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黃俊傑
定價:NT$ 700
優惠價:88 折,NT$ 616
本商品已絕版
本書所收錄十九篇論文皆為台灣大學《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劃項下,有關論述中國與日本儒者的《四書》詮釋之研討會發表論文。
本書論文共輯為四個部份,第一部份《理論探索》收錄三篇論文,從不同角度討論經典詮釋的理論問題。第一篇論文〈詮釋學與修辭學〉作者為洪漢鼎,此文循高達美的思路,指出詮釋學與修辭學都重視實踐性,因為詮釋學與修辭學都不是一種邏輯理論,而是一種實踐能力。第二篇論文是張鼎國的〈詮釋、修辭與論辯溝通〉,檢討當前哲學思考上語用側面大幅度提昇之後,傳統對語言活動各個面向的看法所出現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反過來影響以後哲學論述的方向和性格。 John B.
Henderson在第三篇論文中,探討「經典的周延性」與「異端的偏頗性」之相關問題,指出在許多不同的宗教或思想傳統中,經典都被認為內容周延而完整,包括所有的真理、價值甚至一般知識,他稱這種現象為「經典的周延性」。
本書第二部份《論語與孟子的詮釋》收錄五篇論文,討論不同時代的中日學者對於《論語》與《孟子》的解釋。本書第四篇論文是台大中文系蔡振豐的〈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他認為:從儒學的角度而言,何晏《集解》雖不能對德性根源問題提出說解,但大抵仍保有儒者對德性問題的重視。王弼《釋疑》則呈現為形上學的思考,完全揚棄宇宙論中心的思維模式,而將重點放在形上之「無」的把握上,這種思考使儒學的內涵完全失卻。蔡振豐的說法與Rudolf G. Wagner可以互相發明。Wagner所撰第五篇論文,主旨在分析王弼對《論語》的解釋。TWagner指出,王弼發展出一套脈絡化而深奧的解讀《論語》的策略,其詮釋關鍵在於扣緊孔子描述聖人境界時,所顯示的對於語言的不信任的態度。
本書第六篇論文是張崑將的〈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除闡釋朱子「克己」、「復禮」、「為仁」的三個關鍵思想內涵外,也舉出中日三位儒者:清儒戴震(東原,1724-1777)、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儒者荻生徂徠(茂卿,1666-1728)、懷德堂儒者中井履軒(1732-1817)對朱子的批判。這三位儒者均認為朱子解經時,違背了使用語言的原則。本書第七篇論文作者為日本關西大學教授陶德民,此文以元田永孚的日記和《經筵論語進講錄》為基礎,探討明治時代學術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其對經典闡釋所發生的影響。
本書第三部份收有五篇論文,主要都在論述中日儒者對《大學》與《中庸》的解釋。第九及第十篇論文作者郭曉東,第九篇論文的問題意識是:朱子從《大學》中開發並特別加以論證的問題是什麼?在第十篇論文中,則分析朱子對《中庸》之詮釋,既受到呂與叔相當程度影響,又對呂氏之說提出嚴厲之批評。但朱子對呂氏之認同與朱子對呂氏之批評具有不同的特色。
第十一篇論文作者為廣州中山大學教授馮達文,他分析朱子與王陽明(1472-1529)對《大學》的疏解,企圖回答「中國解經傳統的特質何在」這個問題。荻生茂博在本書第十二篇論文〈大鹽中齋的《大學》詮釋〉一文中,研究日本陽明學者大鹽中齋(平八郎,1794-1837)解釋《大學》的作品《古本大學刮目》。本書第十三篇論文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雅史的〈貝原益軒對《大學》的解釋〉。本文指出不能僅從近代教育學之先驅的角度看待貝原益軒(1630-1714)的歷史角色,而應該從「知的現場」與「歷史的文化空間」的角度檢討貝原益軒學問的涵義。
本書第四部份所收前三篇論文都與朱子學有關。第十四篇論文是黃勇的〈程頤與經典解釋〉,其主旨企圖論證:程頤(伊川,1033-1107)的儒家本體詮釋學可以為當代詮釋學開創新境界。PT本書第十五篇論文作者潘德榮,將朱子與施萊爾馬赫(F. E. D. Schleiermacher, 1768-1834)加以比較,他指出:朱子將對文本意義的解釋視為解釋經典的第一目標。本書第十六篇論文作者是湖南師大的李清良教授,他試圖歸納朱子論理解之蔽,主要可以區分為兩類:一是「氣稟之偏」,第二是「私欲之累」。這兩種問題常常互相聯繫而共同作用於具體的理解事件之上。
