韓非子》——現代企業評價最高的「人性管理學」!
《韓非子》是一部帝王書,在這本書中,春秋以來的法家思想得到高度的融合和創造性的發展,它勸誡帝王什麼事應該做,什麼事不應該做,宗旨只有一個:大到天子,小到諸侯,如何才可以雄踞君主之位,不發生動搖,並且避免自己身亡國滅。這樣一來,自己的命令才會有人服從,權力才能有效行使,進而實現自己的宏圖大業。
《史記‧韓非列傳》:「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
法家是保持統治者地位和權勢的核心所在,因此在漢武帝「罷黜百家,獨尊儒術」之後,法家思想不僅沒有消失,反而在封建統治者的權術和謀略中,不斷被運用。韓非受到法家前輩的影響,吸取和綜合他們思想的精華,成為法家學派的最傑出代表,並且形成法、術、勢統一的理論體系,在中國歷史上具有深遠的影響。
精闢語譯、原文釋評、經典案例,輕鬆讀懂《韓非子》!
韓非的法家智慧雖然已隔千年,但是對當今時代來說,依然有借鑒意義,尤其是用人和管理方面更是如此。本書以精闢語譯加上原文釋評,同時輔以經典案例,對《韓非子》進行詳細解釋與深刻剖析,並且收錄《韓非子》最重要的幾篇——〈初見秦〉、〈存韓〉、〈難言〉……使讀者徹底領悟韓非的哲學思想和管理智慧!
作者簡介:
秦榆,自幼對國學有濃厚興趣,對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有深入而細微之研究,曾經出版許多相關著作,堪稱國學研究之翹楚。
章節試閱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隨女
【語譯】
言語謹慎,別人就會瞭解;行動謹慎,別人就會跟隨。
【原文釋評】
韓非認為,鋒芒畢露的人固然風光一時,但是卻很難風光一世,只有胸懷大志又善於韜光養晦、行動謹慎的人,才能真正的脫穎而出。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真正成大事的人不會鋒芒畢露,他們善於在必要的時候,暫時隱藏智慧,一方面和旁人維持和諧的關係,避免受傷害;一方面透過冷靜的觀察,掌握大環境的變化,等各方面的條件成熟,自然可以大顯身手。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韜光養晦」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埃及前總統沙達特,便用這一策略成功的實現了自己的夢想和抱負。
【經典案例】
埃及前總統沙達特是一九五二年「七‧二三」革命的組織者和發起者之一。在革命成功以後,領導者相互之間爭權奪利,十分激烈,只有他不圖大權,恬淡自若。對於大權在握的納賽爾,他非常尊敬;對納賽爾所提的建議,也從來沒提出不同的意見;對於納賽爾的話,他也總是唯唯諾諾。為此,納賽爾稱沙達特為:畢克巴希薩薩(即「是是上校」),甚至不滿意的說:「只要沙達特不老說『是』,而用別的話表示他的贊成意見時,我就會覺得舒服些。」在日常工作中,沙達特不露聲色,表現也是一般。對於內政問題和外交事務,他從不拿出主見,偶爾自己的態度稍有差錯,他就會立刻糾正,與納賽爾的一批信徒保持一致。
在一九六七年的第三次中東戰爭以後,納賽爾想辭職,將札克里亞‧毛希丁提名為繼任者。但是,三年之後,考慮到順從及危險性大小等理由,權衡再三,納賽爾出人意料的選沙達特為繼任者。出於易於控制和為人溫和的考慮,埃及軍方也支持沙達特。
一九七○年九月,納賽爾去世,埃及開始一場激烈無比的權力之爭。札克里亞‧毛希丁、阿卜杜勒‧拉蒂夫‧巴格達迪、阿里‧薩布里、卡邁里‧侯賽因、薩米‧謝里夫這些人,既有潛在勢力,又都大權在握,他們之間誰都互不相讓。後來基於政治妥協,這些人把平日不起眼的沙達特捧上總統的寶座。
