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部歷史演義是由蔡東藩以舊白話創作,再經學有專精的現代歷史學者以現代白話改寫,並不是純歷史,也沒有虛構歷史;既是歷史實錄,也可當作小說或文學作品來觀賞。其規模宏偉,卷帙浩繁,內容豐富,在中國歷史演義中可謂絕無僅有,具有的效用,迥非官修的二十四史所能比擬。
本書特色
白話新譯‧經典重現
作者簡介:
蔡東藩(1877-1945)
浙江蕭山人,著名作家、學者,其《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有史以來最通俗、最風趣、最受歡迎的歷史讀物,蔡東藩因此被譽為「一代史家,千秋神筆」。
章節試閱
笨兒當太子
晉朝起源於司馬懿,司馬懿起家於河內。司馬懿曾在漢相曹操旗下任職,在曹丕謀權篡位之際掌握了兵權,並在與吳、蜀的數年對抗中積累起了赫赫戰績。司馬懿死後,長子司馬師繼承父位,任大將軍一職,統領各軍。司馬師位極人臣,飛揚跋扈,竟將魏主曹芳及皇后張氏廢黜。司馬師病死後,司馬昭繼承了兄長的職位。司馬昭比兄長更為大逆不道,居然大搖大擺地穿龍袍、戴龍帽。魏主曹髦忍無可忍,憤恨交加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隨即召來後宮的侍衛和宦官,準備親自討伐司馬昭。
魏主一行人剛走到南闕,就被一個中護軍擋住了去路。此人是平陽人賈充,長得面目猙獰,鬚眉似戟。魏主喝令他退下,賈充不從,反而帶著手下與侍衛扭打起來。打了一兩個時辰,賈充見寡不敵眾,正準備撤退。這時,太子舍人成濟帶兵過來,質問賈充為何與魏主大起爭執。賈充厲聲說道:「司馬公豢養你們正是為了今日,何必多問!」成濟會意,於是舉起長矛,突然刺向魏主。魏主猝不及防,竟然被他刺死了。其他人見此情形,立即逃散。
司馬昭得知變亂的消息,立即召來群臣商議魏主的後事。尚書僕射陳泰流著淚對司馬昭說道:「應當誅殺賈充,向天下人謝罪。」賈充是司馬昭的走狗,司馬昭怎麼捨得殺他?便想了一個李代桃僵的詭計,把責任全推給成濟,將成濟及其三族全部殺害。司馬昭命長子司馬炎迎來曹璜繼承帝位。曹璜當時年僅十五歲,改名為奐。曹奐僅有帝名而已,一切國政全由司馬昭把持。司馬昭部署兵馬,準備攻打蜀漢。猛將鄧艾、鍾會兵分兩路,一舉攻下成都,收降了蜀漢主劉禪。司馬昭位居相國,加封晉公,不久又晉爵為晉王。沒過多久,司馬炎被任命為副相國。父子二人正準備篡取曹家的皇位,司馬昭卻患了重病,沒幾天便死了。司馬炎繼承父位不到兩個月,便指使家臣脅迫魏主讓位。魏主曹奐本來就是個傀儡,為保全性命只好退位讓國。
當時已是隆冬時節,大雪紛飛。司馬炎迫不及待要即位,當即選定吉日在南郊設壇,祭告天地,準備登基。祭禮完畢,返回洛陽宮,在太極殿裡接受王公大臣的朝賀。司馬炎隨即頒發詔書,大赦天下,國號晉,改元泰始;封魏主曹奐為陳留王,將他遷到鄴宮居住。曹奐不敢逗留,立即上殿辭行。朝中大臣只有太傅司馬孚前來拜別故主,他邊哭邊說道:「臣已年老,不能再有所作為,但一生只認自己是大魏的臣子。」司馬炎受禪時,只有司馬孚不贊成。司馬孚是司馬懿的二弟,即新主司馬炎的叔祖父。他官至太傅,生平潔身自愛,從不干預朝政。
