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後零內耗溝通術別教出混蛋過曝世代季暢銷讀冊選讀0元二手書三采暢銷72折起升職兵法離開學術界正確犯錯巨人思維艾蜜莉存股術高木直子更新粒線體
提供搜尋: [出版社-

陝西師範大學出版社

]
搜索結果:頁數1/2

易經一本通

作者:唐頤
出版日期:2010-03-01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卜筮之書,是中國傳統文化的開山之作,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被譽為“群經之首,大道之源”,可謂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正如歐洲哲學權威 ...

人生的哲學系列:憶往談舊錄(增訂本)

作者:粱漱溟
出版日期:2009-04-01
《憶往談舊錄》講述了作者的父親早年即熱心於君主立憲,後又轉而參加辛亥革命。在1924年辭去北大教職之後,不久即投身農村,從事鄉村工作,前後凡八九年。1937年日寇入侵,又為抗戰奔走,從事促進國內團結、 ...

圖解經典系列132:圖解周易參同契-周易養生絕學(居家典藏版)

出版日期:2010-05-01
《周易參同契》是道教經典,產生於東漢時期,唐朝時被收錄進《道藏》太玄部。此書融大易、黃老、爐火三家之理於一體,以闡明易理養生的原理和方法。在中國文化思想史和中國科技史上都有非常重要的地位,被公認為最早 ...

圖解經典系列104:圖解周易爻辭文化 卜筮全書 第四部 黃金策(下)

作者:唐頤
出版日期:2010-02-01
《卜筮全書》為明代的卜筮圣典,是周易爻辭文化的最重要著作,也是中國古代吉兇卜筮的巔峰之作。全書輯錄了明代以前納甲筮法的經典作品,傳承了《京氏易傳》和《火珠林》等早期的筮法的真諦。 《圖解周易爻辭文化• ...

圖解經典系列071:圖解易經的智慧.傳部

作者:唐頤
出版日期:2009-03-01
《易傳》是我國現存最早的一部系統地解釋《易經》的書,它對《易經》中的智慧進行了創造性的闡述和發揮,主要包括天尊地卑、效法天地、知崇禮卑、謹言慎行、恩威並施、靈活變通、陰陽相推、剛柔相濟、居安思危等。人 ...

圖解正念

作者:藍梅
出版日期:2009-03-01
2500年前,佛陀開示了成就正道的單一道路——四念處。四念處即正念,為佛教八正道之一。正念修行在東西方世界擁有崇高的地位和廣泛的影響力,它不僅是南傳佛教國家最為推崇和重視的修行方法,而且是西方國家最為 ...

大道無形:易經中的哲學與智慧

作者:史冷金
出版日期:2007-05-01
《易經》說的是陰與陽的思想產物。它源自男女不同的性別,是人類原始思想的產物。它主要的目的是為了說明宇宙萬物中一切變化的現象。  《易經》的宗旨就是在於闡釋宇宙大自然的陰陽剛柔動靜的變化,變易而不易,複 ...

論語別裁

歷代有關講評《論語》的經典之作,現如今想要看到也並非難事。而現在為大家呈現的則是一本別具特色的詮釋《論語》的著作,作者張居正是萬曆首輔,他所講評的《論語》是專為萬曆皇帝所作,幾百年來一直是內閣的典藏經 ...

圖解易經的智慧.經部

作者:唐頤
出版日期:2009-02-01
《易經》博大精深,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經典著作。它的古老和深邃,使其當之無愧地成為經典中的經典,哲學中的哲學,智慧中的智慧。人們在經歷磨難、凶險、復興、亨通等境遇時,《易經》六十四卦的爻辭總 ...

禪外閱世

作者:豐子愷
出版日期:2007-12-01
本書是豐子愷先生用禪意去感悟人生心得的散文集,全書分為藝韻書香、如煙往事、人生如夢、心與物遊等五部分,收錄了豐子愷先生的一些人生隨筆。無常之慟,大概是宗教啟信的出發點吧。一切慷慨的,忍苦的,慈悲伯,捨 ...

圖解易經︰一本終於可以讀懂的易經

作者:祖行
出版日期:2007-02-01
《易經》是我國最古老的一部占筮書,同時也是一部凝結著遠古先民睿智卓識的哲學著作,自古以來,有關它的註釋和研究版本不在少數,但是卻因為時代的變遷,人們理解上的差異,很多版已不符合現代讀者的閱讀口味。本書 ...

禪學指歸

作者:胡適
出版日期:2008-07-01
本書收錄了胡適論述中國佛教及禪宗的文章。胡適本人不信任何宗教。然而,說到對佛教和禪宗的研究,作為研究中國思想史的大學者,胡適先生的通徹見解,是無人能出其右的。他的開創之功,至今仍然影響著世界研究佛教禪 ...

老莊的智慧

作者:傅佩榮
出版日期:2011-01-01
. ...

圖解易經中的數學梅花易數

作者:邵康節
出版日期:2008-11-01
以現代手法詮釋易學預測奇書。了解中國像數學思想,追溯中國傳統哲學的本源。500幅精美手繪插圖,化抽象為直觀;十萬言淺顯易懂文字,變晦澀為簡明。零《易經》基礎,零古文起點,通向《易經》預測學的捷徑。《易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