鳳山地區大多數鸞堂,鸞堂與地方公廟有著強烈的聯結,並以具體的互動行為,產生穩定的模式,鸞堂在面對不同屬性的團體,如與其他鸞堂、地方公廟以及一般的民眾之間,乃以不同機制進行互動,最顯著的便是以鸞堂的祭儀進行社會網絡之建立,這是鸞堂在鳳山地區蓬勃發展之故,所產生的影響係不論地方公廟、一般民眾,都有許多機會接觸鸞堂祭儀,在長時間發展及影響下,就成為眾多宗教儀式中的首選,而「祭儀」就成為鸞堂的必備資源。
本書以人類學家Marcel Mauss 的「Gift」(禮物交換)概念作為發想,延伸論述鳳山地區鸞堂與他者的互動,就我的觀察理解,鸞堂祭儀也是透過「Gift」概念進行互動關係的建立,但並不完全如Marcel Mauss 所指實質的禮物交換,其中牽涉了傳統漢人對網絡互動的價值觀。「人情債」即是此種價值思維,這是華人社會與西方社會的不同。此外,華人社會更將他人對於自己的「回報」視為對自己的「餽贈」,在這樣的思維上,也形塑出有別於Mauss 的論述。華人社會的禮物交換觀念,確實影響鳳山地區鸞堂在宗教及社會網絡互動的行為。
本書的撰寫與出版,便是希冀透過這樣的討論,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鳳山地區的鸞堂信仰,以及該地區鸞堂的社會網絡互動。
作者簡介:
邱延洲
高雄鳳山人,為鳳邑誠心社明善堂錄鸞生,現係國立成功大學歷史系博士研究生,研究領域為鸞堂信仰,小法科儀,民間宗教,無形文化資產。撰有〈臺南府城地區王功法脈的「哪吒太子」咒文探析--以《協合壇咒簿》為中心〉、〈旗山天后宮丙申科(2016)繞境探查—兼談民眾參與及其無形文資保存概念〉、〈府城紅頭小法咒文與科儀的感應—以玄明保安宮協合壇為例〉、〈「鳳邑儒教聯堂」與臺灣南部鸞堂運動的開展(1950-1979〉、〈戰後鳳山地區鸞堂與地方信仰—以鳳邑十一鸞堂聯著《明道》(1961)為中心〉等數篇論文;協助執行計畫案有「中彰投地區客家重要家族收藏文獻調查暨數位化計畫」、「101年度高雄市歲時與祭典普查計畫」、「高雄市民俗資源調查計畫:生命禮俗類」等。
章節試閱
導 言
參與寺廟活動大概是多數臺灣人共同的生活經驗與記憶,其中以神明誕辰,也就是俗稱的「神明生」最多,從俗諺「三月痟媽祖」,即可反映此種現象,顯現臺灣民眾對寺廟活動的參與程度,然而在臺灣不僅僅只有農曆三月的「媽祖生」,每個月也都有各種神祇誕辰,可見寺廟活動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
與多數臺灣民眾相同,「看熱鬧(kuànn láu liat)」係從小養成的經驗和興趣,回憶幼時,因住家緊鄰寺廟,接觸宗教活動可謂頻繁,當時也與外界認為神秘之宗教儀式「扶鸞」有微妙的邂逅,小時候並不知這是多特殊的信仰儀式,如此的邂逅確實也影響筆者至今。其實接觸扶鸞並非偶然或者意外,祖父與父親皆是正鸞生,算是一種家族信仰,只是當時不知悉而已,這種兒時的經驗,也在成年之後化為實際的信仰行為,高三那年開始「行堂(kiânn tng)」,大學四年級(2010)奉恩師之命正式宣誓入堂。
基於這樣的生活經驗,又加上所學與民俗文化、民間信仰相關甚深,遂而提筆撰文,藉由大學以降的課程修習,啟發了對民間信仰與鸞堂議題的求知慾,閱讀相關的研究與書籍,深刻發覺書中呈現與筆者生長地「鳳山」的鸞堂信仰有甚多差異之處,這是本書得以成形的始端。經由大量的閱讀及田野觀察發現,許多研究者為避免探討主題失焦,都會免除討論周邊問題,鸞堂研究亦然,如王見川兩篇著作〈西來庵事件與道教、鸞堂之關係——兼論其周邊問題〉、〈略論陳中和家族的信仰與勸善活動〉提供對鸞堂研究之反思。