本書第十七篇論文作者為湖南大學鄧洪波,其正是研究明代書院與儒家詮釋的平民化現象。本書第十八篇論文作者是南京大學教授周群,其文探討所謂「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宗道對《四書》的詮釋。本書最後一篇論文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的文章。這篇論文所處理的問題是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答卷中的論述,是帝國中國晚期經典詮釋的另一個面向,很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色。
總之,在東亞近世思想史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的解釋與再解釋,是帶動思潮形成與轉向的重要動力,《四書》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這部書所收錄的這十九篇論文,是最近三年來在台大所舉辦的研討會中所發表的一部份成果。這部書是關心中日近世儒者對《四書》解釋的學者,努力探索的業績。
作者簡介:
黃俊傑教授
現職
◎台大歷史系所特聘教授 (1984起)
◎兼「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
◎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1998起)
學歷
◎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 (1980)
◎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1973)
◎台大歷史學系學士(1969)
經歷
◎東吳大學東吳通識講座教授(2005)
◎臺灣聯合大學系統講座 (2005)
◎臺大、成大、陽明、北醫、臺藝大、國立藝術大學、屏師、中山大學等大學院校校長遴選委員 (1992-2004)
◎「全國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訪評」總主持人(1998-99)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 (1996-2000)
研究領域
◎東亞儒學
◎史學史與方法論
◎戰後臺灣史
學術榮譽
◎台大學術研究傑出專書獎(2006)
◎中山學術著作獎(2006)
◎胡適紀念講座 (2005-2006)
◎傑出人才講座 (1997-2002)
◎台大優良教學獎(1998)
◎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 (1989)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作者:黃俊傑
優惠價: 88 折, NT$ 616 NT$ 700
本商品已絕版
本書所收錄十九篇論文皆為台灣大學《東亞近世儒學中的經典詮釋傳統》研究計劃項下,有關論述中國與日本儒者的《四書》詮釋之研討會發表論文。
本書論文共輯為四個部份,第一部份《理論探索》收錄三篇論文,從不同角度討論經典詮釋的理論問題。第一篇論文〈詮釋學與修辭學〉作者為洪漢鼎,此文循高達美的思路,指出詮釋學與修辭學都重視實踐性,因為詮釋學與修辭學都不是一種邏輯理論,而是一種實踐能力。第二篇論文是張鼎國的〈詮釋、修辭與論辯溝通〉,檢討當前哲學思考上語用側面大幅度提昇之後,傳統對語言活動各個面向的看法所出現的變化,而這些變化又反過來影響以後哲學論述的方向和性格。 John B.
Henderson在第三篇論文中,探討「經典的周延性」與「異端的偏頗性」之相關問題,指出在許多不同的宗教或思想傳統中,經典都被認為內容周延而完整,包括所有的真理、價值甚至一般知識,他稱這種現象為「經典的周延性」。
本書第二部份《論語與孟子的詮釋》收錄五篇論文,討論不同時代的中日學者對於《論語》與《孟子》的解釋。本書第四篇論文是台大中文系蔡振豐的〈何晏《論語集解》的思想特色及其定位〉,他認為:從儒學的角度而言,何晏《集解》雖不能對德性根源問題提出說解,但大抵仍保有儒者對德性問題的重視。王弼《釋疑》則呈現為形上學的思考,完全揚棄宇宙論中心的思維模式,而將重點放在形上之「無」的把握上,這種思考使儒學的內涵完全失卻。蔡振豐的說法與Rudolf G. Wagner可以互相發明。Wagner所撰第五篇論文,主旨在分析王弼對《論語》的解釋。TWagner指出,王弼發展出一套脈絡化而深奧的解讀《論語》的策略,其詮釋關鍵在於扣緊孔子描述聖人境界時,所顯示的對於語言的不信任的態度。
