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史蒂芬.施奈德
定價:NT$ 340
本商品已絕版
面對困難挑戰,凡是人,必有掙扎。
在各種不同的考驗中反覆練習,精進突破困頓的技術,
是改造自我、蛻變成領導者的必經之路。
你,也做得到。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評價
★哈佛大學商學院管理系知名教授比爾‧喬治 ( Prof. Bill George) 專文推薦
★商業長銷經典《一分鐘經理人》肯‧布蘭查 ( Ken Blanchard ) 推薦
★美國 500 大企業創辦人、執行長齊聲說讚,包括 Target、 Imation、 Toro、 HealthPartners 等
‧人事令發布,升官的不是你,要掛冠求去還是委屈自己與新主管共事?
‧臨危受命接下一個專案,如何帶領從未共事過的團隊成員成功達陣?
‧一項你深具信心的創新合作案,客戶和公司內部之間意見分歧,該扮演何種角色?如何做?
職場裡,困難複雜的情況出現,帶來挑戰和困境,掙扎勢必發生,
如何面對掙扎,正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穿越、蛻變、邁向成功的關鍵,
一旦熟習這個過程,也將解開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領導力密碼。
正如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他不是完美的人,也不是完美的領導人,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他是個內心不時在困頓、掙扎的領導人,
他的一生和他的領導風格,可以說是從一個人到一個領導者的蛻變過程,
這種蛻變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這麼做,以及在各種不同的考驗中反覆不斷地練習,熟習掙扎的藝術。
本書是作者長期追蹤研究超過 150 位全球頂尖領導者所淬煉出集體智慧結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商業、軍事、醫療、藝術等,面對的處境涵蓋各式各樣挑戰性的情況,接受訪談時暢談困頓掙扎時的心路歷程,並回望人生如果重來將會有如何不同的處理方式。他們不否認掙扎,或覺得因此受到貶損,而是學習接受它,把它當作有待熟習的一種技藝,甚至發展出技巧、能力和熟練度,協助他們因應挑戰與逆境,能在逆境中愈挫愈勇。作者據此整理出職場面對「掙扎」的 SOP。
◎認識掙扎的真義
領導的本質是掙扎。我們先是人,才可能成為領導人,為了讓我們所認為重要的價值得以在工作中展現、發生,必須透過掙扎的過程,真誠面對自己的人性、弱點及長處,學習穩住自己,激發潛力,並獲得成長。掙扎無需忌諱,是自我改造的必經之路。
◎穿越掙扎的三部曲
1.站穩腳步,重拾平衡
‧掙扎的起源:改變襲來,緊張,因而失去平衡
‧盡速將精力轉化為調適的能量,啟動反省式頭腦
‧畫出自己的緊張地圖
‧找到自己的定心錨
2.探索新路徑
‧穿越緊張地圖
‧照亮五大盲點:經驗、個性、價值觀、策略、衝突
‧穿越衝突,發現不同的觀點,從「我」變成「我們」
‧在掙扎中發現目的與意義
3.深化調適能量
‧眺望未來、培養提前為未來準備的能力
‧調適的能量與能力要定期補充更新
◎本書特色:
1.每個領導者背後都有一個孤獨掙扎的身影,揭露成為領袖人物內在應該具備的質素
2.根據全球 151 位頂尖領導人面對困頓的心路歷程,淬煉出面對掙扎的 SOP
3.提供面對掙扎時可採行的各種劇本,因應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
4.每個 SOP 附有詳細案例解析,及練習
5.不只是面對掙扎的職場教練手冊,也是人生的指南
作者簡介:
史蒂芬.施奈德(Steven Snyder)
雙子城公司施奈德領導統御集團(Snyder Leadership Group)的創辦人,這家企業諮詢公司致力於培養受到啟發的領導人。施奈德在《孤獨與掙扎才是天堂路》一書中所介紹的突破性觀念,是根據多年的研究發展而成,這些研究包括大量地訪談主要企業的高階主管,以及他與比爾.蓋茲密切共事的個人經驗。
施奈德在一九八三年加入微軟,當時這家公司還只是初具雛形。他在那裡的工作表現獲得蓋茲讚賞,在微軟成長的關鍵階段穩固了與IBM的關係,並協助形塑個人電腦工業史。擢升為微軟第一位商業部門總經理後,施奈德領導該公司的開發工具業務,他的團隊三度贏得《PC Magazine》傑出技術獎的殊榮。
在微軟任內發揮影響力之後,施奈德在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心理學碩士與博士學位。他運用他跨越多重領域的背景知識,在全球人力資源諮詢公司人事決策國際(Personnel Decisions International)推動人力資源發展軟體創新。