王見川兩篇文章,前者討論西來庵與鸞堂的關係,除全臺白龍庵開基五大家將團外,西來庵亦有五團的家將,其堂號以「吉」字為頭,是全臺灣「吉」字頭家將團之源,在整個家將信仰與文化的發展過程極為重要,但王氏並未談及西來庵家將與鸞堂間的互動,令他人無法得知西來庵的信仰全貌及西來庵事件中,家將團是否參與或是扮演角色為何?後者亦是聚焦於陳中和及其家族在鸞堂的勸善事業,對陳中和家族是否為單純的鸞堂信仰者也未有討論。傳統上,地方神廟是公眾的議事場域,仕紳掌握了寺廟,亦是掌握了分配利益的權力,在此文中,只見身為仕紳階層的陳中和奔走於鸞堂的勸善活動,卻未見投身更廣泛之民間信仰相關事務,這顯然與一般大眾對大多數仕紳的地方參與情況印象有所不同。
藉由上面兩篇論述,可有些許思考。首先,西來庵事件被定位為單純的鸞堂所發起之抗日事件;第二,陳中和等仕紳階層被導引為單純的鸞堂信仰者。而從先前閱讀與觀察經驗觀之,研究聚焦後造成鸞堂其他面向的問題不被看見,觀察到的也只是看到鸞堂外部現象,無法了解該鸞堂實際上的諸多問題。
鳳山地區約莫於戰後至1950年代初期出現了設立鸞堂的風潮,更在1961年聯合著造善書《眀道》,當時參與聯著共有十一座鸞堂,「聯著」不表示各鸞堂的組織就此合併,反而另設「鳳邑儒教聯堂」,作為聯著善書時處理相關事宜的組織,故鳳山地區的鸞堂之間仍是維持獨立的信仰領域。在剛開始的初步走訪,即發現這些鸞堂地理位置之分布極為有趣,似乎與庄頭聚落有所關聯;換言之,鸞堂與聚落民眾的生活,存在著某種從外部現象難以發現的互動關係。此外,戰後以來,鳳山地區鸞堂信仰與「地方公廟」亦有著微妙互動,然而現今鸞堂研究成果中鮮少關注鸞堂與地方信仰互動關係,職是,鳳山地區鸞堂與地方公廟的雙方互動似乎擁有與其他地區鸞堂不同且特殊之處。
經由田調過程與自身參與的經驗,發現幾個有趣的現象:1.鳳山地區各鸞堂皆具有強烈的獨立性,在此前提下,鸞堂之間以及鸞堂與地方公廟間仍存有頻繁互動情況;2.鸞堂的發展脈絡上,地方菁英似乎扮演著鸞堂之間,及地方公廟之信仰聯結的媒介角色;3 鳳山地區鸞堂網絡的若干互動關係中,似乎與聚落居民也存在著緊密聯結。在此,對初步田野觀察的現象,提出本書擬討論的問題面向:1.鳳山地區鸞堂在強烈的獨立性格驅使下,其社會網絡如何形成?2.鳳山地區鸞堂的社會網絡係透過怎樣模式進行互動?
扶鸞的形成,許地山認為文人扶乩始於宋代,7 基本上不論扶乩或是扶鸞等宗教儀式均不專屬任何民間教派,至少在臺灣所見如此。《臺灣慣習記事》與丸井圭治郎的《臺灣宗教調查報告書(第一卷)》,都將鸞堂定義為迷信與巫覡,內容偏重信仰與活動介紹,形式上以調查報告為主。增田福太郎《臺灣本島人の宗教》對儒教神祇系統較有著墨,但討論面向侷限,且定義亦是朝迷信與巫覡進行解釋,與現行研究的討論相較,差異甚大。
本書著重信仰與地方的討論,為了解鳳山地區鸞堂信仰與地方公廟、地方菁英、聚落民眾等多重的互動,主要仍以鸞堂信仰為研究主軸,從中延伸思考,論述鸞堂信仰及其社會網絡,然而目前在此項議題上,並無強烈之論述文章,為求深入知悉地方與信仰之間的關係,先從幾項有關地方與信仰互動的概念來說明。
目前信仰與地方研究多以「祭祀圈」作為論述的觀點,通常用在討論地方公廟與聚落居民之間的互動關係,最早使用此概念者為日治時期的岡田謙,以祭祀圈研究臺灣社會,其論點係同奉祀一個主神的民眾所居住的地域。到了1978 年許嘉明才重新為祭祀圈下了更明確的定義。林美容認為祭祀圈係為了所謂的「共神信仰」而共同舉行祭祀之居民所屬的地區單位,此後又於氏著〈由祭祀圈到信仰圈——臺灣民間社會的地域構成與發展〉進行對祭祀圈的反思,並提出「信仰圈」概念,其定義為:「所謂信仰圈,是以某一神明或其分身之信仰為中心,信徒所形成的志願性宗教組織,信徒的分布有一定的範圍,通常必須超越地方社區的範圍,才有信仰圈可言。」而祭祀圈抑或信仰圈,兩者之概念皆與信仰及地區有關。
