父母,面對孩子時,就會形成「親子角色逆轉」。
對「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來說,孩子成為父母,父母成為孩子。
就像孩子會緊黏父母,於是父母變得緊黏孩子。
有些雖結婚生子成為父母,但不代表幼兒期望就消失了。成為父母後,會想在與孩子的關係中,滿足自己的幼兒期望。他們會對孩子採用各種哭鬧、恐嚇、自殘、道德騷擾、情緒勒索等手段,讓孩子滿足自己的願望。
這就是鮑比所說的「親子角色逆轉」。
幼兒期望沒得到滿足的父母會向孩子撒嬌,聽見外人稱讚孩子就會覺得受傷,並因而發怒,無法發怒則會鬧彆扭。
父母成為無理取鬧、愛發脾氣的「小孩」,而孩子成為照顧父母生活和情緒,滿足父母各種期望,不斷自我犧牲的「父母」。
本來應該是父母要滿足孩子的撒嬌,但親子的角色卻逆轉。亦即,孩子變得必需要滿足父母的撒嬌。
此外,我們都認同,合格的父母首要的就是體諒孩子的心情。即便孩子再難受,但只要有人能理解自己的心情就會感到安心。因此孩子會放鬆情緒、發奮圖強。
但在「親子角色逆轉」中,也是反過來──父母會冀求孩子體諒自己的心情。
依附心強烈的父母,會不停地向孩子傾訴自己生活上的苦惱,他們無法直視自己心中的煩惱和問題,而將孩子捲入了自己心中的糾結。
若是在生活中「被捲入事件」,我們可以報警,讓警察解決;但若是被捲入負面情緒中,警察是不會前來救援的。
在「親子角色逆轉」中,父母會用自己的情緒攻擊孩子。將自己生活中的不如意怪罪到孩子身上,對孩子進行語言暴力、人身攻擊。
「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雖打造了一個家,卻不想讓任何人踏入家中一步。雖有自己的家,卻沒有作為共同體的家人。
第一章 親子角色互換
父母的角色
成為父母的喜悅,大概是能體會到「單純付出」,而不向對方祈求回報。為人父母者,在面對孩子的任性時,會站在想要滿足孩子的立場,而不是用控制的方式要求「你必須這麼做」「你必須那麼做」。
正常來說,父母的立場是實現孩子的要求,而不是說著「我還想要再玩一下」。父母的立場是自己工作、不到處玩耍,以實現孩子想玩的願望。
因此,很多人在心理上還沒長大,無法成為父母。但是在現實中卻結了婚,生了孩子,生理上成為父母。因為變成父母,不得不擔任起社會所期望的父母責任。
其實現在很多父母都還沒準備好當父母,他們在無意識中大叫著:「我討厭成為父母!」並呼喊著:「我還是個孩子啊!」
然而現實卻無視這樣的叫喊聲,不論是孩子還是社會,都強迫這些人承擔父母的職責。而這些人也都沒有傾聽自己心底的喊叫聲,對自己心底的喊叫聲充耳不聞。自己不理解自己,自己不懂自己,沒有察覺自己的心情。
因此這些人總是對孩子的言行舉止感到不滿。自己沒有發覺,其實自己在心理上還沒有成為父母的資格,而把責任轉嫁給周遭世界。
從小不被愛的人長大成人,會留有各式各樣的需求,像是自己隨性撒嬌、自私任性、以自我為中心的需求、想要獲得注目以引人注意的需求、不管時間只想玩耍的需求。
因為這些都是天生的強烈需求,所以這份任性彷彿浸入骨髓中一樣。
若小時不被愛,長大成人後,像幼兒般任性、令人束手無策的幼兒特性,會繼續保留、沒有消失。
兒童時期沒有玩得盡興,心中這分需求就不會消失。