當網際網路(Internet)的進步引起施奈德注意時,他與明尼蘇達大學的電腦科學家攜手合作,率先開發出一項突破性的技術,稱為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身為Net Perceptions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他成功地把這項發明商業化,使即時個人化建議成真,而這種功能已成為線上體驗的核心要素。這個突破性的成就為施奈德贏得歷來首座世界商業科技獎(World Technology Award for Commerce),因為「對促進造福商業與社會的新興科技有貢獻」。
除了在施奈德領導統御集團的職務外,施奈德也身兼明尼蘇達大學整合式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Leadership)駐校講座,目前也是聖湯瑪斯大學歐普斯商學院(Opus College of Business)的執行研究員。施奈德也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卡森管理學院(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了七年的商業道德課程。
施奈德是ABC-TV〈夜線〉(Nightline)節目的常客,也是經常受邀到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地的重量級演講者。他獲選擔任在印度哲雪鋪舉行的第十七屆JRD塔塔商業道德演講的主講人。
除了心理學學歷之外,施奈德也在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取得數學學士學位,另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並獲得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的殊榮。他目前與家人定居在明尼亞波利斯地區,在當地依然積極投入慈善事業與社群服務。
Twitter:@Steven_J_Snyder
LinkedIn:www.linkedin.com/in/stevensnyder
Facebook:www.facebook.com/artofstruggle
Website:www.snyderleadership.com
譯者簡介:
湯淑君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譯有《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合譯)、《同學,上課了!》、《甩掉壞情緒》、《哪裡出了錯?》、《深海潛航》、《比爾蓋茲開講》、《即時行銷革命》、《極限超速-微軟爭霸網際網路》等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說不出口的內心掙扎,成就一個「人」成為「領導者」
比爾.喬治(哈佛大學商學院管理系教授)
奮力掙扎會讓你成為更好的領導者嗎?克服嚴峻的挑戰,是成為傑出領導者的必要條件嗎?
是的,史蒂芬.施奈德在這本精采的書中這麼強調。他寫道:「掙扎和領導力顯然密切相關,偉大的領導者會把挫敗當作振聾發聵的警鐘。」
這是許多有領導潛能的人不願意接受的看法。在今日世界,人們往往渴求完美的領導者。一旦他們的舉止暴露弱點和缺點,人們就會揚長而去,繼續尋找不可能找得到的完人。媒體專家口沫橫飛譴責各領域的領導人物,批評信手拈來。就像貝克特(Samuel Beckett)劇作《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中的那兩個流浪漢,巴望著救星現身帶領他們脫離苦海,人們也在痴痴尋找完美的領導者。許多人沒有勇氣大步邁前,自己當個領導者,終其一生隨波逐流,未能充分發揮自己具有的領導潛能。
在這本書中,施奈德採取截然不同的行動方針。他跟我一樣,都相信挫敗是良師。要從挫敗中學習,你就必須準備好面對痛苦的現實,而那正是賈伯斯(Steve Jobs)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後所做的事。若不是被迫面對自己的缺點,他絕不可能捲土重來再創成功,領導蘋果公司成為史上市值最高的企業。對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來說也一樣,她面對小時候遭到性虐待的痛苦,她的勇氣給予人們力量,成為同時代最成功的媒體人物。
在一間坐滿一百二十五位重量級大企業執行長的會議室裡,我曾詢問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董事長兼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什麼經驗對他的影響最重大。他不提自己在摩根大通立下的豐功偉業,而是說:「我被結識二十二年的良師益友給開除了。」戴蒙從那個經驗學到教訓,東山再起,成為世界頂尖的金融服務業執行長。當被迫面對銀行虧損六十億美元時,他扛起責任。他上電視訪談節目Meet the Press時說:「我們犯了一個糟糕、離譜的錯誤,我們很蠢,沒有藉口可辯解。」