雖然,祭祀圈係多數研究者用於探討民間信仰及地方社會組織的概念,但王志宇在其論著《寺廟與村落──臺灣漢人社會的歷史文化觀察》,不刻意地去討論祭祀圈,而是探討此空間中的人群如何與信仰進行互動,從聚落的結構、聚落居民、村庄風水與道德實踐,進而論述「社會文化空間」的形成,引發省思鸞堂與聚落在信仰上與結構性的問題。鸞堂有別於一般的地方公廟,若以祭祀圈論述鸞堂與聚落民眾,似乎難以闡述完整,針對此種在信仰與聚落的論述限制,社會文化空間之概念似乎較能解決本書在鸞堂與聚落互動的相關問題。
陳建宏〈公廟與地方社會——以大溪鎮普濟堂為例〉,援引Prasenjit Duara(杜贊奇)的文化權力網絡(cultural nexus of power),以桃園大溪地區的鸞堂作為研究對象,從多項因素討論普濟堂如何從鸞堂變成地方民眾信仰的公廟,臺灣有相當多鸞堂在發展過程中成為地方公廟,其因眾多。就陳建宏認為,普濟堂轉變之因與地方菁英的介入有莫大關係,指出傳統地方菁英參與普濟堂活動,主要以地域及親屬作為關係結合的基礎,但在建廟之時加入了另一批地方菁英,削弱原先鸞生的勢力,導致普濟堂扶鸞活動衰微,鸞堂信仰本質減弱,並以象徵資本概念說明,後來加入的地方菁英其象徵資本多於之前的地方菁英。
此外,汪明怡之碩士論文〈臺南寺廟聯境組織變遷之研究〉也提出異於祭祀圈與社會文化空間的觀點。臺灣至日治以前,無論政治抑或經濟多以府城為中心,其發展過程中並無「村」或「庄」的觀念,則是以「境」來區分地域,汪氏的論文中即是闡述此種概念,清末因臺灣戰備能力不足,而由鄉紳以寺廟為中心團練鄉勇,發展出「聯境」的制度,隨著時代變遷,政權更迭,以致團練鄉勇的本質改變,轉而成為寺廟之間的「交陪」,其中除寺廟間的互動,亦牽涉寺廟與民眾的關係。汪氏在論著中援引Marcel Mauss 的「禮物交換」觀點討論之,以各寺廟間的神明誕辰的「插燭」、建醮系列活動、建醮後的送天師以及四安境的迎「聖爐、聖旗」等活動,論述聯境的變遷與寺廟的交陪。
交換理論主要為原始部落的「庫拉交易圈」及「誇富宴」後續之研究,係一種屬於經濟人類學的研究觀點,主要論述者為Marcel Mauss,其認為原始社會的禮物交換是一種不含商業性質的相互贈予,且與宗教或巫術有直接關係,在其論著〈禮物:舊社會中交換的形式與功能〉一文中針對不同的交換模式提出「全面報稱體系」,此體系有三項義務,分別為給予、收取以及回報。Mauss 認為義務性的交換與餽贈係維持社會階級秩序與權力關係。無論Mauss 或汪明怡在討論交換理論時,均以禮物等屬物質情況作為論述之要點。汪氏試圖朝向傳統漢人關於「人情」部分進行論述,但最終仍回歸物質,Mauss 認為交換原則重要的係非商業性的互相贈與,且有巫術及宗教的意涵,提供思考在信仰的範疇中是如何進行交換,鳳山鸞堂社會網絡的形成,是否也存在交換的互動。
鸞堂的現行研究成果,戰後至今投入研究者不少,有蔡懋棠、鄭喜夫、林永根、林漢章、王世慶、陳兆南、翁聖峰、許玉河等都曾撰文探討鸞堂或善書在臺灣的發展,其中宋光宇、鄭志明、王見川、王志宇、李世偉等人成果豐碩,探討的深度與廣度較為可觀。就戰後鸞堂研究型態的分期,1970至80年代,大致上是信仰內容與善書的介紹;1980至90年代,則為大量使用日籍文獻資料與清末善書,呈現鸞堂歷史與善書中的內容及其反映之價值觀及與現代社會的互動回應;1990年代迄今研究之面向更為廣泛,舉凡鸞堂人物之生命史、族群性鸞堂均是研究議題,王見川提出未來鸞堂研究的六大面向:「一、鸞堂歷史,二、鸞堂的生態,三、鸞堂的宗教屬性,四、鸞書內容,五、鸞堂崇拜的主神,六、研究者與研究對象的互動」。此外,鄭志明更認為鸞堂研究除了著重歷史探析外,亦有其他議題可供未來研究者關注討論,如鸞堂文化的社會意義、社會心理、社會思想、倫理教化、社會控制等,顯示鸞堂宗教體系與社會的緊密結合,甚至鸞堂與當代政治的互動關係,都有被討論的空間。
