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電影到文本,全面解析導演侯孝賢十年磨一劍的曠世傑作;
為何《刺客聶隱娘》足以躋身BBC二十一世紀百大電影之列?「一篇好的論文或是一本好書,就像這世間越高深的道理,通常是以最乾淨淺顯、簡單明瞭的文字表達出來一樣。」
本書的目的在為讀者介紹好的作品,以裴鉶的〈聶隱娘〉與侯孝賢的《刺客聶隱娘》為研究對象,且目標讀者群設定在大眾。書中作者群為海內外公私立大學教授:康韻梅、陳思齊、陳相因、桑梓蘭、林積萍、郭詩詠、黃儀冠,皆為一時之選,而收錄的文章也盡量不談高深晦澀的學術理論,務求向大眾讀者清楚地傳達我們對這部電影,及其原作、劇本和衍申的《行雲紀》一書是如何觀賞、分析與看待的想法。
最後的附錄則詳載了本書作者群分別與侯孝賢導演,以及朱天文與謝海盟兩位編劇的座談會內容。透過當時座談會的訪談與觀眾提問,讀者可以經由此間對話來更進一步瞭解導演和編劇的想法,並思考、印證或反駁本書各章、各作者論述的觀點。
作者簡介:
主編/陳相因
劍橋大學斯拉夫研究系與東方研究系兩系博士。現任中研院文哲所副研究員。
致力中俄比較文學與電影研究,凡二十年,其目的在求唐、元、清與中華民國之中俄多元文化融合,風華再現。深知欲達此目的,必須喚起民眾及聯合學界愛好影視之人,共同奮鬥。《刺客聶隱娘》御繁以簡,深藏胡(今日已成前蘇聯與俄羅斯聯邦)漢跨文化視角,值得上下求索,再三品味。
主編/陳思齊
劍橋大學東方系碩士、博士。現任台北市立大學中文系助理教授。
習武數十載之後逐漸察覺「不戰而屈人之兵」才是武學真諦,名曰「不殺」。而要達到這種境界,得打破物我藩籬。《刺客聶隱娘》是有武俠影視以來,第一部成功詮釋「武道」的電影。希望透過詮釋這部電影,引領讀者一窺真正的武學奧義。
章節試閱
導論:
照見五蘊、六感與七竅―看懂「聶隱娘」的重要性
陳相因
一、 緣起
二〇一五年八月底,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以下簡稱《刺客》,有別裴鉶之〈聶隱娘〉傳奇)正式在臺上映。衝著影片的幾項特點―「唐朝」、「武俠」、「聶隱娘」,最重要的是,還是過去僅拍攝近現代的歷史背景電影的「侯孝賢」。於是,筆者當下毫不猶豫,「衝著」賣點旋即衝進電影院。看完之後,原本觀賞古裝武俠片或西洋動作片時,我一腔習於噪動的港式加好萊塢心情,瞬間轉為中國繪畫的一江秋水,煙波四伏,表面看似蕭索但暗地潺湲伺動,心緒竟似朗空,氣定神閒。有諸多想法極欲書寫,卻又亟需沈澱,故決定再回電影院重看一次。
熟知筆者的人大都瞭解,本人評論作品時總吝於讚美。不達一定程度,不可謂之為「藝術」,不臻完美境界,不能稱之為「大師」。由是,從來沒有一部電影,可以讓我自動自發、自掏腰包兩次進電影院,除非非得作陪或有人請客。一來,我痛恨人擠人,擁擠更突顯出群體的盲目。二來,我常覺人生苦短,不想浪費時間和金錢。近年隨著家庭劇院的設備日新月異,讓人覺得需要親自進電影院的電影益發少了,所以好萊塢竭盡所能,武器、性愛、暴力與特效等畫面不斷升級,從2D、3D到4D,要多D就多D,唯恐早已經被豢養成精的觀眾,所有感官和口味不受刺激。因此,我的人生「第二次」進電影院看同一部影片便獻給了侯導的《刺客聶隱娘》。我滿懷欣喜,在這個外在充滿聲光效果與聲色犬馬的世界裡,還能夠連續兩夜回到純粹電影的本質與文學的特質中。基於我所感受的是如此「純粹」,忍不住逢人就推薦這部電影,並謂之為「武」「俠」經典,乃是「大師級的藝術作品」。
然而,出乎我意料之外的是,有不少親朋好友看了《刺客》之後回來,不但對我的評論提出抗議,更有認同網路影評者,對我的意見提出異議:認為此片沉悶至極,完全看不懂!至於他們是因為看不懂而覺得沉悶,或是沉悶到不想看懂,如此猶似雞生蛋、蛋生雞的問題,詳加追究了無意義。此處,筆者想回到問題本身:為什麼會看不懂?為什麼有這麼多人說他/她看不懂?那麼如果看懂了、或者似懂非懂之後,是否能使這些人對這部電影改觀?此外,改觀的同時是否也意味著開啟另一扇不同視野的大門?