施奈德在書中所談論的,是培養致力於社會建設、造福人群,健全且有能力的領導者所必備的基本質素。唯有坦承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者,賦予他人力量去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四年我到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HBS)任職後,發起了一項研究計畫,想要確定真正的領導者具備哪些人格特質,以及他們如何培養領導能力。我的哈佛同僚鼓勵我找出成功領導者的特色、人格特質和個人風格。然而,研究夥伴告訴我令人氣餒的消息:已經有一千四百項研究試圖確定這些關鍵人格特質,卻都以失敗收場,因為沒有辦法建立統計上的效度和信度。儘管如此,我們繼續進行計畫。兩名能幹的研究員和我一共訪談了一百二十五位領導人物,年齡從二十三歲到九十三歲,完成了三千頁的訪談逐字稿。令人失望的是,我們在確定領導者關鍵人格特質方面一無所獲。許多領導者都說:「讓我談談對我重要的事情就好。」
和研究團隊一起檢視這些訪談逐字稿時,我心生反感,覺得這些訪談簡直是一團醬糊。但是,當我們重讀這些領導者坦誠自述的個人經歷後,結論頓時躍然紙上。正是他們的人生經歷,成就了他們的領導能力。艱困的年代和嚴格的考驗,點燃了他們的熱情,激勵他們成為領導者,扭轉局面。他們幾乎都經歷過挫敗或重大的困境,有些人失敗是因為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根,未能堅持做真正的自己,我們稱這為「自我迷失期」。其他人面對的挑戰雖然不是自己有意造成的,但仍舊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那些進一步締造更大成功的領導者,則更忠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真我——他們的真北(True North)。
我們把這些結果發表在我二○○七年出版的《真北》(True North)一書,在企業與非營利事業領導者之間引起廣大的回響,從年輕經理人、中階經理人到資深主管莫不如此。尤其令我訝異的是,書中想法觸動了一些位高權重執行長的心弦,因為與當時所盛行的觀念差異甚大。
施奈德的書將這些相同的主題帶往更深層、更豐富的層次,也把極限往外推得比我更遠。他主張掙扎是一種「有待熟習的藝術」,是領導能力的一個內在層面,也是領導者實現自我潛力的一個機會。這跟許多強勢領導者營造的男子氣概形象完全相反,他們否認自己的弱點和脆弱,反而失去了自省和進一步了解自我的機會。難怪許多高階領導者覺得自己像個騙子。一位史丹福大學教授發現,頂尖領導者的頭號恐懼是「被人發現」。因此,不令人意外的是,許多領導者遭遇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不能面對現實,否認失敗其實是咎由自取。
施奈德把這些基本的人性真相記錄下來,然後轉化成一套規劃周全的策略和練習,協助領導者「扎根現實」(become grounded)——我不敢在《真北》裡用這個詞,因為聽起來很柔弱。當然,有人性、能面對自我的領導者,對自己的優缺點也能誠實以對,這是一件異常艱苦的事。
對我來說,我也是在多年以後,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缺點、弱點和脆弱。之前,我在工作時對同事隱藏「真我」,擺出一副超有自信、積極進取的樣子,全神貫注,非達到目標不可。我後來才領悟到,當我與人分享我的弱點——沒耐心、不圓融、盛氣凌人——以及我生命中遭遇過的挫敗和難關時,身邊的人也開始敞開心胸,開誠布公,更能認同我的領導作風。我接受自己不可能握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也更常坦承:「我不知道。」願意流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後,我更能察覺領導能力遭到否定時的恐懼,這種恐懼回溯到高中和大學時代,當時我一連七次選舉落敗,因為別人都不願意與我共事。
有許多年我試著否認自己的弱點,責怪我的父親,好像這些弱點是他遺傳給我似的。這當然行不通。當我終於承認這是我自己而不是他的弱點,而且我就是這樣子的時候,包袱立刻從我身上解除。從那時候起,我才能夠安然做自己。那些缺點仍然是我的一部分,但遠不如以前那麼明顯,也不再像以往那樣控制著我。因此,我跟同事、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已有穩定的改善。
發現別人因此更願意信任我,我體認到「脆弱就是力量」,這是約翰.霍普.布萊恩(John Hope Bryant)在Love Leadership: The New Way to Lead in a Fear-Based World一書中愛說的格言。弔詭的是,承認自己的脆弱,你反而能保有力量,因為別人就無法趁你試圖掩飾缺點和恐懼時占你便宜。承認別人的脆弱,你也讓對方變得更為真誠,更有力量。
