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榮章先生所主辦的當代的無我茶會與茶湯作品欣賞會,無我茶會由筆者于1990年在臺灣陸羽茶藝中心創作,茶湯作品欣賞會由筆者于2010年在中國漳州天福茶學院(即今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創建。這兩種茶會形式尚未經過歷史性的考驗,但實施這些年來,無我茶會已在多個國家與地區持續性應用,茶湯作品欣賞會歷史尚淺,但從茶道藝術家聯合發表茶道藝術作品的角度來看,它是有趣又流暢的一種方式。無我茶會Sans Self Tea Gathering是表現無之境界的一種茶會形式,茶湯作品欣賞會是展現茶道藝術(尤其是最終的茶湯作品)的一種茶會形式。
作者簡介:
蔡榮章
臺北陸羽茶藝中心創辦總經理(一九八○至二○○八)
現任漳州科技職業學院(原漳州天福茶職業技術學院)教授與茶文化系主任。
一九八三年創設泡茶師檢定制度。
一九九○年創辦國際無我茶會。
一九八○年起主編《茶藝》月刊並執筆社論至二○○八年。
專屬網站
http://contemporaryteathinker.com
章節試閱
序
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
茶人在此作為狹義的解釋,指對茶文化頗有心得的喝茶人,而且有了大家可以體認到的建樹。茶道藝術家則是茶人中傾向於茶道藝術者。
茶道藝術家是比較重視茶道藝術內涵的人,他可以從泡茶過程、奉茶給品茗者的往來之間、大家品賞茶葉茶湯茶器間(以上這三項簡稱為「泡茶」),將茶道的藝術內涵表現得很好,甚至於可以藉著上述所說的「泡茶」,創作出自己的茶道藝術作品。
茶道藝術家除了利用「泡茶」來表達、創作、享用茶道之外,還可以借用「茶會」的形式來完成上述所說的表達、創作與享用。借用「茶會」可以是利用既有的茶會形式,也可以創作一個新的茶會形式。利用既有的茶會形式是側重於表達與享用,(表達之間當然還可以有「泡茶」方面的創作,)但若就茶會的範圍而言,想要有創作就必須創造出新的茶會形式。這就是現在我們要說的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
我們經常看到茶友們設置各式各樣的泡茶席來展演自己的茶道藝術,如果他的泡茶表現得很好(包括了泡茶、奉茶、與茶湯),而且很有創意,我們只能說他創作了一件泡茶作品,但不能說他創作了一件茶會作品,因為他使用的是既有的茶席式茶會,不論他是獨自一個茶席還是集合數個茶席。如果他組織了數個茶席,並在這些茶席間建構了一定的連鎖性關係,而且形成了一個整體性有機的視覺效果,這時我們才可以說「他創作了一件茶會作品」。
既然指的是茶會,那必然是一些人或一大群人的聚會,將這些人組織起來完成一件作品,勢必就像交響樂團或戲劇一般的藝術形態,只是它要表現的是茶道而已。
回顧一下歷來的茶會作品,最早的可以舉出曲水茶宴,不知道是誰創作的,只知道在中國晉代的書法大家王羲之他們,早就已經把「曲水流觴」玩得很好了;唐代呂溫等一群文人因為不諳飲酒,相約在曲水流觴時以茶代酒而產生了曲水茶宴,現今各地茶界都還不斷進行著。接下來要舉出英國下午茶,也說不清楚是誰創作的,有人推給維多利亞女皇Queen Victoria(一八一九~一九○一)的女侍臣Anna Maria Russell, Duchess of Bedford(一七八三~一八五七)。這種喝茶時間、環境、茶具、茶法、茶點等習慣流傳至今,還在各地大行其道。第三個例子是日本的榻榻米茶會,這是時當中國明代,由日本茶道先驅者村田珠光、武野紹鷗、千利休等人創建的茶會方式,至今仍然被應用,而且被視為日本茶道的代表形式。