鸞堂緣起與發展之研究,王世慶依據《臺灣總督府公文類纂》與鸞書《覺悟選新》所撰文之〈日據初期臺灣之降筆會與戒煙運動〉整理出五種說法論述臺灣鸞堂的分布與系統,且認為扶鸞的傳入與鸞堂設立係順著臺人有吸食鴉片之勢,知識分子為改善當代社會之風氣,進而從扶鸞著手,此種論述難免限縮瞭解鸞堂設立之原因。王志宇的〈從鸞堂到儒宗神教——論鸞堂在臺之發展與傳布〉,從鸞堂設立之因素,歸納了三種類型:1.社區教化型鸞堂;2.戒煙型鸞堂;3.神威顯化型,據其歸納類型,有值得關注之處。鳳山地區鸞堂大多設立於戰後,對「戒煙(戒鴉片)」此項行為,應當式微,甚至已不存在。審視鳳山地區各鸞堂的設立,時間序上是緊密的,各鸞堂成立肇因,似乎也不太合乎王志宇所提出的三大類型,基於時代及社會環境需求,戒煙成為鸞堂設立的肇因之一,但戰後不得見之,然而社會教化與神威顯化在現今的鸞堂信仰中仍可見得,這是否真為鸞堂設立契因,還是鸞堂發展的型態,值得深究。雖然王治宇論著所田調範圍為中部地區,但對本文欲論述之鳳山地區仍有諸多可以借鏡之處。
鸞堂與一般地方公廟不同之處,在於擁有自成一格的信仰儀式,這些儀式皆與「鸞」有密切關聯,多從「扶鸞儀式」延伸。Jordan & Overmyer(焦大衛、歐大年)合著The Flying Phoenix: Aspect of Chinese Sectarianism in Taiwan,以參與觀察,親身融入鸞堂信仰活動,詳盡記錄各項的儀式,並且對鸞堂信仰者作深度訪談,探討拜鸞活動及儀式在信仰中的意義。另外,鸞堂儀式研究,張家麟亦有論述,〈宗教儀式變遷認同與宗教發展—— 以鸞堂扶鸞活動為焦點〉及〈宗教儀式變遷與當代社會——論臺灣扶鸞儀式的型態及其形成原因〉,前文以問卷分析作為研究方法,透過問卷反映信眾對儀式變遷的接受程度,但過度以量化來論述,對信眾的信仰認同有何種強烈聯結並未有實質論證;後文屬質化研究,以獅頭山勸化堂、宜蘭新民堂與玄門真宗作為儀式變遷的討論對象,分別從鸞文形式、儀式進行及法器作為論述重點,也針對菁英、普羅階層及女性參鸞等議題進行變遷討論。然而這兩篇論著過度闡述儀式的變遷,宣稱儀式變遷有助吸引他人加入,同時在信眾認同度上是偏高的;對年事偏高的鸞堂參與者則堅守儀式之傳統性,張氏認為是習慣問題。因時代需求而儀式有所變遷實可理解,但對儀式在「變」與「不變」的論述完整度仍有進一步討論之空間。
扶鸞儀式雖為跳脫世俗化的神聖性過程,實質上是為滿足教化功能,因此鸞書亦成為研究鸞堂重要議題之一。蔡懋棠將臺灣善書之類型分為「新型」與「舊型」兩者,前者指明清以降在臺灣民間重新刊印,後者係指在臺灣各宗教扶鸞而成的鸞書;宋光宇指稱「古典善書」與「現代善書」,兩人的基本概念是相同的。然善書的研究也僅止於區分其類型,於內容無太多的論述。陳兆南博士論文〈宣講及其唱本之研究〉,對清代的宣講做了詳盡的考察,有助本文從宣講的內容與形式,了解鸞堂的勸善行為。
有關高雄地區鸞堂研究,王見川首開先河,其文〈略論陳中和家族的信仰與勸善活動〉探討陳中和家族在鸞堂的勸善事業,但對陳中和及其家族人員是否為單純的鸞堂信仰者並有說明,文中引述《臺灣日日新報》之報導進行解釋:
安瀾宮是苓雅寮地區的信仰中心,陳中和繪在大正七年捐資壹佰陸拾圓,幫助該廟重建。因同善社宣講臺尚未興建,只好先暫借此地宣講。