我對高階主管傳授這些觀念時,最常得到的回應是一臉困惑的表情,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故作剛強、不願暴露自己的脆弱,唯恐別人可能加以利用。當然,真相恰好相反。拒絕承認自己也要為問題負一部分的責任,讓許多領導者一錯再錯,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他們可能換一份工作,卻不曾面對自己,以為只要重新開始,他們的難題就會煙消雲散。
誠如正念大師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所寫的:「你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換句話說,我們盡管遊走各地,但我們的缺點會如影隨形,跟著我們,直到我們對自己和他人承認缺點為止。一旦承認了,我們的缺點就逐漸減少,優點就愈來愈強。這也是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創始的正向心理學運動所傳達的訊息,但卻經常被錯誤解讀為隱瞞昔日的困境,而不是從中學習成長。
在本書中,施奈德針對這些問題提供明確的策略。每個策略都搭配一系列的技巧和練習,讓我們能夠坦誠且踏實地,從經驗中探索成長的新途徑。在本書中,他告訴我們如何培養調適能量,我們需要儲備這種能量,來因應身為領導者會面對的許多挑戰。透過這種嚴謹的過程,我們得以培養專注力和自律來解決問題,最終才能擁抱我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曾與和許多領導者共事過,他們都熱切踏上施奈德指引的旅程,我的建議是不要指望立竿見影。發自真誠自我覺察,留意你的感覺、情緒和反應,可能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卸下層層的表層,顯露內在獨特的自我。通常也需要花上那麼長的時間,才能學會如何掌握內在的力量,把潛力發揮到極致。
獨自走完這趟旅程,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任務,也可能備感艱辛。我們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結伴同行,在各自的旅途中相互幫忙。如同知名印度哲學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所寫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如一面鏡子,可以照見我們真實的自我。」你和多少人締結了坦誠相待而且歷久彌堅的關係?其中又有多少人願意幫你拿鏡子?
我們需要一個支持團隊,協助我們度過人生中最艱困的時刻。我的支持團隊由我妻子潘妮帶頭,她是我四十三年來忠實的伴侶,協助工程師出身的我學習心理學、人性,以及最重要的——我自己。我們的兒子傑夫和強、我的好友、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同事,他們的智慧也讓我受益良多。
除了潘妮以外,我的兩個「真北團體」(True North Groups)給予我最堅定不移的助力。我所屬的兄弟會,過去三十九年來每週都碰面,我們的夫妻團契,三十年來每月聚會,還一起環遊世界。我們彼此分享私人和工作上的挑戰,一路上相互扶持,攜手共度歡樂時光,更一起走過艱困的歲月。你有沒有一個「真北團體」,和你一起進行這趟精采的人生旅程呢?
本書讓我們有機會從施奈德出眾的智慧,以及他訪談對象的經驗中學習。這也是一本生活指南,每當新狀況出現,你可以回頭再讀一讀。你也可以和你的支持團隊一起踏上旅程,如此一來,你們就有機會分享彼此的掙扎故事,培養真誠和自我超越的能力,那是有智慧的領導者都具備的特質。
經歷這個過程會讓你更有活力、精力充沛,並且愈挫愈勇,是你以前所無法想像的。你會成為更稱職、更真誠的領導者,人際關係會更好、人脈網絡會更廣,你會更有能力,更有成就。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4 |
7折以上 | 1 |
影片僅供參考,實物可能因再版或再刷而有差異
作者:史蒂芬.施奈德
定價:NT$ 340
本商品已絕版
面對困難挑戰,凡是人,必有掙扎。
在各種不同的考驗中反覆練習,精進突破困頓的技術,
是改造自我、蛻變成領導者的必經之路。
你,也做得到。
★美國亞馬遜網路書店五顆星評價
★哈佛大學商學院管理系知名教授比爾‧喬治 ( Prof. Bill George) 專文推薦
★商業長銷經典《一分鐘經理人》肯‧布蘭查 ( Ken Blanchard ) 推薦
★美國 500 大企業創辦人、執行長齊聲說讚,包括 Target、 Imation、 Toro、 HealthPartners 等
‧人事令發布,升官的不是你,要掛冠求去還是委屈自己與新主管共事?
‧臨危受命接下一個專案,如何帶領從未共事過的團隊成員成功達陣?
