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救救孩子!」
依據小讀者的心理特徵和智力發展與適合的文字來創作,
不但要用白話來寫,使兒童易懂,內容也要有趣味,不和時代脫節!
魯迅提出「以幼者為本位」的口號,從此中國兒童文學才逐步從成人本位轉到兒童本位。探討魯迅, 周作人, 茅盾, 冰心, 葉聖陶, 鄭振鐸等人對兒童文學的貢獻五四運動以前,中國兒童平時閱讀的書籍是什麼?答案是:四書、五經。本書以「被發現的兒童─中國兒童文學拓荒史」為題,一般人都會懷疑五四與兒童文學有何關聯,無法將五四運動與兒童文學聯想在一起。殊不知,中國現代的兒童文學乃發源於新文化運動的五四時期,在中國文學發展演進過程中,它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學革命運動。
想一窺中國兒童文學的起源嗎?想瞭解五四時期現代文學大師們對兒童文學的挹注有多少嗎?這本書將為您解答。
作者簡介:
方麗娟
出生於台灣省台南縣。畢業於東吳大學中文系、中文研究所碩士班、淡江大學中文博士班;目前任教於馬偕醫護管理專科學校通識教育中心。
章節試閱
│第四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創作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的創作部分以茅盾、冰心和葉聖陶最具代表性,編輯組稿的成就則非鄭振鐸莫屬。茅盾的童話最具開創性,五四時期的童話創作仍處於萌芽期,他的二十七篇童話,則為現代童話起了篳路藍縷的開創作用。再者冰心的兒童文學創作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以《寄小讀者》最為膾炙人口,她寫作的特殊風格曾被視為「冰心體」而稱譽一時。葉聖陶的童話創作以《稻草人》最具藝術性,影響也最深遠;魯迅曾說葉聖陶的《稻草人》「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這不能不說是葉聖陶對中國兒童文學的貢獻之一。至於兒童文學的開拓與發展則有賴於出版界的刊行廣為流傳,其中以鄭振鐸的成就最大。他不僅主編過《兒童世界》、《小說月報》等當時重要文藝刊物,藉此開闢「兒童文學」專欄,大力提倡兒童文學,並發表〈兒童世界宣言〉,鼓吹兒童文學的發展,使兒童刊物達到未曾有過的繁榮局面。在翻譯方面,當時的作家或多或少都有貢獻,在此則不另立章節論述之。
第一節 茅盾(一八九六~一九八一)
一、茅盾的思想背景
一八九六年七月四日生於浙江省桐鄉縣烏鎮一個姓沈的官商大家庭裡,初名沈鴻,後改名為沈德鴻,字雁冰。茅盾的曾祖父沈煥先商後官,雖未成大業,卻造福子孫。他希望兒孫們能從科舉中發跡,光宗耀祖,而不像自己那樣五十歲時用前半輩子辛苦掙來的錢捐得一官半職。但子孫莫不使他失望,最多考上個秀才,終究坐吃山空落入破敗之境。茅盾的祖父沈恩培,為家中長子,以秀才之名閒散一生。到了茅盾的父輩,又如祖輩,經商無力,生財無道,舉業不成,使沈家日漸破落。茅盾的父親沈永錫也是個秀才,曾從其岳父學習中醫,後開業行醫。母親陳愛珠出身名醫家庭,知書達理。
由於父親忙於行醫和準備再次應鄉試,所以教育兒子的重任便落在母親的身上,她成了兒子的啟蒙教師。四歲時,母親教他《字課圖識》和從《正蒙必讀》裡抄錄來的〈天文歌略〉和〈地理歌略〉,母親也按《史鑒綱要》自編歷史教材,閒來也給他講《西遊記》的片段。五歲時,父親曾一度接管家塾,在這段時間裡,茅盾隨父親學習了不少新知識。但是不久,父親便因肺結核併發骨結核而臥病在床,茅盾只好轉到親戚家的私塾裡就讀。半年後烏鎮的第一所初級小學―立志小學成立,他便依照父親之意進入這所新辦的小學學習新知識,成為這所小學的第一班學生。這一年,他八歲。