使人好奇的是陳中和家族,是否僅利用「捐資」的關係,進行商借安瀾宮之空間進行宣講?陳中和是否也積極投身地方公廟或是地方事務,才得以商借此宣講處所?全文中只見身為仕紳階層的陳中和投身於鸞堂勸善之活動,卻未見投入更廣泛的民間信仰相關事務。
目前有關高雄鸞堂發展的研究中,大致被分為福佬鸞堂與客家鸞堂兩大類型進行討論。張有志〈日治時期高雄地區鸞堂之研究〉有別於前人個案型研究的學位論文,雖斷代於日治時期,仍對各區域具代表性的鸞堂有相當討論,文中以福佬及客家作為區隔,並論述高雄地區各鸞堂的發展情況,但範圍甚大,僅能初步指出各鸞堂系譜概況,鳳山地區在日治時期僅有兩座鸞堂(舉善堂與協善堂),而其重要性,文中並無深刻論述,僅說明鳳山地區鸞堂發展佔有一定地位,雖然如此,卻也是該地區鸞堂信仰源起重要的討論資料。此外,對啟明堂、修善堂、意誠堂、善化堂與警化堂等五個福佬鸞堂之間的交流有所探討。李立涵在其碩論〈高雄無極明善天道院的起源與發展〉試圖說明鸞堂在發展過程中所遭遇之瓶頸,如何透過「聯造」善書解決困境,文中也從子母堂的關係,闡述意誠堂在早期明善天道院草創及其後發展過程中所扮演之角色,另外也點出鳳山地區的鸞堂與之互動關係。張有志與李立涵均指出鸞堂間微妙的互動,與本文欲論述的問題意識不謀而合,但過度將此現象簡單化,張氏強調鸞堂互動係透過人員的交流抑或流動,而李氏「聯造」善書作為鸞務交流的一種機制,上述兩項重點皆是表現鸞堂互動的機制,但都僅止於外在的表現形式,對此也提供思考鸞堂之間的交流是否有著更深層問題所在。
對高雄地區扶鸞儀式有較完整研究為林原億之碩士論文〈高雄文化院的扶鸞儀式研究〉,文中詳細記錄了文化院的扶鸞儀式,但基督神學的教育背景,造成分析及論述扶鸞儀式的功能意義時,多以基督教對宗教儀式之觀點作為邏輯思考的前提,實難準確進行信仰的詮釋。鸞堂相關科儀儀式研究,有林金德的碩論〈鳳山鎮南宮仙公廟呂仙祖誕成儀式音樂之研究〉與賴薇如〈左營啟明堂神祇祭典儀式音樂及樂團之研究〉,兩篇論文皆是探討鸞堂在神祇誕辰的儀式與音樂,對高雄地區盛行的「聖樂團」亦有討論,雖然研究對象不同,但鸞堂信仰的本質並無太大之差異。從中檢視兩座鸞堂皆為「廟堂合一」的發展型態,但詳細觀察兩者實屬不同,兩篇研究之成果對科儀的闡述無太多差別,前者研究的鳳山仙公廟係由地方公廟發展中而設立鸞堂,後者則是由鸞堂逐步蛻變成為地方公廟,文中應該對此情況做一討論,可惜此部分的說明鮮少,顯然林氏與賴氏似乎並未發現此問題點,若是以此作為切入點,探討神祇誕辰儀式之架構,應可發現兩座鸞堂及其周邊社會網絡互動情形有無不同。
關於高雄地區福佬系善書及宣講方面之相關研究,目前僅有一篇學位論文。李淑芳碩論〈清代以來臺灣宣講活動發展研究——以高雄地區鸞堂為例〉,以楠梓天后宮、旗山天后宮及鳳邑雙慈亭的「宣講牌」作為動機,從高雄地區眾多鸞堂中,選出各代表三種性質之鸞堂進行討論,可惜較無強烈的論述,基本上其討論仍依循陳兆南對於清代宣講的想法,且用較多的篇幅去探討清代以來的宣講制度與內容,顯現高雄地區鸞堂宣講活動仍有探討的空間。
導 言
參與寺廟活動大概是多數臺灣人共同的生活經驗與記憶,其中以神明誕辰,也就是俗稱的「神明生」最多,從俗諺「三月痟媽祖」,即可反映此種現象,顯現臺灣民眾對寺廟活動的參與程度,然而在臺灣不僅僅只有農曆三月的「媽祖生」,每個月也都有各種神祇誕辰,可見寺廟活動的影響力是不容小覷。
與多數臺灣民眾相同,「看熱鬧(kuànn láu liat)」係從小養成的經驗和興趣,回憶幼時,因住家緊鄰寺廟,接觸宗教活動可謂頻繁,當時也與外界認為神秘之宗教儀式「扶鸞」有微妙的邂逅,小時候並不知這是多特殊的信仰儀式,如此的邂逅確實也...