‧一項你深具信心的創新合作案,客戶和公司內部之間意見分歧,該扮演何種角色?如何做?
職場裡,困難複雜的情況出現,帶來挑戰和困境,掙扎勢必發生,
如何面對掙扎,正是一個人能否成功穿越、蛻變、邁向成功的關鍵,
一旦熟習這個過程,也將解開每個人與生俱來的領導力密碼。
正如蘋果電腦創辦人賈伯斯,他不是完美的人,也不是完美的領導人,
和我們所有人一樣,他是個內心不時在困頓、掙扎的領導人,
他的一生和他的領導風格,可以說是從一個人到一個領導者的蛻變過程,
這種蛻變是每一個人都可以做到的,
我們需要做的就是選擇這麼做,以及在各種不同的考驗中反覆不斷地練習,熟習掙扎的藝術。
本書是作者長期追蹤研究超過 150 位全球頂尖領導者所淬煉出集體智慧結晶,他們來自各行各業,包括商業、軍事、醫療、藝術等,面對的處境涵蓋各式各樣挑戰性的情況,接受訪談時暢談困頓掙扎時的心路歷程,並回望人生如果重來將會有如何不同的處理方式。他們不否認掙扎,或覺得因此受到貶損,而是學習接受它,把它當作有待熟習的一種技藝,甚至發展出技巧、能力和熟練度,協助他們因應挑戰與逆境,能在逆境中愈挫愈勇。作者據此整理出職場面對「掙扎」的 SOP。
◎認識掙扎的真義
領導的本質是掙扎。我們先是人,才可能成為領導人,為了讓我們所認為重要的價值得以在工作中展現、發生,必須透過掙扎的過程,真誠面對自己的人性、弱點及長處,學習穩住自己,激發潛力,並獲得成長。掙扎無需忌諱,是自我改造的必經之路。
◎穿越掙扎的三部曲
1.站穩腳步,重拾平衡
‧掙扎的起源:改變襲來,緊張,因而失去平衡
‧盡速將精力轉化為調適的能量,啟動反省式頭腦
‧畫出自己的緊張地圖
‧找到自己的定心錨
2.探索新路徑
‧穿越緊張地圖
‧照亮五大盲點:經驗、個性、價值觀、策略、衝突
‧穿越衝突,發現不同的觀點,從「我」變成「我們」
‧在掙扎中發現目的與意義
3.深化調適能量
‧眺望未來、培養提前為未來準備的能力
‧調適的能量與能力要定期補充更新
◎本書特色:
1.每個領導者背後都有一個孤獨掙扎的身影,揭露成為領袖人物內在應該具備的質素
2.根據全球 151 位頂尖領導人面對困頓的心路歷程,淬煉出面對掙扎的 SOP
3.提供面對掙扎時可採行的各種劇本,因應不同階段的不同需求
4.每個 SOP 附有詳細案例解析,及練習
5.不只是面對掙扎的職場教練手冊,也是人生的指南
作者簡介:
史蒂芬.施奈德(Steven Snyder)
雙子城公司施奈德領導統御集團(Snyder Leadership Group)的創辦人,這家企業諮詢公司致力於培養受到啟發的領導人。施奈德在《孤獨與掙扎才是天堂路》一書中所介紹的突破性觀念,是根據多年的研究發展而成,這些研究包括大量地訪談主要企業的高階主管,以及他與比爾.蓋茲密切共事的個人經驗。
施奈德在一九八三年加入微軟,當時這家公司還只是初具雛形。他在那裡的工作表現獲得蓋茲讚賞,在微軟成長的關鍵階段穩固了與IBM的關係,並協助形塑個人電腦工業史。擢升為微軟第一位商業部門總經理後,施奈德領導該公司的開發工具業務,他的團隊三度贏得《PC Magazine》傑出技術獎的殊榮。
在微軟任內發揮影響力之後,施奈德在明尼蘇達大學取得心理學碩士與博士學位。他運用他跨越多重領域的背景知識,在全球人力資源諮詢公司人事決策國際(Personnel Decisions International)推動人力資源發展軟體創新。
當網際網路(Internet)的進步引起施奈德注意時,他與明尼蘇達大學的電腦科學家攜手合作,率先開發出一項突破性的技術,稱為協同過濾(collaborative filtering)。身為Net Perceptions公司的共同創辦人兼執行長,他成功地把這項發明商業化,使即時個人化建議成真,而這種功能已成為線上體驗的核心要素。這個突破性的成就為施奈德贏得歷來首座世界商業科技獎(World Technology Award for Commerce),因為「對促進造福商業與社會的新興科技有貢獻」。