第二天,司馬炎派遣太僕劉原前往太廟祭祀,追封司馬懿為宣皇帝、司馬師為景皇帝、司馬昭為文皇帝,祖母張氏為宣穆皇后、母親王氏為皇太后。相傳,王太后年幼時聰慧過人,長大後又非常孝順父母,深得鄰人與親友的喜愛。嫁給司馬昭後,相夫有道,教子有方。王太后一共生了五個兒子,長子司馬炎、次子司馬攸、三子司馬兆、四子司馬定國、五子司馬廣德。司馬兆、司馬定國、司馬廣德三人先後夭折。司馬炎,字安世,相貌出眾,傳說他髮長至地,手長過膝,不是凡夫俗子的模樣。司馬攸,字大猷,深得司馬昭鍾愛,少年時飽讀詩書,尤其擅長寫文章,與司馬炎相比,有過之而無不及。因為司馬師沒有兒子,司馬昭便將司馬攸過繼給他。司馬昭曾歎道:「天下是我哥哥的天下,我只不過是依賴他才得以成就大業。我百年之後,天下歸於哥哥的繼子司馬攸,我就放心了。」所以在與大臣商議冊立世子時,司馬昭力推司馬攸。左長史山濤勸阻道:「廢長立少,違背禮節,不好。」當時賈充已晉爵列侯,也勸司馬昭不要違背禮節。司徒何曾、尚書令裴秀同聲附和,請求冊立嫡長,司馬昭才冊封司馬炎為世子。司馬炎篡位時正值壯年,春秋鼎盛,大有可為。執政之初,他不但清政廉明,而且非常節儉。有官員上奏說,皇帝的牛繩套已經破舊到不能再用了,司馬炎就下令用麻繩替代絲繩。高陽人許允被司馬昭殺害,但他的兒子許奇頗有才華。司馬炎破例任命許奇為太常丞,不久還升許奇為祠部郎。
史上稱司馬炎為晉武帝。司馬炎篡位之後,大力革除魏朝弊政。他想:「魏朝是因為骨肉相殘才弄得江山旁落,我今天僥倖得到江山,我的子孫如果也像曹魏那樣,豈不是要重蹈覆轍?」於是大封宗室。封叔祖父司馬孚為安平王,叔父司馬幹為平原王,司馬亮為扶風王,司馬伷為東莞王,司馬駿為汝陰王,司馬彤為梁王,司馬倫為琅玡王,皇弟司馬攸為齊王,司馬鑑為樂安王,司馬機為燕王。其他遠房親戚也被封王晉爵。升驃騎將軍石苞為大司馬,封樂陵公,車騎將軍陳騫為高平公,衛將軍賈充為魯公,尚書令裴秀為鉅鹿公,侍中荀勖為濟北公,太保鄭沖為太傅兼壽光公,太尉王祥為太保兼睢陵公,丞相何曾為太尉兼朗陵公,御史大夫王沈為驃騎將軍兼博陵公,司空荀覬為臨淮公,鎮北大將軍衛瓘為菑陽公。其他文武百官也都加官晉爵。
轉眼間便是泰始二年。有官員請求修建七廟,晉武帝擔心勞民傷財,只將魏廟神位遷到其他地方,將魏廟改為太廟,所有魏氏諸王都降為侯。不久冊立王妃楊氏為皇后。楊氏為弘農郡人,名豔,字瓊芝。父親名叫文宗,曾任魏朝的通事郎,母親趙氏生下她便死了。楊氏從小被寄養在舅舅家,她姿容美麗,秀外慧中,相士曾說她日後定當大富大貴。司馬昭得知後,便將其納為司馬炎的妻子。夫妻二人十分恩愛。楊氏被冊封為皇后,念及舅舅家的恩情,請求武帝冊封趙俊夫婦,武帝欣然答應。趙俊的哥哥趙虞也得到封官。趙虞有一個女兒名粲,頗有幾分姿色。楊皇后召她入宮,讓她陪伴自己。武帝退朝回到後宮,與皇后敘談,趙粲也不迴避,有時還與武帝調情作樂。楊皇后勸武帝納趙粲為嬪嬙,封為夫人。武帝以為楊皇后是一個大度之人,哪裡知道楊皇后正是要趙粲做幫手,好把持後宮。武帝為色相所迷,滿心歡喜地納了趙粲。