十歲這年夏天,父親病重去世。這一年的冬天,他也從立志小學畢業。小學期間,國文課本都是新編的《文學初階》和《速通虛字法》,這兩本書都有圖畫,茅盾非常喜愛,他認為「《速通虛字法》的編者和畫者,實在是了不起的兒童心理學家,它的例句都能形象化,並且有鮮明的色彩。」「《速通虛字法》幫助我造句,也幫助我能夠讀淺近的文言,更引起我對於圖畫的興味。」在小學時代,茅盾最喜歡繪畫,後來轉向看小說。「我家屋後的堆破爛東西的平屋裡,有不知屬於哪一位叔曾祖一板箱舊小說―當時稱之為『閒書』,都是印刷極壞的木板書,雖有『繡像』,實在不合我的脾胃。畫手和刻手都太拙劣,倒是其次;主要的原因是其中的人物都是『古衣冠』,而表情也和我們活人不同。可是這板箱裡還有幾十張石印的極工細的『平定發逆』的宣傳畫,這大概是我的曾祖在漢口寄回來的。這裡的人物全是現代衣冠了,而且有兵有大砲,有大刀隊鋼叉隊,非常熱鬧。我找得以後,高興極了。」而茅盾看的第一本「閒書」是《西遊記》,父親知道後並不責備,說「看看閒書也可『把文理看通』。」叫母親把一部石印的《後西遊記》給他看。而在小學裡,每個月都有國文考試,凡考前幾名的都會有獎賞,茅盾的作文每每名列前茅,而獲頒獎。有一次的獎賞是兩本童書―《無貓國》與《大拇指》,這時候茅盾才知道「有專給小孩子看的『閒書』」。
一九○七年,進入烏鎮高等小學,即後來改名的植材小學。在高小的這段期間,他的作文也每每得到老師們的讚賞。一九一○年春,茅盾考進湖州中學,插班二年級。一九一一年的夏天,轉入浙江省立第二中學(在嘉興),插班三年級下學期的課程。這一年的十月四日,辛亥革命爆發,而茅盾和幾個同學因為起來反對守舊的新任學監,遂被學校開除,春節過後,他不得不轉入杭州公立安定中學插班,繼續讀書;一九一三年,從安定中學畢業,考入北京大學預科第一類就讀。
北京大學的前身乃京師大學堂,是戊戌維新運動的產物。一九一二年三月,蔡元培擔任教育總長,嚴復任大學堂監督,五月,改為國立北京大學校,嚴復為校長。一九一三年秋,茅盾入校時,校長由留學歸國的理科院長胡仁源代理,首屆招生的預科由留美歸國的沈步洲任主任,教授中也多洋人。
在北大期間,茅盾由外籍老師的引導,開始有系統地學習外國文學及世界歷史。凡笛福的《魯賓遜飄流記》、莎士比亞的《麥克白》、《威尼斯商人》、《哈姆雷特》,他都盡收眼底,並在一位年輕的美籍教師幫助下,嘗試用英文寫作,待預科畢業時,他已精通英文,並閱讀了大量的外國文學作品。
一九一六年六月六日,在全國人民的討伐聲中,袁世凱政權結束。袁世凱的死使軍閥開始混戰,茅盾也因家庭經濟窘迫而無法繼續升學。七月初,他離開北京回故鄉,從此告別了他的學生時代。八月上旬,便由親戚介紹到商務印書館編譯所英文部工作,不久為編譯所所長高夢旦賞識,而調至國文部與孫毓修合作譯書。孫毓修的名字,茅盾早已耳聞,因為在他童年時,有一次大考得獎,獎品就是孫毓修一九○八年根據英格蘭童話編譯的《無貓國》。茅盾見到資深編輯孫毓修後,孫便把他譯了前三章的《衣》交給他。於是,茅盾便開始了早期的翻譯工作。很快地便把《衣》、《食》、《住》這三本普通讀物譯完,作為《新知識叢書》,於一九一八年四月正式由商務印書館出版,署名沈雁冰編譯。茅盾又在孫毓修的倡議下,編纂了《中國寓言初編》。
一九一七年,一方面幫孫毓修譯書,再方面則助編《學生雜誌》,就在此時,茅盾開始了他初期的文學生涯,從此一發而不可收。舉凡童話、名人傳記、文學評論、社會評論等,都網羅在內,有編、有寫、有譯,樣樣精通。一九二○年接手改革《小說月報》,期間曾受鄭振鐸、周作人等人來信的鼓舞,並力邀茅盾參加正在組織的文學研究會,茅盾立即去信表示接受加入文學研究會的邀請,並表示《小說月報》願竭誠為文學研究會服務,成為該會的陣地。一九二一年開始,標誌著中國文壇上一個自覺的、有組織、有綱領、有陣地、有中堅人物的新文學社團―文學研究會在北京成立;同時也標誌著中國新文學的中心,將由北京的《新青年》而轉移到上海。長期由舊文學勢力盤踞的十里洋場的大上海,從此也將因《小說月報》的全面改革而出現真正的新文學,在文壇上居於主導地位。茅盾本人也因此而成為新文學運動在南方的代表人物,赫然卓立於二十世紀的中國文壇。
│第四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創作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的創作部分以茅盾、冰心和葉聖陶最具代表性,編輯組稿的成就則非鄭振鐸莫屬。茅盾的童話最具開創性,五四時期的童話創作仍處於萌芽期,他的二十七篇童話,則為現代童話起了篳路藍縷的開創作用。再者冰心的兒童文學創作也是有目共睹的,尤其以《寄小讀者》最為膾炙人口,她寫作的特殊風格曾被視為「冰心體」而稱譽一時。葉聖陶的童話創作以《稻草人》最具藝術性,影響也最深遠;魯迅曾說葉聖陶的《稻草人》「給中國的童話開了一條自己創作的路」,這不能不說是葉聖陶對中國兒童文學的貢...