個人認為,截至目前為止,《刺客》是侯孝賢的導演生涯中一部相當重要的電影,不僅是侯孝賢從導以來間隔最久的嘔心瀝血之作,在此之前的作品為2005年《最好的時光》,可謂十年磨一「件」。同時,它亦是一部足以名垂電影史的經典,代表了侯孝賢創作生涯中又一個轉捩點:它告別了過去所謂「台灣新浪潮電影」的模式(patterns),在後威權時代的台灣,致力創造一種全新的可能性:跨時代的歷史背景、跨文化的多元角度與跨國合作。值得注意的是,《刺客》為侯導的第一部「武俠片」(說不定會是唯一一部)。於是,他為什麼選擇了唐朝?如何理解唐朝?又該怎麼表現唐朝的「武」與「術」?其中心要旨為何?又如何與晚唐傳奇暨裴鉶原文等相互對照、關照並產生意義?電影與文學兩種截然不同的創作形式,在再現歷史場景與表現手法上又該如何區分?編導又分別自何處汲取文學養分?或者承繼過往電影遺產?上述種種至關緊要的問題,連繫著《刺客》核心,而如何回答端視於我們怎麼欣賞這部電影。
基於《刺客》觀後兩極化的大/小眾反應,與筆者個人對這部影片有著「己所之欲、欲施於人」的熱愛,加上一腔「不信觀眾喚不回,不容青史盡成灰」的熱血,故自動自發提議中研院文哲所近現代文學研究室在電影首映當年年底,舉辦了一場「傳奇聶隱娘學術研討會」。所幸,「雅」不孤,必有鄰,我的想法獲得一些所內同仁的支持,包括同室的前輩彭小妍、楊小濱與張季琳,以及先進楊貞德與胡曉真所長的幫忙。而能一呼有應,更賴不少學術界專家和朋友,不論是對這部影片,或者是對文學以至電影皆有濃厚興趣與愛好,都能相互辯證和學習。我們認為,這樣的方式不應該只限於學術界內菁英階層,更希望能推廣並傳達至大眾面前,所以有了成書的共識。我們相信,好的作品不僅經得起時代的考驗,更能夠具備「雅俗共賞」的特質。然而這些特質,是需要等待挖掘和指出的。
這本書能順利出版,首要感謝所有作者的鼎力相助。同時,也謝謝侯孝賢導演與朱天文老師提供給我們的一手資源與協助。
二、 照見五蘊、六感與七竅
乍見如此標題,或有人問:「難道聶隱娘與佛教、道教,或者是感知哲學(Philosophy of Perception)相關嗎?」答案是肯定的,如果讀完本書中唐代傳奇專家康韻梅老師的解析,就不難明白。一部唐代傳奇,既是成仙與志怪相互爭長的戰場,亦是體現釋道雜揉的場域。此外,陳思齊與陳相因的文章皆分析了侯孝賢如何在電影中藉由鏡頭與聶隱娘一角來表現他心目中的「武」「術」境界,但如此境界亟需仰賴觀影者的合作,運用其「七竅」,感受身外,並開展自身可能存在的「第六感」(the sixth sense),發揮想像力和邏輯能力,以此照見其中的來龍去脈,且理解一切事理。桑梓蘭、林積萍、郭詩詠和黃儀冠等學者,詳述了從唐代原文發展到當代編劇多次改寫,直至攝製過程以及剪接成品,過程中已經產生了「異化」(entfremdung)與諸多變化,亦衍生出多層次的人文意義,並賦予現代價值觀,在在都值得深入探索。整體來說,唐代社會與文化離不開宗教色彩,不論講「武」或談「術」,即便後來的我們追溯文本,詳論變化,探索意義,盡皆涉及本體論(ontology)與形而上的精神,是構成電影框架的重要成分。不知這些,就容易停留在觀而不賞、劃地自限的狹隘視野,錯過編導如此用心呈現的美麗的自然與人文風景,猶如人之七竅渾沌不開,備而不用一樣的道理,豈不可惜?
