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是茶器創作的依歸
本書作者以自己推廣茶文化多年經驗,將「茶器」的品賞分為三個階段,分別為「茶器的實用性與美感」、「茶器的個性與自我追求」與「茶器的精神性與修為」;並從第一階段的「實用性」自眼、耳、鼻、舌、身的科學視角切入;第二階段的「個性」以春生、夏長、秋收、冬藏,探討陶作家與消費者在人生不同階段相互的共鳴與互補;第三階段的「精神性」藉由金、木、水、火、土的五行觀分析陶作家自身的修為,與創作之間的連結。
在對茶器的覺知逐步由外而內的過程中,作者看到了方法與希望。全書以簡明易懂的文字道出自己對茶器精闢的觀察,不管是入門或是高階程度喜愛茶器的人,都可循序漸進體驗微妙的茶器品賞,並藉此探索人生的奧妙。
本書特色•帶你自在地進入茶器的鑑賞世界,讀懂創作職人的心念修為如何影響茶器。
•運用科學與圖解,分析茶器黃金比例、壺身肩線所在之美。
•你不知道的!聽茶器配茶葉,音頻高低韻味各異。
•茶器的聚香力,怎麼選?如何挑?
•將中、日茶器創作與職人精神分析比較,並點出茶器創作的困境與機會。
•從《黃帝內經》、《老子》、《莊子》、《孔子家語》、《金剛經》,以及金、木、水、火、土等五行角度,深入剖析茶器鑑賞中最重要的形與神。
作者簡介:
李啟彰
中國茶文化,茶具連鎖店,「岩陶」總經理。
上海復旦大學EMBA,美國聖母大學MBA,淡江大學物理系。
理科背景出身,因緣際會踏入茶道的世界。自2009年在中國推廣茶文化以來,已舉辦超過百場的茶會與講座。2014年出版著作《茶日子》,從科學角度解密品茶,引發了兩岸三地一股「安全飲茶」的討論風潮。這次則深度剖析了茶器創作與「心」的關聯,期待能在茶產業間再次掀起熱烈的回響。
作者序
心,是茶器創作的依歸
坐在中山堂臺北書院的茶室裡頭,前輩望著櫃子裏頭滿滿的茶具問我「你對當代茶器有什麼看法?」我頓了一下,回覆說「同時看到了危機與機會」。這個停頓的片刻,腦中閃過了過去六年的回顧與感慨。我從電子產業進入茶世界,從懵懂無知,逐步摸索,到惜物敬天。一路跌跌撞撞,跑遍兩岸大江南北,多次進出日本,長時間與兩岸及日本陶藝家促膝長談。經歷了從外逐漸向內的歷程,剛開始被茶器的外型吸引,經常泡茶了解茶器特性,到握住茶器有一股進入器物裏頭的悸動,最後捧著一件茶器能感受到陶者內心世界的波瀾。
這本書以特殊角度同時記錄了這個時代的茶器風雲史,茶器的興盛與百家爭鳴。一九九〇年代末,臺灣茶會活動萌芽,逐漸地各式各樣動態與靜態的茶會依不同形式展開,有傳統的聚會形式、與音樂結合的茶與樂的形式、與舞蹈和劇情結合的劇場形式、有春夏秋冬四季的主題形式等,大量茶席的擺設加速了茶器的進化,讓更多的茶友關心及臨摹他人的長處。與日本親近的台灣茶人,就近參考與學習了日本煎茶道的器物觀,在茶席裡頭納入了許多來自東洋的美的元素,並與從潮州功夫茶傳來的傳統茶器,進行長時間的衍化與融合。
中國則在二〇〇八年挺過世界金融風暴後,突然發現荷包滿滿的狀態下,有一種來自內心對文化的渴望。而茶文化在兼具深厚底藴與養生觀念下推展開來,在數年間不只在一線城市的北京、上海、廣州、深圳,到二線城市,甚至在三、四線城市裡頭,各個茶葉市場都如雨後春筍般急速蓬勃發展。去年一位業界朋友給了我一個非官方的統計數字,據說中國十四億人口中,有八千萬人從事茶相關產業包括茶葉、茶壺、包裝、機械、材料等。於是常常可以發現除了茶葉市場與獨立茶葉店外,茶室以私茶會所的形式,在城市的各個角落裡,包括觀光景點、辦公大樓、甚至窮鄉僻壤裡頭,都隱藏着難以想像的世外桃源。
兩岸在二〇一〇年代初起由於文化交流熱絡,臺灣茶人頻繁往來兩岸教授茶藝,臺灣茶器由於造型及釉色獨特且與傳統紫砂大異其趣,逐漸成為中國追逐的標的。二〇一五年,我看到了茶器的需求站在一個歷史的高峰,兩岸許多品牌與陶藝家躬逢其盛,擴廠量產,一切似乎生機盎然。然而隨之而起的市場炒作,讓市場價格與作品價值悖離;為了利益不惜將非食用的化學釉藥與工業用土參雜其中;以及為了利潤極大化將代工作品蓋上自己的圖章高價出售。這一切的一切,消費者該從何處分辨起?有志於自我提升的陶作家們,又是否有一個可以依循的方向?