當沙達特繼任總統的職位以後,一反平日之態,大刀闊斧的進行一連串的改革。他先排除異己,把毛希丁、薩布里等潛在對手革職或者降職,以穩固自己的權力和地位。接著,他又進行政治上實行民主,經濟上實行改革的政策。特別是在外交方面,一九七二年七月,他下令驅逐在埃及的二萬名前蘇聯專家;一九七三年十月,向以色列發起「十月戰爭」,打破中東「不戰不和」的僵持局面;一九七四年六月,與美國恢復外交關係;一九七七年十一月,親自訪問以色列,打破埃及、以色列關係的僵局;一九七八年與美國、以色列簽定《大衛營協定》,因此獲得「諾貝爾和平獎」……這一連串的外交上的驚人之舉,使他一躍成為二十世紀七○年代世界政治舞台上,叱吒風雲的大人物。
正是沙達特深知「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的道理,他才隱其鋒芒,韜光養晦,後來終於登上總統寶座,表現出非比常人的智慧。
沙達特能夠隱其鋒芒而有所作為,但是卻總有一些不知天高地厚的人恃才傲物,不知收斂,到頭來丟了自己的性命,中國歷史上的楊修便是一個典型。
在封建時代,統治者為自己選擇接班人是一個極為嚴肅的問題,有希望的接班者,不管是兄弟還是叔侄,簡直都紅了眼,所以這種鬥爭往往是最兇殘、最激烈的。但是,楊修卻偏偏不識時務的參與其中,而且還不忘賣弄自己的小聰明。
曹操的長子曹丕、三子曹植,都是曹操選擇繼承人的對象。曹植能詩賦,善應對,很得曹操歡心。曹操想立他為太子。曹丕知道之後,就秘密的請歌長(官名)吳質到府中商議對策,但是害怕曹操知道,就想把吳質藏在大竹片箱內抬進府裡,對外只說是綢緞布匹。這件事被楊修察覺,他不加思考,就直接向曹操報告,於是曹操派人到曹丕府前盤查。曹丕聞訊後十分驚慌,趕緊派人報告吳質,並請他快想辦法。吳質聽後很冷靜,讓來人轉告曹丕說:「沒關係,明天你只要用大竹箱裝上綢緞布匹抬進府裡就行了。」結果可想而知,曹操因此懷疑是楊修幫助曹植陷害曹丕,十分氣憤,更加討厭楊修。
曹操經常要試探曹丕、曹植的才能,每每拿軍國大事徵詢他們的意見,楊修就替曹植寫了十多條答案,曹操一有問題,曹植就根據楊修寫的答案回答,因為楊修是相府主簿,深知軍國內情,曹植按照他寫的答案回答,當然事事中的,曹操心中難免又產生懷疑。後來,曹丕買通曹植的隨從,把楊修寫的答案呈送給曹操,曹操氣得說:「匹夫安敢欺我耶!」
又有一次,曹操讓曹丕、曹植出鄴城的城門,卻又暗地裡告訴門官不要放他們出去。曹丕第一個碰了釘子,只好乖乖回去,曹植聞訊後,又向楊修問計,楊修乾脆告訴他:「你是奉魏王之命出城,誰敢攔阻,就殺掉誰。」曹植領計而去,果然殺了門官,走出城門,曹操知道以後,先是驚奇,後來得知事情真相,更加氣惱,於是開始找機會除掉楊修。
機會果然來了,建安二十四年(西元二一九年),劉備進軍定軍山,他的大將黃忠殺死曹操的愛將夏侯淵,曹操親自率軍到漢中和劉備決戰,但是戰事不利,要前進害怕被劉備所敗,要撤退又怕被人恥笑。有一天晚上,護軍來請示夜間的口令,曹操正在喝雞湯,湯中有些許雞肋,就順口說了:「雞肋。」楊修聽到以後,便又耍起自己的小聰明,居然不等上級命令,叫隨從軍士收拾行裝,準備撤退。
曹操知道以後,他竟說:「魏王傳下的口令是『雞肋』,可是雞肋這玩意兒,棄之可惜,食之無味,正和我們現在的處境一樣,進不能勝,退恐人笑,久駐無益,不如早歸,所以先準備,免得臨時慌亂。」曹操一聽,大怒道:「汝怎敢造謠,亂我軍心!」於是喝令刀斧手,推出斬首,並把首級懸掛在轅門之外,以為不聽軍令者戒。
後人看到這裡,多為楊修感慨萬分。儘管楊修才高八斗,學富五車,可是其高傲、自負乃至鋒芒太甚,最終一不小心便丟了自己的性命,實在可惜。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慎而行也,人且隨女
【語譯】
言語謹慎,別人就會瞭解;行動謹慎,別人就會跟隨。
【原文釋評】
韓非認為,鋒芒畢露的人固然風光一時,但是卻很難風光一世,只有胸懷大志又善於韜光養晦、行動謹慎的人,才能真正的脫穎而出。
古人云:「木秀於林,風必摧之。」真正成大事的人不會鋒芒畢露,他們善於在必要的時候,暫時隱藏智慧,一方面和旁人維持和諧的關係,避免受傷害;一方面透過冷靜的觀察,掌握大環境的變化,等各方面的條件成熟,自然可以大顯身手。大到國家,小到個人,「韜光養晦」是一個顛撲不破的真理...