本書共分七章,每一章節亦或多或少碰觸了關於感官、身體、心理與精神等各方面的問題,恰好能夠與東、西方之佛、道、文學與哲學中所云之「五蘊」、「六感」和「七竅」相互呼應與符合,故挪借了這些專有名詞。然而,如此「僭越」了對學術要求嚴格定義的專有名詞,並非使讀者因傳奇原文或影片而更加深入瞭解宗教本身,或者因此欲使人「遁入空門」。相反地,本書鼓勵的是對知識渴求的「六根不淨」,到對七竅頓開的「六根純粹清靜」,說明如何利用自身感官和學者所提供的知識,進入聶隱娘的視角和編導創造的「大千世界」。如此藉由宗教、文學與哲學之專有名詞的廣義,意在讓讀者明白《刺客》與〈聶隱娘〉雖不過區區兩小時與千字,然而將其濃縮意義解析之後,其範圍涵蓋之廣,值得我們上下求索,細細品味。同時,本書亦收錄與導演和編劇朱天文及謝海盟之間的座談會內容,可讓讀者更清楚電影從唐代傳奇到影像作品成形的脈絡,簡單的問答形式則有助於釐清觀眾想要問的問題。
三、 章節梗概
本書分為四大部分,共七章一附錄,緊繫以下五個文題:「俠之義理與武之表現」、「隱喻象徵」、「藝術境界」、「侯式風格」,以及「文本、人文與自然風景」。從探討裴鉶的原文開始,第一部份幫助讀者瞭解唐代文學與文化,並擷取足夠的文本和歷史知識,進入唐朝時空,理解古今之異同。第二部分承繼前一章節對中國文化裡「俠」之探索,以電影中「武」之呈現來說明侯孝賢如何用鏡頭述說他對中國傳統的武俠文藝與電影的理解,並融合他對日本武士片的心得,創造出新的「侯式武俠」風格。第三部分則注重在文本從唐朝到劇本改編,直至螢幕呈現諸多變化的探討,詳析各類文本(在廣義的文學定義中,劇本或者電影成品都被歸類為文本之一種)的隱喻象徵、藝術境界,並論證如何由原文、改編和電影三種文本相互參照、對照和對比中,創造出作品的人文與自然風景互動、互存,甚至有時候需要互斥辯駁,最終才能成就藝術。最後的附錄則詳載了本書作者群分別與侯孝賢導演,以及朱天文與謝海盟兩位編劇的座談會內容。透過當時座談會的訪談與觀眾提問,讀者可以經由此間對話來更進一步瞭解導演和編劇的想法,並思考、印證或反駁本書各章、各作者論述的觀點。
〈裴鉶之〈聶隱娘〉「傳奇」〉一文追本溯源,詳析原文字句。並以〈聶隱娘〉為實例,旁徵《傳奇》內其他文本,將之歸納分析,使讀者更易瞭解唐朝社會文化底蘊。本文更博引「俠」之歷史意義,說明歷朝各代如何為如此傳奇「女俠」定位和形塑。透由文學歸類的分析,此文章重點式汲取歷代文獻,且評點古往今來中國文人對〈聶隱娘〉之觀點,映照出裴鉶創作之核心和特色,並力駁〈聶隱娘〉一文雖區區千文,然究其形象、意義、故事發展與後世影響卻是完整飽滿,又豐富深遠,值得一探再探。
陳思齊的〈走入人間一把劍〉以淺顯易懂的白話敘述原文故事梗概,並就其情節召喚讀者對現當代武俠小說的記憶,續而進入電影作品賞析和對侯式武俠概念與理念的分析。此文接續前一部份康韻梅對中國文學史上對「刺客」和「俠客」之補充與辨別比較,並探究「武術」展演與藝術層次,引領讀者如何將《刺客》一作視為詩之文類一樣來賞析。