不被愛,沒有得到嚴格的教養,也沒有充分玩耍,這樣的人,即便在生理上、社會上成為大人,在心理層面仍是沒有責任心的兒童,只是用大人這個包裝紙包起來而已,但內在其實還是一個完全沒有責任感、依賴心很強的孩子。
而這樣的孩子成為父親,成為母親。就算跟這些長不大的雙親說「生之喜悅、付出的喜悅」,也是完全沒有作用的諮商。因此育兒當然不會順利。
當然,我不認為育兒順利的人,有炫耀、責難他人的資格。在責備育兒失敗的人之前,應該要感謝自己成長於幸福的家庭。
話雖這麼說,我也不是說育兒失敗的人可以抬頭挺胸。育兒失敗的人還是要反省自己沒有成為父母的資格。
如果有人十二歲結婚就成為父親,周遭的人會怎麼說?會不會說:「好可憐啊,明明還是愛玩的時期。」還是會說:「對他來說,父親的責任太重大了啦。」
但其實在現實中,有些人雖然身為父親,但心理年齡別說是十二歲了,甚至連六歲都不到。
生理年齡以及社會性年齡可以看得出來,但心理年齡卻看不出來。問題就出在這裡。雖然身體已經三十五歲,但像小孩般的「愛玩時期」卻還沒結束。愛玩期結束的人,或許代表童年很幸福,而沒有結束的人,或許是童年時期留有創傷或不滿。
有些孩子從五歲左右就開始照顧父母的心理,更別說有什麼愛玩的時期了。這就是「親子角色逆轉」。
我在美國的紀念品店中買的信紙上寫有一首詩《as I grow》。其中有一段是這樣寫的。
「請把注意力投向我,請和我一起度過時光。這麼一來,我就會相信自己是重要、有價值的人。」(Pay attention to me, and spend time with me. Then I can believe that I am important and worthwhile.)
這是孩子向父母傾訴的詩,但其實也是在控訴情緒未成熟的父母。父母在兒童時期也曾發出與此相同的吶喊,但卻不被傾聽,所以長大以後內心深處仍同樣在吶喊著。
若父母自己的內心深處也像那樣在吶喊著,一般是不可能去傾聽孩子的呼喊。
就算責備他們沒有資格身為父母親也沒用。實際上,這些人既沒有成為父母的資格,也沒有父母的責任感。
但若無法正視這個現實,就無法讓孩子成長,也無法讓自己成長。
假若育兒不順利,此時最重要的是父母要認清自己的幼稚。
「很遺憾,我不是好父母。」拒絕承認這點,始終看不到自己的問題,這樣的人將會成為最糟糕的父母。
至少要承認「自己不是好父母」,才能避免成為最糟糕的父母。
當然我不是說要突然改變態度。此外,也不是要大家自責「自己是沒用的父母」。不用突然改變態度、不用悲傷、不用絕望、無須憐憫也不是責備,只要承認就好。
然後從此處出發。
若父母拒絕承認自己的幼稚,就必定淪於責備孩子。
「親子角色逆轉」這裡父母會因為自己本身的幼稚,而對孩子說「你是沒用的小孩」,進行語言暴力與人身攻擊。
不認同自己
想要幸福,就要磨練自我。所謂的磨練自我,就是自己雖是這個德性,但該努力的地方會好好努力。雖是不合格的父母,但願意努力改變。
然後才會開始真正的親子關係。
不只是親子關係,和朋友在一起也一樣。若自我封閉,不敞開心房,再溫柔的朋友也會逃開。朋友也是因為寂寞,才渴求心靈上的接觸。
逃避現實的人是不會幸福的。我認為幸福是愛原始自然的自己,而真實的自己,就是認同自己的臉、能力、身體。能包容「原始自然」就是幸福,即便失敗也無所謂。這麼一來,人際關係也會是真誠的。