作者序
總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出面整理、編輯、出版基本史料,提供國民重建歷史事實,甚至進行歷史詮釋的材料。後者則是在於徵集、記錄草根的歷史經驗與記憶,培育、集結地方文史人才,進行地方歷史、民俗、人文的書寫。
如今,『高雄研究叢刊』則將系列性地出版學術界關於高雄地區的人文歷史與社會科學研究成果。既如上述,高雄是南臺灣的重鎮,她既有長遠的歷史,也是台灣近代化的重要據點,因此提供了不少學術性的研究議題,學術界也已經累積有相當的研究成果。但是這些學術界的研究成果,卻經常只在極小的範圍內流通而不能為廣大的國民全體,尤其是高雄市民所共享。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在挑選學術界的優秀高雄研究成果,將之出版公諸於世,讓高雄經驗不只是學院內部的研究議題,也可以是大家共享的知識養分。
歷史,將使高雄不只是一個空間單位,也成為擁有獨自之個性與意義的主體。這種主體性的建立,首先需要進行一番基礎建設,也需要投入一些人為的努力。這些努力,需要公部門的投資挹注,也需要在地民間力量的參與,當然也期待海內外的知識菁英之加持。
『高雄研究叢刊』,就是海內外知識菁英的園地。期待這個園地,在很快的將來就可以百花齊放、美麗繽紛。
吳密察(國史館館長)
自序
很難想像一個小時候見到書本就想睡覺的人,在這時竟然要將自己的研究成果出版成書,並且分享給各位!冥冥中似乎存在著「果報」,想想有趣,年少糟蹋學問,如今被學問糟蹋。然而,一切的轉機就在2006 上半年,當時得知大學推甄錄取,便跟隨父祖的腳步,進入鸞堂信仰的世界,因緣也在這個時候種下,直到2010 年農曆12 月15 日,奉恩師命「宣誓」,纔真正具有信仰者身分,亦在此間強化研究鸞堂的念頭。
當然,在我生長經驗中,接觸鸞堂信仰的頻率算很高,卻也只是懵懵懂懂,直至親身參與後,逐漸了解「鸞堂」到底是甚麼?然而,從書籍的閱讀卻也發現,為什麼我所處居的家鄉——「鳳山」與他地的鸞堂信仰有著這麼多差異。鳳山地區鸞堂在許多研究中一再被提及,也被諸多學者認為在鸞堂整合運動裡有其重要地位,有趣的是沒有專文、專書討論之。這也令我深感研究「它」的必要,碩士班階段,即付諸行動觀察「它」的種種問題,碩士論文〈鳳山地區鸞堂信仰及其社會網絡之研究——以鳳邑十一鸞堂為中心〉便是行動之後的成果。
回想那時,隻身初訪各鸞堂並沒想像的容易,常遇「不得其門而入」,都是無人在內的窘境。幾次下來,我改變拜訪的時程,這樣的困境慢慢化解,藉由與各堂執事、堂生、耆老的「閒聊」,發現「他們」對我具有「堂生」身分感到親切,聊的內容雖然雜,但每次都有不錯的回饋,且進一步感受到,當我提及我的伯公邱松齡(tsuí-á)和阿公邱松正(é-á)名諱,更滔滔不絕述說往事,並且讚佩祖孫三代同為鸞堂效勞,不是簡單的事。有時靜靜沉思,我的論文不也是繼承伯公、祖父當時的信仰果實而成就的嗎?