除了在施奈德領導統御集團的職務外,施奈德也身兼明尼蘇達大學整合式領導力中心(Center for Integrative Leadership)駐校講座,目前也是聖湯瑪斯大學歐普斯商學院(Opus College of Business)的執行研究員。施奈德也在明尼蘇達大學的卡森管理學院(Carlso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了七年的商業道德課程。
施奈德是ABC-TV〈夜線〉(Nightline)節目的常客,也是經常受邀到北美洲、歐洲和亞洲等地的重量級演講者。他獲選擔任在印度哲雪鋪舉行的第十七屆JRD塔塔商業道德演講的主講人。
除了心理學學歷之外,施奈德也在卓克索大學(Drexel University)取得數學學士學位,另在哈佛大學商學院取得企管碩士學位,並獲得貝克學者(Baker Scholar)的殊榮。他目前與家人定居在明尼亞波利斯地區,在當地依然積極投入慈善事業與社群服務。
Twitter:@Steven_J_Snyder
LinkedIn:www.linkedin.com/in/stevensnyder
Facebook:www.facebook.com/artofstruggle
Website:www.snyderleadership.com
譯者簡介:
湯淑君
台灣大學外文研究所碩士,譯有《為什麼上街頭?新公民運動的歷史、危機和進程》(合譯)、《同學,上課了!》、《甩掉壞情緒》、《哪裡出了錯?》、《深海潛航》、《比爾蓋茲開講》、《即時行銷革命》、《極限超速-微軟爭霸網際網路》等書。
名人推薦:
推薦序
說不出口的內心掙扎,成就一個「人」成為「領導者」
比爾.喬治(哈佛大學商學院管理系教授)
奮力掙扎會讓你成為更好的領導者嗎?克服嚴峻的挑戰,是成為傑出領導者的必要條件嗎?
是的,史蒂芬.施奈德在這本精采的書中這麼強調。他寫道:「掙扎和領導力顯然密切相關,偉大的領導者會把挫敗當作振聾發聵的警鐘。」
這是許多有領導潛能的人不願意接受的看法。在今日世界,人們往往渴求完美的領導者。一旦他們的舉止暴露弱點和缺點,人們就會揚長而去,繼續尋找不可能找得到的完人。媒體專家口沫橫飛譴責各領域的領導人物,批評信手拈來。就像貝克特(Samuel Beckett)劇作《等待果陀》(Waiting for Godot)中的那兩個流浪漢,巴望著救星現身帶領他們脫離苦海,人們也在痴痴尋找完美的領導者。許多人沒有勇氣大步邁前,自己當個領導者,終其一生隨波逐流,未能充分發揮自己具有的領導潛能。
在這本書中,施奈德採取截然不同的行動方針。他跟我一樣,都相信挫敗是良師。要從挫敗中學習,你就必須準備好面對痛苦的現實,而那正是賈伯斯(Steve Jobs)被自己創辦的公司開除後所做的事。若不是被迫面對自己的缺點,他絕不可能捲土重來再創成功,領導蘋果公司成為史上市值最高的企業。對歐普拉.溫芙蕾(Oprah Winfrey)來說也一樣,她面對小時候遭到性虐待的痛苦,她的勇氣給予人們力量,成為同時代最成功的媒體人物。
在一間坐滿一百二十五位重量級大企業執行長的會議室裡,我曾詢問摩根大通銀行(JPMorgan)董事長兼執行長傑米.戴蒙(Jamie Dimon),什麼經驗對他的影響最重大。他不提自己在摩根大通立下的豐功偉業,而是說:「我被結識二十二年的良師益友給開除了。」戴蒙從那個經驗學到教訓,東山再起,成為世界頂尖的金融服務業執行長。當被迫面對銀行虧損六十億美元時,他扛起責任。他上電視訪談節目Meet the Press時說:「我們犯了一個糟糕、離譜的錯誤,我們很蠢,沒有藉口可辯解。」