陳相因的〈孤獨與邊緣的美學〉墊基於對一元觀眾論的質疑,開展一系列的問題意識,解析影片如何呈現多元角度和瑰麗色彩的唐朝。有別於以「漢人」視角出發的歷史中心,本文試圖以鏡頭下的場景來說明編導如何突破漢人中心論,以胡漢共容、共存與互斥的繁榮與矛盾來審視唐朝多元。承續前一章節陳思齊對中國的身體、武術與自然之間互動的探討,陳相因則著重侯孝賢對於日本武士片的吸收與汲取,以三船敏郎主演的幾部經典武士片橋段為例作為對照,來辯證侯孝賢鏡頭下展演的「武」之精魂。此文亦更進一步探討侯孝賢對華語武俠遺產之承繼,如何以鏡頭向胡金銓致敬,同時以自己孤獨而邊緣的美學開創武俠的新風格與局面。
桑梓蘭的〈文字與影像之間〉聚焦於編劇如何改編裴鉶原文,而導演又如何在拍攝大量編劇所設想之場景後,大刀闊斧地剪接符合自己理想與演員現實展演最大公約化的聶隱娘。此文對照裴鉶、朱天文等編劇之文本與劇本,以及侯孝賢的大螢幕成品,探討「改編」(同時也是一種改變),何以產生、如何產生,以及有何意涵等等從文字到影響之間的過程與轉變。這一篇文章援引侯導過去電影如何形塑自身風格,並與電影《刺客》相互對照,不僅說明了侯孝賢的創作演變,亦論證了此作品乃是經過多層次改編,亦為多層次創作的結果,值得觀者與讀者再三體會、解讀,誠為傳世之作。
林積萍的〈文字的跡證〉則針對電影《刺客》的拍攝過程與後製宣傳等編劇和導演訪談,做一系列的主題歸納與整理,有助於幫助讀者釐清導演創作的心路歷程。此文並旁徵以侯孝賢世代為主的知識分子對於現代主義思潮的諸多想法,使讀者進入該世代的氛圍,瞭解電影中的聶隱娘如何被賦予現代的新意義,符合台灣現代主義小說的典型人物心理特徵。同時,陳思齊與林積萍皆認為,觀賞侯孝賢的作品,必須將鏡頭下展現的意象類比為詩,方能從中體會其美學。
郭詩詠的〈心猶鏡也〉,顧名思義,探究原文、劇本到螢幕三類文本的隱喻、象徵,及其意義,特別強調「鏡」在這當中的重要性,並引領讀者將注意力集中於「青鸞舞鏡」的情節,以及與「磨鏡少年」這一角色的鋪陳。此文將電影中的情節和角色置入中國傳統文學與文化下關於「鏡」與「心」的語境內,而使電影情節和角色產生益加豐富的層次且新穎的意義。藉由這一情節與角色重回傳統的舉證探討,本文章說明了《刺客》一片具備相當雄厚而精深的文化底蘊,是編劇和導演精心構築並積累多年的成果,論證侯孝賢電影與中國傳統文化之間緊密相關。
黃儀冠的〈性別˙視角˙鏡像〉以謝海盟著之《行雲紀》一書為主要參考資料,來分析電影《刺客》從原著到劇本多次改編,到最後成品的歷程。以性別、視角和鏡像為三個貫穿全文的主題,藉由不同種類的文本敘事型態之比較,來探究劇本改編之鎔鑄轉化,以及由書面文本到實際攝製過程中,導演是如何安排用運鏡、場景、空間,製造角色與場景間的對比和人物心境的設定,傳達出他的美學思考,並從中歸納與指陳侯孝賢電影獨特的抒情與敘事風格。