2014 年底,幸獲行政法人高雄市立歷史博物館「2014 年寫高雄-年輕城市的微歷史」文史出版獎助計畫,讓我這小小成果能與讀者大眾分享,也督促我重新審視碩士論文的疏漏,進一步重新改寫,遂而有了這本《臺灣鳳邑儒教聯堂的飛鸞勸化與其社會網絡》見世。
書中我除了對文獻進行解析外,也著重身體力行的「參與觀察」,藉由二者並重論述鳳山地區鸞堂信仰與其社會網絡,期望為鸞堂議題增添不同的研究視野。鳳山地區鸞堂始於日治中晚期,主要系統有二:一為五甲協善堂,設立於大正6 年(1917);二是靜心社舉善堂,設立於昭和2 年(1927)。前者為左營啟明堂分衍,後者為旗津修善堂的脈絡。1940 年至1960 年,鳳山地區鸞堂信仰蓬勃發展,更增加了9 座鸞堂,分別為啟成、靈善、慈善、樂善、明善、啟善、養靈、喜善、挽善等鸞堂,觀察鳳山地區鸞堂的蓬勃主要係透過人際關係之互動,設立肇因皆係由一群人所發起。
鳳山地區大多數鸞堂,設立初期寄祀在地方公廟,有著跨教派的互動關係,為了解這樣的互動是基於何種思維,從鸞堂的組織運作、宗教祭儀進行討論,發現鸞堂的著造善書的系列祭儀深具有特色;此外,祭祀鬼神的祭儀中,與地方公廟有互通的現象。這些祭儀反映了鸞堂信仰者在道德實踐的價值思維,也彰顯傳統漢人崇敬鬼神的信仰認知。
「救劫」是鸞堂信仰的核心,信仰者以自身參與,實踐「修己利人」,來挽救日漸崩壞的社會,這模式反映在著造善書。鸞堂善書是以神祇降鸞而作的勸世文章,內容中凸顯其神學體系,來降鸞的大多是鸞堂內供奉之神祇,信仰者認為鸞堂是進行教育的處所,以神為師的信仰思維,也產生了「恩師」之稱。鳳山地區的鸞堂與其他地區相同,均有「恩主」的信仰,從字面可明白「恩主」與「恩師」在信仰認知上是有差異的。鳳山地區鸞堂對恩主的指稱主要為:文衡聖帝、孚佑帝君、太白金星,但恩師所指並無固定,每座鸞堂皆不相同,雖然如此,這些恩師共同特色皆是地方公廟的主神,可以看出鸞堂與地方公廟的信仰聯結。
鸞堂與地方公廟有著強烈的聯結,並以具體的互動行為,產生穩定的模式,鸞堂在面對不同屬性的團體,如與其他鸞堂、地方公廟以及一般的民眾之間,乃以不同機制進行互動,最顯著的便是以鸞堂的祭儀進行社會網絡之建立,這是鸞堂在鳳山地區蓬勃發展之故,所產生的影響係不論地方公廟、一般民眾,都有許多機會接觸鸞堂祭儀,在長時間發展及影響下,就成為眾多宗教儀式中的首選,而「祭儀」就成為鸞堂的必備資源。
本書以人類學家Marcel Mauss 的「Gift」(禮物交換)概念作為發想,延伸論述鳳山地區鸞堂與他者的互動,就我的觀察理解,鸞堂祭儀也是透過「Gift」概念進行互動關係的建立,但並不完全如Marcel Mauss 所指實質的禮物交換,其中牽涉了傳統漢人對網絡互動的價值觀。「人情債」即是此種價值思維,這是華人社會與西方社會的不同。此外,華人社會更將他人對於自己的「回報」視為對自己的「餽贈」,在這樣的思維上,也形塑出有別於Mauss 的論述。我認為華人社會的禮物交換觀念,確實影響鳳山地區鸞堂在宗教及社會網絡互動的行為。
然而,對目前的研究成果,不論是鳳山地區鸞堂信仰的討論,抑或是有關鸞堂的社會網絡議題,在目前似乎並未引起更多研究者的關注。本書的撰寫與出版,便是希冀透過這樣的討論,可以更進一步了解鳳山地區的鸞堂信仰,以及該地區鸞堂的社會網絡互動。
這本書的完成,首先感謝逢甲大學歷史與文物研究所王志宇教授、高雄師範大學臺灣歷史文化及語言研究所劉正元教授,以及臺中教育大學臺灣語文學系林茂賢教授三位師長的教導。王師與劉師係我碩士論文的指導教授,研究路途受到二師的提攜與照顧,王師出身歷史學門,劉師則是人類學門,透過如此的學習,讓本書增添許多不同的觀點,在二師的鼓勵下,才得以有今日之作;我在民俗領域的奠基,更要感謝林師,初入大學殿堂學習,即被林師的教學風格所吸引,學習歷程上,更受林師「牽教」,促使我回歸在地研究,感謝三位師長的知遇之恩。此外,更要向出版計畫的匿名審查委員,有了委員建議,也讓這本專書更為臻備。