施奈德在書中所談論的,是培養致力於社會建設、造福人群,健全且有能力的領導者所必備的基本質素。唯有坦承自己的缺點和弱點,我們才能成為真正的領導者,賦予他人力量去充分發揮自己的潛能。
二○○四年我到哈佛商學院(Harvard Business School,HBS)任職後,發起了一項研究計畫,想要確定真正的領導者具備哪些人格特質,以及他們如何培養領導能力。我的哈佛同僚鼓勵我找出成功領導者的特色、人格特質和個人風格。然而,研究夥伴告訴我令人氣餒的消息:已經有一千四百項研究試圖確定這些關鍵人格特質,卻都以失敗收場,因為沒有辦法建立統計上的效度和信度。儘管如此,我們繼續進行計畫。兩名能幹的研究員和我一共訪談了一百二十五位領導人物,年齡從二十三歲到九十三歲,完成了三千頁的訪談逐字稿。令人失望的是,我們在確定領導者關鍵人格特質方面一無所獲。許多領導者都說:「讓我談談對我重要的事情就好。」
和研究團隊一起檢視這些訪談逐字稿時,我心生反感,覺得這些訪談簡直是一團醬糊。但是,當我們重讀這些領導者坦誠自述的個人經歷後,結論頓時躍然紙上。正是他們的人生經歷,成就了他們的領導能力。艱困的年代和嚴格的考驗,點燃了他們的熱情,激勵他們成為領導者,扭轉局面。他們幾乎都經歷過挫敗或重大的困境,有些人失敗是因為他們放棄了自己的根,未能堅持做真正的自己,我們稱這為「自我迷失期」。其他人面對的挑戰雖然不是自己有意造成的,但仍舊改變了他們的人生。那些進一步締造更大成功的領導者,則更忠於自己的人生經歷和真我——他們的真北(True North)。
我們把這些結果發表在我二○○七年出版的《真北》(True North)一書,在企業與非營利事業領導者之間引起廣大的回響,從年輕經理人、中階經理人到資深主管莫不如此。尤其令我訝異的是,書中想法觸動了一些位高權重執行長的心弦,因為與當時所盛行的觀念差異甚大。
施奈德的書將這些相同的主題帶往更深層、更豐富的層次,也把極限往外推得比我更遠。他主張掙扎是一種「有待熟習的藝術」,是領導能力的一個內在層面,也是領導者實現自我潛力的一個機會。這跟許多強勢領導者營造的男子氣概形象完全相反,他們否認自己的弱點和脆弱,反而失去了自省和進一步了解自我的機會。難怪許多高階領導者覺得自己像個騙子。一位史丹福大學教授發現,頂尖領導者的頭號恐懼是「被人發現」。因此,不令人意外的是,許多領導者遭遇失敗,最常見的原因是不能面對現實,否認失敗其實是咎由自取。
施奈德把這些基本的人性真相記錄下來,然後轉化成一套規劃周全的策略和練習,協助領導者「扎根現實」(become grounded)——我不敢在《真北》裡用這個詞,因為聽起來很柔弱。當然,有人性、能面對自我的領導者,對自己的優缺點也能誠實以對,這是一件異常艱苦的事。
對我來說,我也是在多年以後,才敢公開承認自己的缺點、弱點和脆弱。之前,我在工作時對同事隱藏「真我」,擺出一副超有自信、積極進取的樣子,全神貫注,非達到目標不可。我後來才領悟到,當我與人分享我的弱點——沒耐心、不圓融、盛氣凌人——以及我生命中遭遇過的挫敗和難關時,身邊的人也開始敞開心胸,開誠布公,更能認同我的領導作風。我接受自己不可能握有所有問題的答案,也更常坦承:「我不知道。」願意流露自己脆弱的一面後,我更能察覺領導能力遭到否定時的恐懼,這種恐懼回溯到高中和大學時代,當時我一連七次選舉落敗,因為別人都不願意與我共事。
有許多年我試著否認自己的弱點,責怪我的父親,好像這些弱點是他遺傳給我似的。這當然行不通。當我終於承認這是我自己而不是他的弱點,而且我就是這樣子的時候,包袱立刻從我身上解除。從那時候起,我才能夠安然做自己。那些缺點仍然是我的一部分,但遠不如以前那麼明顯,也不再像以往那樣控制著我。因此,我跟同事、家人和朋友的關係已有穩定的改善。