若與人相處總是小心翼翼,不說出自己的真心話,即便對朋友不滿也不敢說出口,那離幸福就差得遠了。
不論一個人有多少錢、社會地位有多高,若沒有真心交往的對象,都是不幸的。
「現在的自己就很好!」這樣理所當然的想法會喚來幸福。社會上的成功或許與能力有關,但幸福卻在「現在的自己就很好!」這樣理所當然的心情中。
若是能持續這樣的幸福生活,就會在不知不覺中獲得活力。
認可自己,認可他人,這就是幸福。成功是累積每日的生活方式而得來的。幸福是「這樣就可以了唷」這種想法所帶來的。
若沒有這種想法,變得總是抱怨與忌妒「那個人明明只有那點能力,我比他好太多了」就會變得不幸。
長不大的父母不論是對自己還是對孩子,都沒有「這樣就可以了唷」的想法。
滿足他人,心情會變得平和。可惜這些父母不能體會這一點。
「父母因不想放開孩子,導致孩子無法上學」這個情況,在家庭調查中,鮑比寫有如下的文字:
「這種的家族型態,不論何時,父母本身會對情感對象有效性感到非常不安,無意識中,就會向孩子索求父母的模樣,自己則擔任起孩子的角色,逆轉了正常的親子關係。結果孩子會被期待去愛父母,父母也會索求孩子的愛以獲得安慰。一般來說,這樣的逆轉是隱蔽的。母親會主張並接受孩子需要特別的照顧以及保護,而處理家庭問題經驗不足的臨床心理學家甚至相信,這樣家庭的孩子『會因自己的任性總是獲得滿足(被寵壞),而發生問題』。」(註,見書末)
沒被滿足的基本需求
這裡指的基本需求,就是向母親渴求母愛。
若童年時期這分基本需求沒被滿足,即長大成人、成為父母,就會想在與自己孩子的關係中滿足基本需求。也就是說,父母和孩子「親子角色逆轉」。
在這種情況下,孩子對過度干涉的父母心懷憎惡,但又對不關心自己的父母懷有愛的渴望。
母親漠不關心,父親過度干涉。
這樣的組合是最糟糕的。
在這樣的環境中,孩子可能會罹患精神官能症。甚至可以說,身處這樣的環境,正常人一定會罹患精神官能症。
精神官能症的心理狀態,是懷有憎惡以及愛的渴望。若換種說法,就是「憎惡與空虛感」。
而這就是自我疏遠的心理狀態,也是憂鬱症的症狀。
若基本需求沒被滿足,當然無論如何都會被愛的渴望所苦。但就算向現實的母親索求關愛也是不可能的。因此有些人會轉而索求名聲。名聲可替代母親使他們獲得滿足,若能獲得名聲,就能得到關注。
於是很多人會強迫性地追求名聲。就算跟這些人說「不要為了追求名聲而損害了自己的健康」他們也聽不進去。追求名聲是他們在無意識中為了支持自己的心靈而必須要做的事。
誰都知道金錢無法讓人幸福。
但是強烈渴望愛的人,就算搞壞身體也不得不去追求金錢。那是因為他們視金錢為替代母愛的滿足感。
首先,若無法滿足他們對愛的渴望,他們就會去追求名聲、金錢與權力作為代替,來滿足這分渴望。
就像亞伯拉罕‧馬斯洛(Abraham Harold Maslow)所說,基本需求必需優先被滿足。
而「有被滿足」以及「沒被滿足」,這兩者在生活方式上有決定性的不同。
因此兩者很難相互理解。
若是愛的渴望沒被滿足,人們下意識去尋找替代品,想辦法滿足愛的渴望。
心理滿足的一般人來看,會覺得「明明吃飯時間就很夠,為什麼還要這麼焦急、勉強?」或是「為什麼那個人要勉強自己做到這種程度」等等,很多人都無法理解不滿足者的言行舉止。
剛才所說的是以金錢、權力等取代不被滿足的「愛的渴望」,若金錢、權力都無力取得、替代對象是人呢?又會變成什麼情況?