在自己對茶器的覺知逐步由外而內的過程中,我看到了方法也看到了希望。理科出身的我,以科學方法解構了茶器的眼、耳、鼻、舌、身五感,試圖給大家一個可以理性參考的判斷原則,並從五感延伸到美的賞析。然而從外往內的過程,我發現傳統文化儒、釋、道的精髓,是中華文化留存下來最絢麗的瑰寶。我整理了五行金、木、水、火、土的內在精神,與自身修為對應的實踐方法,而以此內向的探索不僅提供給創作中的陶藝家一個何去何從的可能解答,更有機會給予現代壓力山大、在工作中彷徨無助的廣泛群眾,一個新的契機與方向。
與陶作家深度交流的經驗,讓我了解到作品與作者的心,緊密連結著。所有作者內心世界的故事,都透過雙手流淌到作品之中,我們所看到的不只是作品的表象。作品的細節與精密度,看的是作者基礎技巧的掌握;作品的釉色與肌理,看的是作者對土與釉的了解、燒窯前對表面效果的規畫與布局;作品的線條與比例,看的是作者對美的理解與發揮;作品的骨架與氣度,看的是作者自身修為的深度與沈澱。這一切,都是心的作用,讓作品的生命力雀躍起來。
如果心,能夠改變,人生便可能有所不同,也是過去的數年來我自電子業轉向茶文化所有心路歷程的濃縮。
撰寫這本書唯一的遺憾,是只能在有限的取材下表達我的想法。因為茶器有具體的造型與影像,看圖說故事成為內容裏不可或缺的部分。在版權的限制下,許多歷史上著名的作品,博物館的館藏,都只能遠觀或僅止於網上瀏覽,無法在書中與大家分享。然而,這本書是一個新的起點,各界的批評指教,因此書而蓄積的緣分,與未來能夠持續接觸的精彩作品,都是我能夠繼續內在探索的能量。
心,是茶器創作的依歸
坐在中山堂臺北書院的茶室裡頭,前輩望著櫃子裏頭滿滿的茶具問我「你對當代茶器有什麼看法?」我頓了一下,回覆說「同時看到了危機與機會」。這個停頓的片刻,腦中閃過了過去六年的回顧與感慨。我從電子產業進入茶世界,從懵懂無知,逐步摸索,到惜物敬天。一路跌跌撞撞,跑遍兩岸大江南北,多次進出日本,長時間與兩岸及日本陶藝家促膝長談。經歷了從外逐漸向內的歷程,剛開始被茶器的外型吸引,經常泡茶了解茶器特性,到握住茶器有一股進入器物裏頭的悸動,最後捧著一件茶器能感受到陶者內心世界的波瀾。
這本書以...