目錄
前言
第一章:法家學派與法家智慧
法家學派思想概述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韓非的生平及其著作
韓非的法家智慧
韓非的哲學思想
法家智慧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
第二章:精明為人,積極處世
小信成則大信立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
挾智而問,則不智者至
行僻自用,無禮諸侯,則亡身之至也
國小無禮,不用諫臣,則絕世之勢也
私怨不入公門
夫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
第三章:韓非的心計謀略
繁禮君子,不厭忠信
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計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至其所不知
智不足以遍知物,故因物以治物
巧詐不如拙誠
第四章:得人才者得天下
夫樹橘柚者,食之則甘,嗅之則香
各處其宜,故上下無為
任人以事,存亡治亂之機也
斬首者令為醫、匠,則屋不成而病不已
下君盡己之能,中君盡人之力
夫君子取情而去貌,好質而惡飾
皆用其能,上乃無事
外舉不避仇,內舉不避子
第五章:讓下屬甘心為你服務
天下有信數三
好惡在所見,臣下之飾奸物以愚其君
大人寄形於天地而萬物備
舉事無患者,堯不得也
人主之患在於信人,信人則制於人
賞譽薄而謾者,下不用也
有道之君,不貴其臣
君無見其所欲,君見其所欲,臣自將雕琢
功當其事,事當其言,則賞
第六章:統御臣民,富國強兵
愛多者則法不立,威寡者則下侵上
古者先王盡力於親民,加事於明法
法不阿貴,繩不撓曲
賞莫如厚而信,使民利之
罰不避親貴,則威行於鄰敵
用賞過者失民,用刑過者則民不畏
以罪受誅,人不怨上
不務聽治,而好五音不已,則窮身之事也
群臣百姓之所善,則君善之
過而不聽於忠臣,而獨行其意
第七章:韓非的說話藝術
故度量雖正,未必聽也
不知而言,不智;知而不言,不忠
夫言行者,以功用為之的彀者也
凡說之務,在知飾所說之所矜
以智說愚必不聽,文王說紂是也
凡說之難,在知所說之心,可以吾說當之
第八章:成事在人
不以其所疑敗其所察則難也
明君見小奸於微,故民無大謀
不適國事而謀先王,皆歸取度者也
因事之理,則不勞而成
事至而結智,一聽而公會
治無小而亂無大
聖人見微以知萌,見端以知末
挾夫相為則責望,自為則事行
第九章:韓非的防小人術
夫市之無虎也明矣,然而,三人言而成虎
矜偽不長,蓋虛不久
豺狼在牢,其羊不繁
亡國之廷無人焉
主有所善,臣從而譽之
有忠臣者,外無敵國之患,內無亂臣之憂
是故夫至治之國,善以止奸為務
惜草茅者耗禾穗,惠盜賊者傷良民
第十章:知人者智,自知者明
知之難,不在見人,在自見
聖人之不病也,以其不病,是以無病也
刻削之道,鼻莫如大,目莫如小
有形之類,大必起於小
知者不以言談教,而慧者不以藏書篋
千丈之堤以螻蟻之穴潰
志之難也,不在勝人,在自勝也
附錄:《韓非子‧初見秦》《韓非子‧存韓》《韓非子‧難言》
《韓非子‧愛臣》 《韓非子‧主道》
前言
第一章:法家學派與法家智慧
法家學派思想概述
法家主要代表人物及其思想
韓非的生平及其著作
韓非的法家智慧
韓非的哲學思想
法家智慧對於現代社會的意義
第二章:精明為人,積極處世
小信成則大信立
慎而言也,人且知女
挾智而問,則不智者至
行僻自用,無禮諸侯,則亡身之至也
國小無禮,不用諫臣,則絕世之勢也
私怨不入公門
夫火形嚴,故人鮮灼;水形懦,人多溺
第三章:韓非的心計謀略
繁禮君子,不厭忠信
虛則知實之情,靜則知動者正
計者,所以定事也,不可不察也
以管仲之聖而隰朋之智,...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52頁開數:18K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