因為對愛有強烈的渴望,所以無論對象好壞都想得到愛,即使對象是個「混蛋」。一般人無法理解他們的行為。其實他們只是想要用「替代品」滿足基本需求,所以不論是誰都好,就是想被人喜愛,而不是想被特定的人所喜愛。
其實他們心中真正想讓某個人愛自己,但是他們知道,那個人不會愛自己。
結果他們反而由愛生恨,心生憎惡。明明是渴求愛,但因為對方不愛自己,就變成憎惡。
一旦產生憎惡的情緒,就無法率直地渴求愛。
若財富、名聲等替代滿足都無法獲得,就會向周遭的人們尋求替代滿足。
例如基本需求沒被滿足的男性,會渴求女友作為替代滿足,女友變成媽媽的替代品。但這是行不通的。
財富、名聲都無望,甚至從男女朋友或配偶身上都得不到愛,剩下的就只有孩子。
「嚮往財富、名聲、戀情與遠方」,卻沒有捨棄故鄉、去遠方旅行的勇氣。剩下的就只有孩子。
「親子角色逆轉」的父母,努力想活下去。因為是生死關頭,所以緊黏著孩子。至於孩子是生是死,隨便怎樣都無所謂。
因為自己也正站在生死的懸崖邊。
如果一直在基本需求得不到滿足的情況下活到現在,一個人會想優先滿足過去沒被滿足的需求,這種人無法活在當下。
舉例來說,有人從東京車站搭新幹線去到濱松*。在那兒,他卻不想吃鰻魚,而是說「我想吃橫濱的燒賣」。
有人去到名古屋。但他不想吃名古屋的特產,卻說「我想吃濱松的鰻魚」。
有人到了秋天不想賞紅葉,卻說想在夏天的海水中游泳。
因為過去的需求沒被滿足,因而執著於去滿足那分需求,變得焦慮、急躁。
隨著時間流逝,需求遲遲沒有得到滿足,會感到焦慮、急躁,這是理所當然的。雖然想恢復原狀,但到了現今這地步,已不知道該怎麼恢復原狀了。因此只能無意義地繼續焦慮著。
前言
約翰‧鮑比以研究兒童心理聞名,他曾提出「親子角色逆轉」這個現象。
所謂的「親子角色逆轉」是指「父母向孩子撒嬌」,但正常來說應為孩子向父母撒嬌,所以這句話的意思就是雙方角色相反了。也可以說是「顛倒的親子關係」。
本來是父母必須滿足孩子撒嬌的慾望,但卻反過來,變成孩子背負「滿足父母撒嬌需求」的責任。
教育孩子成長的過程中,最重要的是要傾聽孩子的聲音,滿足孩子「得到讚賞」的需求。
但有時,孩子卻必須聽父母自吹自擂,並佩服地說「好厲害!」這就是「親子角色逆轉」。是父母在向孩子撒嬌。
孩子必須傾聽父母...
目錄
前言
第1章 親子角色互換
1 父母的角色
2 不認同自己
3 沒被滿足的基本需求
4被壓抑的憎恨
5 撒嬌的過程
6 精神官能症的「親子角色逆轉」
第2章 父母內心的小孩
1 基本的不安感
2 深刻的傷痛
3 不被理解的痛苦
4 感受不到被愛
5 道德騷擾
第3章 不得不成為大人的孩子
1 退化的需求
2 父母的玩偶
3 戀母情結
4 依賴孩子
5 無法確立自我
6 依賴與敵意
7 真實的自我
第4章 教養的真相
1 過份寵愛
2 隱性虐待
3愈積愈多的悔恨
4 轉變成孩子的父母
5 施恩圖報
6偽共生假說
第5章 面對現實
1 強迫性行動的原因
2 牽拖旁人
3 家庭依賴症
4 支配的愛
5 否認現實的親子
6 被稱為好孩子的犧牲者
7 被否定的人生
8 為了獲得幸福
後記
前言
第1章 親子角色互換
1 父母的角色
2 不認同自己
3 沒被滿足的基本需求
4被壓抑的憎恨
5 撒嬌的過程
6 精神官能症的「親子角色逆轉」
第2章 父母內心的小孩
1 基本的不安感
2 深刻的傷痛
3 不被理解的痛苦
4 感受不到被愛
5 道德騷擾
第3章 不得不成為大人的孩子
1 退化的需求
2 父母的玩偶
3 戀母情結
4 依賴孩子
5 無法確立自我
6 依賴與敵意
7 真實的自我
第4章 教養的真相
1 過份寵愛
2 隱性虐待
3愈積愈多的悔恨
4 轉變成孩子的父母
5 施恩圖報
6偽共生假說
第5章 面對現實
1 強迫性行動...
商品資料
出版社:世潮出版社出版日期:2018-10-03ISBN/ISSN:978986259056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開數:25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