楊皇后曾經生過一個兒子,取名為軌,不到兩歲就夭折了。後來又接連生了兩個兒子,年長的名衷,年幼的名東。司馬衷十分愚鈍,七八歲了還不能識字,師傅再三教導也毫無起色。武帝說:「這孩子太笨了,將來恐怕不能繼承社稷。」偏偏楊皇后鍾愛此兒,經常勸說武帝立長子為太子,惹得武帝很不高興。勉強地拖延了一年,司馬衷已經九歲了。楊皇后時不時地在武帝耳邊提起冊立太子的事,趙夫人也在旁邊勸說:「司馬衷是大器晚成之人,將來肯定能承繼大統。立儲事關國家根基,如今主上即位兩年卻還沒有立儲,群臣怎麼能安心呢?還是速立司馬衷為太子吧。」妻妾一唱一和,武帝即使鐵石心腸也不禁動搖。泰始三年正月,司馬衷被立為太子。
這一年武帝特下詔書,任命蜀漢李密為太子洗馬。李密幼年喪父,母親何氏改嫁,由祖母劉氏撫養成人。當時劉氏快一百歲了,起居服食全由李密一人侍奉。李密於是上表陳情,請求辭官回家,奉養祖母。表文言詞懇切,武帝閱覽之後大為感動,感歎道:「如此孝順,名不虛傳啊。」
泰始四年,皇太后王氏駕崩,武帝依照舊禮服喪。葬禮結束後,武帝依舊身披孝服臨朝。直到百官再三懇請,武帝才恢復往常的穿著。母親病喪後,武帝心中悲傷不已,無心處理外政,只將內政稍加整頓。百姓安居樂業,境內太平。過了一年多,武帝打算東征滅吳,特任將軍羊祜為尚書左僕射,命他處理荊州軍事。羊祜沒有立刻與吳國交戰,而是坐鎮襄陽,日日操練士兵,靜待時機。羊祜在軍營中輕裘緩帶,頗有儒將之風。這時候,雍、涼交界處突然出了一個叫禿髮樹機能的外寇,此人是鮮卑人。以前,鮮卑酋長匹孤集合上千人,從塞北遷居到黃河西面。當時酋長的妻子相掖氏懷有身孕,產期已經後延了一個月。一天,相掖氏突然要分娩,還沒來得及起床,就在被子中生下了孩子。鮮卑人稱被子為「禿髮」,於是將「禿髮」兩字作為嬰兒的姓氏,並取名壽闐。禿髮壽闐長大之後,繼承父親遺業,雖沒什麼壯舉,卻也招攬了數千部眾。禿髮樹機能是禿髮壽闐的兒子,他勇敢果斷,多謀善戰,經常帶領數萬人出沒在雍、涼一帶。當年鄧艾攻破蜀國時,禿髮樹機能及時上表投降,才得以保全族種。不想晉廷養虎為患,泰始六年,禿髮樹機能居然造反。
笨兒當太子
晉朝起源於司馬懿,司馬懿起家於河內。司馬懿曾在漢相曹操旗下任職,在曹丕謀權篡位之際掌握了兵權,並在與吳、蜀的數年對抗中積累起了赫赫戰績。司馬懿死後,長子司馬師繼承父位,任大將軍一職,統領各軍。司馬師位極人臣,飛揚跋扈,竟將魏主曹芳及皇后張氏廢黜。司馬師病死後,司馬昭繼承了兄長的職位。司馬昭比兄長更為大逆不道,居然大搖大擺地穿龍袍、戴龍帽。魏主曹髦忍無可忍,憤恨交加道:「司馬昭之心,路人皆知。」隨即召來後宮的侍衛和宦官,準備親自討伐司馬昭。
魏主一行人剛走到南闕,就被一個中護軍擋住了去...