在田野及參與觀察的過程中受到各位鸞堂前輩先進幫助,於此致上十二萬分的謝意,感謝誠心社明善堂主王國柱先生、副堂主林義雄先生、司經柯鳳明先生細心的指導,感謝舉善堂、協善堂、靈善堂、慈善堂、樂善堂、啟善堂、養靈堂、喜善堂等堂主、執事前輩,豐富了本書田野資料的厚實,其中啟善堂主黃海含先生、養靈堂主王文鴻先生、喜善堂主鄭客仁先生不厭其煩接受我的叨擾,由衷致謝。
也感謝我的家人,因為你們的容忍與體諒,我纔能堅持在研究的路途上。最後,特別要向諸位聖真感謝與致意,撰寫本書的過程中,曾面臨多次的瓶頸,每當萌生退意之時,只要心中靜禱求助恩主及諸位恩師,問題、瓶頸總是迎刃而解,或許這樣的說法過於玄異,更或許因為筆者身為鸞堂信仰者,如此信仰之心,得蒙諸真眷顧,纔得成就本書。故而,將撰寫本書過程無法解釋的情況,歸結於受到恩主及諸位恩師的幫助,就讓我用這本《臺灣鳳邑儒教聯堂的飛鸞勸化與社會網絡》聊表寸心吧!
邱延洲謹誌
2016 年12 月1 日書於成功大學歷史系館
總序
高雄地區的歷史發展,從文字史料來說,可以追溯到16世紀中葉。如果再將不是以文字史料來重建的原住民歷史也納入視野,那麼高雄的歷史就更加淵遠流長了。即使就都市化的發展來說,高雄之發展也在臺灣近代化啟動的20世紀初年,就已經開始。也就是說,高雄的歷史進程,既有長遠的歲月,也見證了台灣近代經濟發展的主流脈絡;既有台灣歷史整體的結構性意義,也有地區的獨特性意義。
高雄市政府對於高雄地區的歷史記憶建構,已經陸續推出了『高雄史料集成』、『高雄文史采風』兩個系列叢書。前者是在進行歷史建構工程的基礎建設,由政府...
目錄
高雄研究叢刊總序
導言
第一章桃筆鸞盤,震聾發聵:鳳山地區鸞堂信仰緣起及其發展
第二章飛鸞勸化,鐘聲鐸韻:鳳山地區鸞堂組織與其祭儀
第三章處處設鸞,方方闡教:鳳山地區鸞堂與地方公廟
第四章禮尚往來,往而不息:鳳山地區鸞堂的社會網絡
第五章結論
徵引書目
附錄1:鳳山地區各鸞堂政治菁英一覽表
附錄2:鸞堂各科善書職務變化表
附錄3:《眀道》〈鳳邑儒教聯堂人職〉表
附錄4:鳳邑靜心社舉善堂旨繳《諄詁纂述續篇》醮典秩序表
附錄5:祭聖科儀相關內容
附錄6:各鸞堂恩師表
附錄7:鳳山聚落對應表
附錄8:戰後鳳山地區廟宇一覽表
附錄9:內政部全國宗教資訊系統
附錄10:明德社喜善堂各科善書恩師更迭表
附錄11:聯著《眀道》恩師一覽表
附錄12:聯著《眀道》恩師與聚落對應表
高雄研究叢刊總序
導言
第一章桃筆鸞盤,震聾發聵:鳳山地區鸞堂信仰緣起及其發展
第二章飛鸞勸化,鐘聲鐸韻:鳳山地區鸞堂組織與其祭儀
第三章處處設鸞,方方闡教:鳳山地區鸞堂與地方公廟
第四章禮尚往來,往而不息:鳳山地區鸞堂的社會網絡
第五章結論
徵引書目
附錄1:鳳山地區各鸞堂政治菁英一覽表
附錄2:鸞堂各科善書職務變化表
附錄3:《眀道》〈鳳邑儒教聯堂人職〉表
附錄4:鳳邑靜心社舉善堂旨繳《諄詁纂述續篇》醮典秩序表
附錄5:祭聖科儀相關內容
附錄6:各鸞堂恩師表
附錄7:鳳山聚落對應表
附錄8:戰後鳳山地...
商品資料
出版社:巨流圖書股份有限公司出版日期:2016-12-31ISBN/ISSN:9789860516838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2頁開數:18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