第四第五個例子是當代的無我茶會與茶湯作品欣賞會,無我茶會由筆者於一九九○年在臺灣陸羽茶藝中心創作,茶湯作品欣賞會由筆者於二○一○年在中國漳州天福茶學院(即今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創建。這兩種茶會形式尚未經過歷史性的考驗,但實施這些年來,無我茶會已在多個國家與地區持續性應用,茶湯作品欣賞會歷史尚淺,但從茶道藝術家聯合發表茶道藝術作品的角度來看,它是有趣又流暢的一種方式。無我茶會Sans Self Tea Gathering是表現無之境界的一種茶會形式,茶湯作品欣賞會是展現茶道藝術(尤其是最終的茶湯作品)的一種茶會形式。
蔡榮章
二○一二‧八‧二十二於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
*本書的照片要感謝各方茶友的提供,尤其是許玉蓮老師親自率領漳州科技學院茶文化系二○一二級同學拍攝了許多說明性的圖片。
序
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
茶人在此作為狹義的解釋,指對茶文化頗有心得的喝茶人,而且有了大家可以體認到的建樹。茶道藝術家則是茶人中傾向於茶道藝術者。
茶道藝術家是比較重視茶道藝術內涵的人,他可以從泡茶過程、奉茶給品茗者的往來之間、大家品賞茶葉茶湯茶器間(以上這三項簡稱為「泡茶」),將茶道的藝術內涵表現得很好,甚至於可以藉著上述所說的「泡茶」,創作出自己的茶道藝術作品。
茶道藝術家除了利用「泡茶」來表達、創作、享用茶道之外,還可以借用「茶會」的形式來完成上述所說的表達、創作與享用。借用「茶會」可以是...
目錄
目錄
序 1 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
第一章 茶會架構
2 茶會形式、做法及精神
3 無我茶會為何非要單邊奉茶不可
第二章 場地處理原則
4 室內以什麼場地為宜
5 室外以什麼場地為宜
6 一定要在幽靜與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辦嗎
7 下雨怎麼辦
8 舉辦夜晚無我茶會時,場地需要多亮的公共照明
9 地形特殊,無法達成連續性隊形,怎麼辦
10 在舞臺從事示範性表演時的座位排法
11 作為紀念性無我茶會時,場地如何應變
12 席地而坐時,一個人的空間需要多少,兩人相隔的距離應該多少,座位前面應保留多少活動空間
13 這個場地能容納多少人
14 茶會在野外舉行,衛生問題如何克服(野外廁所的設置)
第三章 場地準備的方法
15 「場地規劃圖」的製作
16 座位如何標示
17 號碼牌的排列方向
18 「向心坐」與「背心坐」的差異
19 茶會場地有外人走動時,怎麼辦
20 與圍觀群眾的區隔方法
21 號碼牌如何製作(號碼牌的種類)
22 座位標示圖的應用(快速設置妥號碼牌的方法)
23 茶會名稱如何標示
24 音響的設置
25 解說員與表演者的位置
26 儀式性或紀念性無我茶會,需要全體向特定對象奉茶時,如何避免杯位混亂,並節省排隊奉茶的時間
27 如何控制座位,以免不夠或缺席的空位太多
第四章 報到抽籤與入座秩序
28 抽籤、簽名等報到手續
29 人多時如何縮短抽籤與簽名的時間
30 報到人數的掌握
31 人數與座位的控制
32 想讓沒帶茶具的朋友也一起參加茶會,怎麼辦
33 「不泡茶者」入座的方法
34 帶著幼兒一起參加,應否設置「母子籤」
35 「對時」如何實施
36 要設「引導人員」嗎
37 茶會進行間要不要有專人負責臨時發生的事情
38 缺席的座位號碼牌如何處理
39 工作人員何時入場
40 遲到的人怎麼辦
41 表演者、解說員等的座位安排
42 因無可奈何的原因使得茶會無法依原訂時間進行,如何補救