四、結論:感想與迴響
「一篇好的論文或是一本好書,就像這世間越高深的道理,通常是以最乾淨淺顯、簡單明瞭的文字表達出來一樣。」這是筆者在俄國唸書時,指導老師最常告誡我在寫文章時需要注意的一句話。因此,「馭繁以簡」、「抽絲剝繭」與「解決問題」,一直是我從事學術以來心所嚮往且努力追求的目標與境界。去國寒窗十年,輾轉於俄、英與美三大國之間觀察學習,我以為,在台灣學界的象牙塔內,其實最不難讀到的是五花八門又令人眼花繚亂的理論。而我們的學術圈內最不乏的是炫目、炫博又逞工炫巧的文章,但這些侷限在高層菁英小圈子的語言,卻往往隱誨、艱深又難懂,彷彿在這個圈子裡需要諸多同謀者無限地互文、引文和廣增意義,但卻忽略了最基礎而重要的研究對象-文本。我曾經好幾次讀過,套引了一堆西方理論來分析一本中國小說,但作者卻連小說本身都不曾細讀,遑論是否對文本融會貫通的論文。又有些時候,一些研究者將原本極其簡單的問題高度複雜化,然而重要的是在複雜化簡單問題時並未因此而產生新的視角或解答,反而有種越弄越亂,亂到自己也無法釐清的感覺,彷彿我們學者不是來解決問題,而是製造更多問題。尤其當身邊這樣的案例越來越多的時候,我難免也會質疑自己所追求的目標和境界是否「學術正確」。
或許,拍電影就像寫文章一樣;如何御繁以簡,如何將原作的文學精髓與深層文化融合,以純粹音響與影像的方式,創造出自己獨特的風格美學。同時,導演如同作家與作者,能以乾淨簡單的表現方式來呈現極其複雜的人、事、物,又將之濃縮在兩個小時的框架內,而不失原汁原味。這絕非一件容易的事情,也必須要經歷許多人生歷練,拍過現實百態,嚐過千辛萬苦,且進入一定年紀如侯孝賢者,才能拍得出《刺客》如此從心所欲、止於當止又馭繁以簡的電影。
本書的目的在為讀者介紹好的作品,以裴鉶的〈聶隱娘〉與侯孝賢的《刺客》為研究對象,且目標讀者群設定在大眾。書中作者來自海內外公私立大學教授,皆為一時之選,而收錄的文章也盡量不談高深晦澀的學術理論,務求向大眾讀者清楚地傳達我們對這部電影,及其原作、劇本和衍申的《行雲紀》一書是如何觀賞、分析與看待的想法。我們於二〇一五年十二月十四日與十五日在中研院文哲所分別舉辦的編導座談會與學術研討會時,參與會議的聽眾人數爆滿,而擠進會場的人數完全超乎我們的想像,不少熱情的聽眾紛紛在會後反應,希望我們能將此次研究成果,以大眾化的口吻介紹給大家。這本書之所以能夠付梓,我要再次感謝本書所有作者―康韻梅、陳思齊、桑梓蘭、郭詩詠、林積萍與黃儀冠―的支持與努力,還有朱天文、侯孝賢以及謝海盟的鼎力相助。還有,這些日子辛勤地參與編輯校對的工作人員―劉毓晴、許皛翎、林君宜、藍予秀與黃子芹,沒有他們的認真,這本書不會如此迅速問世。