本書第六篇論文是張崑將的〈朱子對《論語.顏淵》「克己復禮」章的詮釋及其爭議〉,除闡釋朱子「克己」、「復禮」、「為仁」的三個關鍵思想內涵外,也舉出中日三位儒者:清儒戴震(東原,1724-1777)、日本德川時代古學派儒者荻生徂徠(茂卿,1666-1728)、懷德堂儒者中井履軒(1732-1817)對朱子的批判。這三位儒者均認為朱子解經時,違背了使用語言的原則。本書第七篇論文作者為日本關西大學教授陶德民,此文以元田永孚的日記和《經筵論語進講錄》為基礎,探討明治時代學術與政治的關係以及其對經典闡釋所發生的影響。
本書第三部份收有五篇論文,主要都在論述中日儒者對《大學》與《中庸》的解釋。第九及第十篇論文作者郭曉東,第九篇論文的問題意識是:朱子從《大學》中開發並特別加以論證的問題是什麼?在第十篇論文中,則分析朱子對《中庸》之詮釋,既受到呂與叔相當程度影響,又對呂氏之說提出嚴厲之批評。但朱子對呂氏之認同與朱子對呂氏之批評具有不同的特色。
第十一篇論文作者為廣州中山大學教授馮達文,他分析朱子與王陽明(1472-1529)對《大學》的疏解,企圖回答「中國解經傳統的特質何在」這個問題。荻生茂博在本書第十二篇論文〈大鹽中齋的《大學》詮釋〉一文中,研究日本陽明學者大鹽中齋(平八郎,1794-1837)解釋《大學》的作品《古本大學刮目》。本書第十三篇論文是日本京都大學教授?本雅史的〈貝原益軒對《大學》的解釋〉。本文指出不能僅從近代教育學之先驅的角度看待貝原益軒(1630-1714)的歷史角色,而應該從「知的現場」與「歷史的文化空間」的角度檢討貝原益軒學問的涵義。
本書第四部份所收前三篇論文都與朱子學有關。第十四篇論文是黃勇的〈程頤與經典解釋〉,其主旨企圖論證:程頤(伊川,1033-1107)的儒家本體詮釋學可以為當代詮釋學開創新境界。PT本書第十五篇論文作者潘德榮,將朱子與施萊爾馬赫(F. E. D. Schleiermacher, 1768-1834)加以比較,他指出:朱子將對文本意義的解釋視為解釋經典的第一目標。本書第十六篇論文作者是湖南師大的李清良教授,他試圖歸納朱子論理解之蔽,主要可以區分為兩類:一是「氣稟之偏」,第二是「私欲之累」。這兩種問題常常互相聯繫而共同作用於具體的理解事件之上。
本書第十七篇論文作者為湖南大學鄧洪波,其正是研究明代書院與儒家詮釋的平民化現象。本書第十八篇論文作者是南京大學教授周群,其文探討所謂「公安三袁」之一的袁宗道對《四書》的詮釋。本書最後一篇論文是普林斯頓大學教授艾爾曼(Benjamin A. Elman)的文章。這篇論文所處理的問題是明清時代科舉考試答卷中的論述,是帝國中國晚期經典詮釋的另一個面向,很具有中國文化的特色。
總之,在東亞近世思想史發展過程中,儒家經典的解釋與再解釋,是帶動思潮形成與轉向的重要動力,《四書》的重要性更是不可忽視。這部書所收錄的這十九篇論文,是最近三年來在台大所舉辦的研討會中所發表的一部份成果。這部書是關心中日近世儒者對《四書》解釋的學者,努力探索的業績。
作者簡介:
黃俊傑教授
現職
◎台大歷史系所特聘教授 (1984起)
◎兼「東亞經典與文化」研究計畫總主持人
◎兼人文社會高等研究院特約研究員
◎中央研究院中國文哲研究所合聘研究員 (1998起)
學歷
◎美國華盛頓大學歷史系博士 (1980)
◎台大歷史研究所碩士(1973)
◎台大歷史學系學士(1969)
經歷
◎東吳大學東吳通識講座教授(2005)
◎臺灣聯合大學系統講座 (2005)
◎臺大、成大、陽明、北醫、臺藝大、國立藝術大學、屏師、中山大學等大學院校校長遴選委員 (1992-2004)
◎「全國大學校院通識教育訪評」總主持人(1998-99)
◎中華民國通識教育學會理事長 (1996-2000)
研究領域
◎東亞儒學
◎史學史與方法論
◎戰後臺灣史
學術榮譽
◎台大學術研究傑出專書獎(2006)
◎中山學術著作獎(2006)
◎胡適紀念講座 (2005-2006)
◎傑出人才講座 (1997-2002)
◎台大優良教學獎(1998)
◎美國王安漢學研究獎 (1989)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徵求價 | 數量 |
4折 | 1 |
請在手機上開啟Line應用程式,點選搜尋欄位旁的掃描圖示
即可掃描此ORcod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