43 無我茶會是大家一起參與的茶會
第五章 茶會前的準備工作
44 無我茶會茶具「精儉」的要求
45 無我茶會的基本道具
46 無我茶會的「茶具」應注意哪些使用上的功能
47 如何攜帶茶具才好
48 保護茶具的包裝器材有何應留意的地方
49 帶什麼「茶」才好
50 「茶」如何攜帶(什麼時候將茶放入壺內攜帶才好)
51 泡兩種茶葉時,茶具如何準備
52 泡茶用水的準備及對保溫瓶的要求
53 無我茶會就坐方式的探討
54 坐墊的功能要求
55 茶會前下過雨,或擔心坐在泥地上,應增加什麼配備
56 無我茶會的服裝與鞋子
57 茶會間安排有茶食享用時,如何準備
58 無我茶會泡茶法舉例之一:小壺茶
59 無我茶會泡茶法舉例之二:蓋碗茶
60 無我茶會泡茶法舉例之三:粉末茶(含飲用法)
61 上述泡茶法舉例,為何都沒有提到溫壺、燙杯等動作
62 無我茶會對「夜晚茶會燈」的要求
63 參加無我茶會應達成多少目的
64 如何輕鬆愉快地享受無我茶會
65 逍遙於茶會的廣場
66 無我茶會的茶具就是「旅行用茶具」
第六章 就位與觀摩須知
67 每人的坐墊應如何放置才會整齊
68 就坐後號碼牌如何處置
69 杯子正放還是倒扣的好
70 向圍觀者奉茶時,對外奉茶的杯子要陳列出來嗎
71 安排有「供應茶食」時,帶來的茶食要不要擺放出來
72 夜晚無我茶會時,茶會燈放哪兒比較好
73 戶外風大時怎麼辦
74 茶會前下過雨,場地濕濘怎麼辦
75 戶外昆蟲的問題
76 「茶具觀摩與聯誼」何時開始,何時結束,有何替代方式
77 茶具觀摩的禮節
78 如何發揮聯誼的效果
79 如何對圍觀群眾發放「簡介」
第七章 泡茶奉茶與喝茶守則
80 無我茶會使用「簡便泡茶法」
81 何時開始泡茶,何時開始奉茶
82 第一道如何奉茶,杯子放在哪裡
83 奉茶時,杯子由誰拿取,走動不便的人如何奉茶,盲友的茶會如何應變
84 第二道以後如何奉茶
85 奉茶時要不要說「請喝茶」,被奉者要不要說「謝謝」
86 奉茶一定要依前後的次序嗎
87 奉茶時從座位的哪一邊出去
88 奉茶時遇「空位」及「不泡茶者」,如何奉茶
89 若「品茗後活動」的表演人員未能一起泡茶,如何讓他或他們有茶喝
90 若設有解說員,如何奉茶給他
91 如何奉茶給圍觀的人
92 泡茶杯數與泡茶次數如何決定
93 泡兩種茶時,如何操作
94 泡茶用水不足時,如何補充
95 茶會間若安排有茶食享用,如何進行
96 茶會沒安排供應茶食,可因自己泡末茶而提供茶食嗎
97 紀念性無我茶會等特種場合的奉茶法
98 對圍觀者的詢問及要求,如何因應
99 奉茶間的禮節
100 什麼時候開始喝茶,從哪一杯開始喝
101 喝茶時應快快地喝還是慢慢地喝
102 茶葉浸泡期間,做什麼才好
103 泡茶進度超前或落後時,有何調節的方法
104 如何避免攝錄影破壞氣氛
105 無好惡之心的真諦
第八章 品茗後活動與收拾禮節
106 何謂「品茗後活動」,如何進行,與「會後活動」有何不同
107 品茗後活動為什麼不能太長,如何搭配為妥
108 品茗後活動要不要設置表演臺
109 泡完茶,要不要清洗茶具
110 如何預防收拾茶具後,壺與盅的殘水外流
111 收拾茶具前之擦杯動作,意義何在
112 何時開始擦拭自己用過的杯子
113 收杯禮節
114 茶具如何收拾
115 泡茶結束後還剩有茶湯怎麼辦
116 個人泡茶位子的復原
117 茶會如何結束
118 公共設施的收拾
119 茶會後全體合影
120 有些「人」或「事」需要特別感謝或說明時,怎麼辦
121 無我茶會表現的茶道藝術
第九章 茶會進行間的問題處理
122 奉茶方式發生了錯誤怎麼辦
123 別人奉給您的茶少了一杯,怎麼辦
124 所泡的茶倒不完怎麼辦
125 遇到自己喝不下的茶怎麼辦
126 今天不能喝茶,但又參加了茶會,怎麼辦