作者序
楔 子
往昔的歐人對於孩子的誤解,是以為成人的預備;中國人的誤解,是以為縮小的成人。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一九一九年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兒童的發現,兒童世界的發現,是二十世紀初中國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重要成果。
本文以《被發現的兒童―中國近代兒童文學拓荒史》為題,一般人首先會懷疑五四與兒童文學有何關聯,無法將五四運動與兒童文學聯想在一起。殊不知,中國現代的兒童文學乃發源於新文化運動的五四時期,在中國文學發展演進過程中,它是一場具有劃時代意義的文學革命運動。隨著五四新文化運動的發展和深入,兒童文學也出現生機勃勃的景象,不僅揭開中國現代文學史的首頁,更開啟了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發展。
五四時期的兒童文學大師們,不僅是新文學的菁英又是兒童文學的熱衷者,左手寫新詩、散文、小說,右手則揮動兒童文學的彩筆,從事兒童文學的翻譯、理論與創作,並推動了中國的兒童文學運動。他們不僅是新文學的菁英,更開拓了中國現代兒童文學的領域;在兒童文學方面,不僅研究理論,更有翻譯與創作的豐碩成果。這便引起筆者追根探源的好奇心,想一探究竟,在何種歷史背景下,使他們有這股熱情與精力,既從事新文學的事業又開拓了中國的現代兒童文學。
目前有關中國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的文獻資料,主要有蔣風主編的《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王泉根著《現代兒童文學的先驅》、張香還著《中國兒童文學史》(現代部分)、四川少年兒童出版社《兒童文學概論》編寫組編寫的《兒童文學概論》、王泉根著《中國兒童文學現象研究》、張之偉著《中國現代兒童文學史稿》、方衛平著《中國兒童文學理論批評史》與孫建江著《二十世紀中國兒童文學導論》等;而單篇的文論則可見於王泉根評選的《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文論選》,以及各作家的文集中。
本書首章從歷史演變與社會、經濟、政治背景的遠因,與國語統一運動及五四運動爆發的近因,深入探討了五四新文化運動的成因,並對五四時期的文壇概況作一探討,從而發現五四開拓了中國現代的兒童文學。
第二章則由新文學大師們對兒童文學的全方位發展出發,探討其不僅為兒童文學理論的研究外,更有翻譯、編輯與創作的全面性成果;進而以此一現象的形成背景與豐碩的成果著墨,加以分析。
第三章則以魯迅與周作人為代表,論述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理論方面的發展情形。
第四章主要介紹五四時期兒童文學在創作、翻譯與編輯方面的成就。以茅盾、冰心與葉聖陶等人為創作的代表,而編輯方面則以成就最大的鄭振鐸等人為主加以討論;另外在翻譯部分則因參與者或多或少都有貢獻,故不另立章節論述。
第五章探討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發展的意義及其影響,指出五四時期中國現代兒童文學蓬勃發展的情形,並為後世的兒童文學理論開拓了領域奠定了基礎,以及深入研析該時期創作部分的豐碩成果。
最後並附錄「中國兒童文學一九○○年~一九三六年重要論著繫年稿」提供研究者參考。
楔 子
往昔的歐人對於孩子的誤解,是以為成人的預備;中國人的誤解,是以為縮小的成人。直到近來,經過許多學者的研究,才知道孩子的世界,與成人截然不同。
―一九一九年魯迅〈我們現在怎樣做父親〉
兒童的發現,兒童世界的發現,是二十世紀初中國一件了不起的大事,也是五四新文化運動的一個重要成果。
本文以《被發現的兒童―中國近代兒童文學拓荒史》為題,一般人首先會懷疑五四與兒童文學有何關聯,無法將五四運動與兒童文學聯想在一起。殊不知,中國現代的兒童文學乃發源於新文化運動的五四時期,在中國文學發展演進過程中,它是...
目錄
楔子
第一章 五四運動與兒童文學
第一節 五四新文學運動成因
第二節 五四時期文壇概況
第三節 五四開啟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曙光
第二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發展
第一節 文壇共襄盛舉
第二節 盛行背景
第三節 努力成果
第三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理論
第一節 魯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
第二節 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
第四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創作
第一節 茅盾(一八九六~一九八一)
第二節 冰心(一九○○~一九九九)
第三節 葉聖陶(一八九四~一九八八)
第四節 鄭振鐸(一八九八~一九五八)
第五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碩果
第一節 開拓兒童文學領域
第二節 奠定理論基礎
第三節 豐碩創作成果
結語
主要引用及參考書目
附錄──中國兒童文學一九○○年~一九三六年重要論著繫年稿
楔子
第一章 五四運動與兒童文學
第一節 五四新文學運動成因
第二節 五四時期文壇概況
第三節 五四開啟中國現代兒童文學曙光
第二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發展
第一節 文壇共襄盛舉
第二節 盛行背景
第三節 努力成果
第三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理論
第一節 魯迅(一八八一~一九三六)
第二節 周作人(一八八五~一九六七)
第四章 五四時期兒童文學創作
第一節 茅盾(一八九六~一九八一)
第二節 冰心(一九○○~一九九九)
第三節 葉聖陶(一八九四~一九八八)
第四節 鄭振鐸(一八九八...
商品資料
出版社:秀威資訊出版日期:2015-05-06ISBN/ISSN:9789863263340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5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