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哲學史綱要》以哲學問題為經,哲學家為緯;又將我國所有哲學思想劃分為六派;而以派為分類的唯一標目,不再羅列某某人的哲學,然後將某派的中心思想,先敘述出來;再依時代的變遷,和後來學者思想的改換,說明各派思想變化和演進的情形。
本書所分列各派的名稱,悉引用西洋哲學名詞,而廢去中國原來各家的舊名。同時所分的派別,亦不拘原來的範圍;應該合併就合併,應該分開就分開,務求名副其實,使讀者見其名就知其內容。
作者簡介:
蔣維喬(1873-1958年),字竹莊,號因是子,江蘇武進(今常州)人,中國近代哲學家、教育家、佛學家、養生學家,佛教居士。著作有《因是子靜坐法正續編》、《因是子靜坐衛生實驗談》、《中國近三百年哲學史》、《呂氏春秋匯校》、《佛學概論》、《佛學綱要》等,在日本學者境野哲的《支那佛教史綱》基礎上翻譯補著《中國佛教史》、《中國哲學史綱要》、《宋明理學綱要》,譯有岡田虎次郎的《岡田氏靜坐法》。
作者序
哲學這個名詞,我國原來是沒有的,是從日本搬過來的,而日本又是從西洋迻譯來的。哲學一詞,在西洋名Philosophy原為希臘文字Philosophos或Philosophia,是希臘Sophia及Philo二字合成的。此二字的意義:前者為智或智識,後者為愛,總而言之,叫做愛智識。所以Philosophy一字,亦有人譯為冥索或冥想,所謂冥索或冥想,就是為愛智識而求智識的意思,日本譯為哲學,其意亦不外此。因為我國對於哲學字原來的訓詁,亦含有智識的意義;如《方言》云:「哲、知也」;其他古書中多有「濬哲文明」(一),「惟明作哲」這類的話。但是我國雖沒有哲學這個名詞,並且也沒有專攻哲學的人;然自來學者,卻有許多話,許多思想,是關於哲學方面的,並且有許多思想,也還和西洋哲學相類似。所以自西學東漸以後,日本和中國的學者,就拿西洋哲學的方法,來整理中國自來學者的思想,前前後後加以貫串,以成一書名,名之曰《中國哲學史》。他們這種用心,實在可嘉;因為在事實上,我國並不是沒有哲學,而是歷來把這種學問混入他種學問裡;或者把他種學問,混進哲學裡;所以彼此分不開,我們因此無從認識哲學;而這種學問,在我國也就不能發達,獨立更不可能了。現在有人能把它從過去混雜的學園裡,扶助而獨立起來,使它能在自己的園地裡成為一種獨立的「學」,而能和西洋哲學相對抗,這確是一種有功績的事業。不過現在所流行的《中國哲學史》,無論是編的是譯的,都不是真正的中國《中國哲學史》。自身的史;而是中國哲學家──或稱為中國學者──的史或傳。他們既然要做《中國哲學史》,似乎應該拿中國哲學為經,敘述這種學問本身的演變,及其前因後果,和它的系統派別,方算名副其實。然而一檢它們編撰的內容,實在是拿中國哲學家為經,而拿哲學為緯。記錄哲學家的生卒年月,以及某某倡些什麼學說,著些什麼書,便就了結。他們用這種方法來整理中國哲學:一方面固然失去了他們所著書的價值,以及表現他們沒有真正了解哲學史是什麼?──據德國大哲學家黑格爾說,哲學史是一種獨立的學問,與哲學家史不同;哲學史是以哲學為整個的東西,描寫哲學的誕生、發育、長大、成熟等的迹象的──一方面也使他們對於整理中國哲學的功績,自己減少價值了。因為用者種方法著《中國哲學史》,實不能對於中國哲學有什麼新的貢獻和創造。況且我國人喜驚空名而不求實際,對於《中國哲學史》一類的書,雖是中國自己的書坊裡出版了不下五六種,然而除掉一二種祇勉強作成半部的,是我國學者自出心裁外;其餘都是從日本人所做的《支那哲學史》翻譯而來的。自己的學問,自己不能整理,而要他人來整理,自己只翻譯一過,這真是慚愧至極!如此下去,中國哲學還有獨立和他人對抗的希望嗎?
最近我們聯合起來,著這部《中國哲學史綱要》很想用我們的熱忱,本著我們前面所說的話,來寫一部對於中國哲學有新貢獻的《中國哲學史》。但是能否達得到目的,我們也不敢自誇,要請教讀者客觀的批評了。
哲學這個名詞,我國原來是沒有的,是從日本搬過來的,而日本又是從西洋迻譯來的。哲學一詞,在西洋名Philosophy原為希臘文字Philosophos或Philosophia,是希臘Sophia及Philo二字合成的。此二字的意義:前者為智或智識,後者為愛,總而言之,叫做愛智識。所以Philosophy一字,亦有人譯為冥索或冥想,所謂冥索或冥想,就是為愛智識而求智識的意思,日本譯為哲學,其意亦不外此。因為我國對於哲學字原來的訓詁,亦含有智識的意義;如《方言》云:「哲、知也」;其他古書中多有「濬哲文明」(一),「惟明作哲」這類的話。但是我國雖沒有哲學...
目錄
卷上目錄
第一章 作書旨趣
第一節 序論
第二節 本書體例
第二章 新劃定中國哲學的派別
第一節 原來的派別及其命名的原因
第二節 現在新劃定的派別及其命名的原因
第三章 自然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後論
第四章 人為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後論
第五章 享樂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第六章 苦行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卷下目錄
第一章 神秘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第二章 理性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緒論
第二節 正論
結論
卷上目錄
第一章 作書旨趣
第一節 序論
第二節 本書體例
第二章 新劃定中國哲學的派別
第一節 原來的派別及其命名的原因
第二節 現在新劃定的派別及其命名的原因
第三章 自然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後論
第四章 人為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後論
第五章 享樂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第六章 苦行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卷下目錄
第一章 神秘主義派哲學
第一節 引論
第二節 正論
第三節 餘論
第二章 理性主義派哲學...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584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