最後,我要特別感謝我的劍橋同窗陳思齊,我們分屬於「四肢發達」的練武之人和運動員。思齊練武二十餘年,我在求學各階段的球類校隊一待也近三十年,在劍橋時期同拜於蘇文瑜先生門下。認識不久後,思齊即向我下戰帖,她說她練武多年,一直找不到女生可以練打,希望我能成為她練武的「肉靶子」(可能我體格較一般女性魁梧)。我們可謂「不打不相識」,也都曾夢想在劍河上以撐篙為業。猶記觀賞《刺客》後不久,聽到不少負評的我,即打電話問她這位武林高手的感想。思齊以她多年練武的經驗一一詳析,讓我對於自己的感官神經、運動品味,以及後來欲舉辦這場電影的座談和討論會的動機和信心大增!在過程中,當我遭遇不少困難時,思齊亦不斷給我鼓勵,甚至在後來成書的過程中,校對、潤稿和跑出版社等等,都不能沒有她的幫助。再次,我感謝她的友誼,為此,我也願多挨俠女幾掌了!
導論:
照見五蘊、六感與七竅―看懂「聶隱娘」的重要性
陳相因
一、 緣起
二〇一五年八月底,侯孝賢執導的《刺客聶隱娘》(以下簡稱《刺客》,有別裴鉶之〈聶隱娘〉傳奇)正式在臺上映。衝著影片的幾項特點―「唐朝」、「武俠」、「聶隱娘」,最重要的是,還是過去僅拍攝近現代的歷史背景電影的「侯孝賢」。於是,筆者當下毫不猶豫,「衝著」賣點旋即衝進電影院。看完之後,原本觀賞古裝武俠片或西洋動作片時,我一腔習於噪動的港式加好萊塢心情,瞬間轉為中國繪畫的一江秋水,煙波四伏,表面看似蕭索但暗地潺湲伺動,心緒竟似朗空,氣定...
目錄
編者代序
導論:照見五蘊、六感與七竅-看懂「聶隱娘」的重要性(陳相因)
第一部分 前世傳奇
第一章 裴鉶之聶隱娘「傳奇」(康韻梅)
第二章 走入人間一把劍(陳思齊)
第二部分 侯氏「武」與「俠」
第三章 孤獨與邊緣的美學(陳相因)
第三部分 文本、劇本、書本與大螢幕
第四章 文字與影像之間:談《刺客聶隱娘》的改編(桑梓蘭)
第五章 文字的跡證-《刺客聶隱娘》的文學閱讀(林積萍)
第六章 心猶鏡也-《刺客聶隱娘》中的「鏡」與「心」(郭詩詠)
第七章 性別、視角、鏡像:《刺客聶隱娘》與《行雲紀》的互文參照(黃儀冠)
第四部分 附錄
一、導演訪談
二、編劇座談
編者代序
導論:照見五蘊、六感與七竅-看懂「聶隱娘」的重要性(陳相因)
第一部分 前世傳奇
第一章 裴鉶之聶隱娘「傳奇」(康韻梅)
第二章 走入人間一把劍(陳思齊)
第二部分 侯氏「武」與「俠」
第三章 孤獨與邊緣的美學(陳相因)
第三部分 文本、劇本、書本與大螢幕
第四章 文字與影像之間:談《刺客聶隱娘》的改編(桑梓蘭)
第五章 文字的跡證-《刺客聶隱娘》的文學閱讀(林積萍)
第六章 心猶鏡也-《刺客聶隱娘》中的「鏡」與「心」(郭詩詠)
第七章 性別、視角、鏡像:《刺客聶隱娘》與《...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320頁開數:25開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