發現別人因此更願意信任我,我體認到「脆弱就是力量」,這是約翰.霍普.布萊恩(John Hope Bryant)在Love Leadership: The New Way to Lead in a Fear-Based World一書中愛說的格言。弔詭的是,承認自己的脆弱,你反而能保有力量,因為別人就無法趁你試圖掩飾缺點和恐懼時占你便宜。承認別人的脆弱,你也讓對方變得更為真誠,更有力量。
我對高階主管傳授這些觀念時,最常得到的回應是一臉困惑的表情,因為他們已經習慣故作剛強、不願暴露自己的脆弱,唯恐別人可能加以利用。當然,真相恰好相反。拒絕承認自己也要為問題負一部分的責任,讓許多領導者一錯再錯,而不是從錯誤中學習。他們可能換一份工作,卻不曾面對自己,以為只要重新開始,他們的難題就會煙消雲散。
誠如正念大師喬.卡巴金(Jon Kabat-Zinn)所寫的:「你身在哪裡,心就在哪裡。」換句話說,我們盡管遊走各地,但我們的缺點會如影隨形,跟著我們,直到我們對自己和他人承認缺點為止。一旦承認了,我們的缺點就逐漸減少,優點就愈來愈強。這也是馬汀.塞利格曼(Martin Seligman)創始的正向心理學運動所傳達的訊息,但卻經常被錯誤解讀為隱瞞昔日的困境,而不是從中學習成長。
在本書中,施奈德針對這些問題提供明確的策略。每個策略都搭配一系列的技巧和練習,讓我們能夠坦誠且踏實地,從經驗中探索成長的新途徑。在本書中,他告訴我們如何培養調適能量,我們需要儲備這種能量,來因應身為領導者會面對的許多挑戰。透過這種嚴謹的過程,我們得以培養專注力和自律來解決問題,最終才能擁抱我們生命中真正重要的事情。
我曾與和許多領導者共事過,他們都熱切踏上施奈德指引的旅程,我的建議是不要指望立竿見影。發自真誠自我覺察,留意你的感覺、情緒和反應,可能需要多年的努力,才能卸下層層的表層,顯露內在獨特的自我。通常也需要花上那麼長的時間,才能學會如何掌握內在的力量,把潛力發揮到極致。
獨自走完這趟旅程,即使不是不可能的任務,也可能備感艱辛。我們需要一群志同道合的夥伴結伴同行,在各自的旅途中相互幫忙。如同知名印度哲學家吉杜•克里希那穆提(Jiddu Krishnamurti)所寫的:「人與人之間的關係有如一面鏡子,可以照見我們真實的自我。」你和多少人締結了坦誠相待而且歷久彌堅的關係?其中又有多少人願意幫你拿鏡子?
我們需要一個支持團隊,協助我們度過人生中最艱困的時刻。我的支持團隊由我妻子潘妮帶頭,她是我四十三年來忠實的伴侶,協助工程師出身的我學習心理學、人性,以及最重要的——我自己。我們的兒子傑夫和強、我的好友、我在哈佛商學院的同事,他們的智慧也讓我受益良多。
除了潘妮以外,我的兩個「真北團體」(True North Groups)給予我最堅定不移的助力。我所屬的兄弟會,過去三十九年來每週都碰面,我們的夫妻團契,三十年來每月聚會,還一起環遊世界。我們彼此分享私人和工作上的挑戰,一路上相互扶持,攜手共度歡樂時光,更一起走過艱困的歲月。你有沒有一個「真北團體」,和你一起進行這趟精采的人生旅程呢?
本書讓我們有機會從施奈德出眾的智慧,以及他訪談對象的經驗中學習。這也是一本生活指南,每當新狀況出現,你可以回頭再讀一讀。你也可以和你的支持團隊一起踏上旅程,如此一來,你們就有機會分享彼此的掙扎故事,培養真誠和自我超越的能力,那是有智慧的領導者都具備的特質。
經歷這個過程會讓你更有活力、精力充沛,並且愈挫愈勇,是你以前所無法想像的。你會成為更稱職、更真誠的領導者,人際關係會更好、人脈網絡會更廣,你會更有能力,更有成就。
人生如此,夫復何求?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二手價 | 數量 |
6折 | 1 |
徵求價 | 數量 |
2折 | 1 |
5折 | 4 |
7折以上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