目錄
推薦序
茶器乃吾人肢體的延伸,茶湯乃是心量的流露
資深茶人/沈武銘
器由用生
冶堂主人/何健
以茶器的創作為中心,追尋茶文化的美感根源
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教授/劉鎮洲
自序
心,是茶器創作的依歸
Chapter 1 茶器的實用性與美感
眼——視覺上的美感
從比例、肩線到壺形的細微展現
之一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是什麼
之二肩線的美感
⊙賞器小撇步
⊙肩線弧度細部解說
之三視覺比較
⊙賞器小撇步
耳——聽覺與共鳴
替茶選個家,傾聽茶器的內在聲音
⊙賞器小撇步
⊙聽覺原理
鼻——嗅覺的陶醉
瓷與陶,茶器內裡的聚香力
⊙賞器小撇步
⊙嗅覺原理
舌——味覺與以器飲茶
清香、喉韻、醇厚,茶器影響杯底香
⊙味覺原理
⊙賞器小撇步
身——觸覺與感動
器之質性,從指尖、掌心,到唇的茶感知
⊙賞器小撇步
⊙觸覺原理
量產茶器的美感與價值
集體創作的職人之心與匠人之力
……………………………………………………………………..
Chapter 2 茶器的個性與自我追求
陶作家的春夏秋冬
茶器創作的人生軌跡
⊙賞器小撇步
雙狹縫實驗VS.心念的力量
職人修為影響茶器的頻率
⊙賞器小撇步
復古與仿古
古董茶道具的一道特殊風景
⊙賞器小撇步
茶器的辨識度與語彙創新
茶器創作者的獨特印記才是王道
⊙賞器小撇步
山水留白
從茶時間,到茶空間的「空無」體驗
留白一、留給茶友參與再創作的空間
留白二、文人情懷的抒發
留白三、茶空間中的布局運用
⊙賞器小撇步
日本茶器的中國式初探
陶作家如何從日式茶道轉身理解中式茶精神
之一 日本陶藝現況
之二 日本陶作家的內心世界
之三 日本茶道與抹茶茶器使用
之四 日本煎茶道與煎茶茶器的使用
之五 日本茶器的「中國式」困境
之六 日本茶器的「中國式」未來
⊙賞器小撇步
……………………………………………………………………………
Chapter 3 茶器的精神性與修為
陶職人的修為
將五行精神傾注至茶器製作
之一 金:接受變化,創造變化
⊙賞器小撇步
之二 木:正直不倚,得道多助
⊙細看木性單杯之美
⊙賞器小撇步
之三 水:柔軟不爭,隨遇而安
⊙賞器小撇步
之四 火:無私分享,福德雙修
⊙辨識陶作家的五行屬性
⊙賞器小撇步
⊙茶器創作的技巧迷思
之五 土:承擔責任,擁有責任
⊙賞器小撇步
《黃帝內經》的「形與神俱」
器之形,匠師職人之魂
⊙賞器小撇步
《孔子家語》的「安靜」
器之創作,寧靜致遠
《金剛經》的「無所住而生其心」
領會神來一筆的自然創作
⊙賞器小撇步
《莊子》的「無何有之鄉」
空杯亦能醉茶,器之精神性
⊙賞器小撇步
…………………………………………………………………………………………
後記:透視陶職人的開與闔
推薦序
茶器乃吾人肢體的延伸,茶湯乃是心量的流露
資深茶人/沈武銘
器由用生
冶堂主人/何健
以茶器的創作為中心,追尋茶文化的美感根源
台灣藝術大學工藝設計系教授/劉鎮洲
自序
心,是茶器創作的依歸
Chapter 1 茶器的實用性與美感
眼——視覺上的美感
從比例、肩線到壺形的細微展現
之一黃金比例
⊙黃金比例是什麼
之二肩線的美感
⊙賞器小撇步
⊙肩線弧度細部解說
之三視覺比較
⊙賞器小撇步
耳——聽覺與共鳴
替茶選個家,傾聽茶器的內在聲音
⊙賞器小撇步
⊙聽覺原理...
商品資料
出版社:幸福文化出版日期:2016-03-03ISBN/ISSN:9789869224833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24頁開數:17 × 23公分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