127 奉茶時,發現自己的前一杯尚未被喝掉,怎麼辦
128 收杯時,遇到剩有茶湯怎麼辦
129 茶沒泡好,可以做些補救措施嗎
130 泡茶時發現水量或泡出的湯量明顯不足,有何應變方法
131 可以倒一杯給反方向的芳鄰喝嗎
132 杯子的衛生問題
133 不知道喝的是什麼茶,可以問嗎,可以讚美他泡得很好嗎
134 最後一道茶奉完,可以走到景仰的人那兒要杯茶喝嗎
135 會後可以與別人交換茶具作紀念嗎
136 茶會結束後可以再約些人原地繼續泡茶嗎
137 無我茶會可以使用非茶的飲料嗎
138 無我茶會錯誤最多的地方
139 無我茶會的「自由」與「法制」
第十章 主辦方的會前準備及注意事項
140 舉辦無我茶會的時機
141 如何訂定無我茶會的名稱
142 勘察場地
143 茶會籌備與進行間有哪些工作需要專人負責
144 誰是無我茶會的工作人員
145 如何讓參加的人知道茶會進行的程序(「公告事項」的製作)
146 如何使參加的人瞭解茶會的精神與做法(「會前說明會」的舉辦)
147 如何掌握各項會前的準備工作(「工作檢查表」的應用)
148 茶會記錄
149 如何掌握參加的人數
150 無我茶會的各項進度需要多少時間
151 參加無我茶會的人,應如何識別
152 無我茶會要義圖
第十一章 茶會推廣的方法及意義
153 「無我茶會」推廣工作如何進行
154 將無我茶會列入茶道教育課程
155 無我茶會又為茶道加了藩籬嗎
156 「無我茶會道場」的設置
157 無我茶會茶具完整性的重要
158 無我茶會的機動性與擴充性
159 如何使無我茶會的風格與特性突顯出來
160 無我茶會是隨意還是嚴謹
161 無我茶會為什麼不設貴賓席與長官致詞的時間
162 無我茶會進行間為什麼不放音樂
163 「品茗後活動」演出人員最好也是參加無我茶會的人
164 推廣性無我茶會的舉辦
165 無我茶會在其他場合的應用
166 無我茶會有用嗎
167 「無我茶會」的英、日、韓譯
168 二○一二春無我茶會英譯更名為「Sans Self Tea Gathering」
169 什麼是「無我茶會」的國際組織
170 無我茶會需要統一的會旗與會歌嗎
171 無我茶會傳播,師生對話錄
172 「無我茶會」的字面意義是什麼
173 無我茶會不只是一種茶會形式
174 一人到千萬人的無我茶會
175 有人說無我茶會很美
176 無我茶會是要求精緻的一種茶道體系
第十二章 茶會的簡史
177 無我茶會的創辦
178 無我茶會的出生背景
179 為什麼有無我茶會的誕生
180 從獨飲到無我茶會
181 第一次無我茶會的舉辦
182 第一次公開舉辦的無我茶會
183 第一次國際無我茶會
184 無我茶會專書的出版
185 第一座無我茶會紀念碑在武夷山
186 從「無我茶會推廣委員會」到「中華國際無我茶會推廣協會」
187 無我茶會大事年表(一九九○~二○一二)
第十三章 對外解說稿
188 無我茶會解說稿
跋 無我茶會的理想國-許玉蓮
目錄
序 1 茶道藝術家的茶會作品
第一章 茶會架構
2 茶會形式、做法及精神
3 無我茶會為何非要單邊奉茶不可
第二章 場地處理原則
4 室內以什麼場地為宜
5 室外以什麼場地為宜
6 一定要在幽靜與風景優美的地方舉辦嗎
7 下雨怎麼辦
8 舉辦夜晚無我茶會時,場地需要多亮的公共照明
9 地形特殊,無法達成連續性隊形,怎麼辦
10 在舞臺從事示範性表演時的座位排法
11 作為紀念性無我茶會時,場地如何應變
12 席地而坐時,一個人的空間需要多少,兩人相隔的距離應該多少,座位前面應保留多少活動空間
1...
商品資料
語言:繁體中文For input string: ""
裝訂方式:平裝頁數:208頁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