作者序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紀七十年代中期,可以讀的書少得可憐,但一個少年求知的興致是極高的,閱讀的興趣極強,加上當時的課業沒有什麼壓力,因此可以讀現在的青少年未必有時間去讀的「雜書」。當時中華書局出版的蔡東藩的《民國通俗演義》就是讓我愛不釋手的「雜書」,它把民國時期紛亂的歷史講得有條有理,還饒有興味。雖然一些大段引用當時文件的部分比較枯燥,看的時候跳過了,但這部書還是深深吸引了我。後來就要求母親將《中國歷朝通俗演義》都借來看。透過這部書,我對歷史產生了興趣。歷史的複雜、深刻,實在超出一個少年人的想像,看到那些征戰殺伐、宮闈紛爭之中人性的難測,確實感到真正的歷史與那種黑白分明的歷史觀大不相同。當時,我們的歷史知識都是從「儒法鬥爭」的框架裡來的,歷史在那個框架裡是那麼單純、蒼白;而蔡東藩所給予我的,卻是一個豐富和蕪雜得多的歷史。在這部書裡,王朝的治亂興衰,人生的枯榮沉浮,都讓人感慨萬千,不得不去思考在渺遠的時間深處的人的命運。可以說,我對於中國歷史的真正瞭解,就是從這部歷史演義開始的。
三十多年前的印象一直延續到今天。不得不承認,這部煌煌巨著,確實是瞭解中國歷史的最佳讀本。這是一部難得的線索清楚、故事完整、細節生動的作品。它以通俗小說「演義」歷史,以歷史知識「豐富」通俗小說,既可信又可讀。
蔡東藩一生窮愁潦倒,他的經歷是一個普通中國人的經歷,他對於歷史的描述是從普通人的視角出發的。他不是一個魯迅式的啟蒙者,但他無疑具有一種另類的現代性,一種與五四新文學不同的表達策略。蔡東藩並不高調激越,他的現代性不是啟蒙性的,不是高高在上的「我啟你蒙」,而是講述歷史,延續傳統。他的作品具有現代的想像力,表現了現代市民文化的價值觀。
在《清史通俗演義》結尾,蔡東藩對於自己做了一番評價,足以表現一個落寞文人的自信:「錄一代之興亡,作後人之借鑑,是固可與列代史策,並傳不朽云。」他自信自己的這部著作,足以與司馬遷以來的史學名著「並傳不朽」。
蔡著的不可替代之處,不僅在於他準確地挑出了歷史的大線索,更重要之處在於,他貫注了歷史深處的人的命運。有些歷史敘述者,過於追求所謂「歷史理性」,結果常常忘記歷史是鮮活生命的延展。在這些人筆下,歷史變成了一種刻板和單調的表達。而蔡著不同,他的歷史有血液、有溫度,是可以觸摸的。他的歷史是關於人性的故事。
從蔡著中,我們可以感受到活的歷史,體驗到個人命運與國家、文化之間密不可分的關聯。馮友蘭先生在〈西南聯大紀念碑〉的碑文中這樣闡釋中國文明的命運:「我國家以世界之古國,居東亞之天府,本應紹漢唐之遺烈,作並世之先進。將來建國完成,必於世界歷史,居獨特之地位。蓋並世列強,雖新而不古;希臘羅馬,有古而無今。惟我國家,亙古亙今,亦新亦舊,斯所謂『周雖舊邦,其命維新』者也。」今天,中國文化所具有的歷史連續性和不斷更新的魅力正在煥發光芒,馮先生對於中國未來的期許正在成為現實。
在這樣的時機,蔡著《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新譯,就更顯其價值。我們期望讀者能夠從中獲得閱讀的樂趣,並從歷史中得到啟示,走向更好的未來。
讓我們和讀者一起進入這個豐富的世界。
是為序。
張頤武:著名評論家、學者,北京大學中文系教授,博士生導師。
一批年輕的文化人,為了讓更多讀者體會蔡東藩《中國歷朝通俗演義》的魅力,經過艱苦努力,以專業的精神和嚴謹的態度,將蔡著的「舊白話」——這種「白話」今天已經不大讀得懂了——重新譯為今人能夠輕鬆理解的當代白話。毫無疑問,這是讓蔡著得到傳承的最好方式。他們的工作「活化」了蔡著,既是對於原著的一次致敬,也是一種新的可能性的展開。翻譯整理後的作品,為一般讀者提供了方便,無論任何人,都可以輕鬆地進入中國歷史的深處。
蔡東藩的《中國歷朝通俗演義》是一部讓我印象深刻的書,少年時代曾經激起過我的強烈興趣。那是二十世...
目錄
笨兒當太子
晉武帝被騙
賈女偷香
墮淚碑
東吳的覆亡
羊車軼聞
武帝駕崩
悍后賈南風
人臣的悲哀
竹林七賢
枉死的皇太子
司馬倫篡位
司馬冏專權
王室內訌
平定荊州
烽火洛陽城
劉淵建漢
笨兒當太子
晉武帝被騙
賈女偷香
墮淚碑
東吳的覆亡
羊車軼聞
武帝駕崩
悍后賈南風
人臣的悲哀
竹林七賢
枉死的皇太子
司馬倫篡位
司馬冏專權
王室內訌
平定荊州
烽火洛陽城
劉淵建漢
商品資料
出版社:龍視界出版日期:2014-05-14ISBN/ISSN:9789865981976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162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