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內耗溝通術過曝世代別教出混蛋正確犯錯季暢銷讀冊選讀0元二手書三采暢銷72折起離開學術界更新粒線體升職兵法巨人思維艾蜜莉存股術高木直子

荀子學院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7-12-05
二手書交易資訊
他告訴我們,打從心底,你就想做壞事!楊倞稱讚荀子:「真名世之士,王者之師。」郭沫若:「漢儒總匯百家,而荀子實開其先河。」梁啟超:「自秦漢以後,政治學術,皆出於荀子。」章太炎:「自仲尼而後,孰為後聖?… ...

這就是莊子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17-12-27
二手書交易資訊
■ 莊子——¬¬中國人兩千年來的心靈導師!莊子一生都在追求至道,返璞歸真,鄙視功名利祿,求得自身的逍遙。在當今社會,有和莊子一樣的逍遙心態,會讓你保有一份閒適,一份快樂。莊子的「無為而無不為」,可以打 ...

這就是墨子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18-06-06
二手書交易資訊
■ 墨家——唯一與儒家並稱的「世之顯學」!墨子是中國歷史上一個偉大又神秘的人物,他創立的墨家學派和孔子創立的儒家學派是春秋戰國時期的諸子百家中最著名的兩家。《韓非子‧顯學》:「世之顯學,儒、墨也。」墨 ...

老子學院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7-07-25
二手書交易資訊
我們讓《道德經》不再是深不可測。老子是公認的百家之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奠基人,老子的思想對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都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的第一哲人」。老子的思想主要 ...

你為什麼是窮人?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8-03-25
出版社:海洋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這就是孔子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17-11-29
二手書交易資訊
【本書特色】■ 《美國年鑑手冊》評為世界十大思想家之首!在中國五千年的歷史上,對於華夏民族的性格和氣質產生影響最大的人,就是孔子。孔子是一個教育家和思想家,也是一個品德高尚的知識份子,其思想主要彙集在 ...

窮人窮什麼?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7-12-26
出版社:海洋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孩子,你真棒!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5-03-0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所謂「天才」的孩子,絕大程度源自於後天環境的成功引導。每個孩子從出生的那一刻起就具備了天才所有的特質。那麼為什麼有的孩子成了莎士比亞,成了愛迪生,成了達爾文,給人類的歷史盡添輝煌?這主要是因為賞識賦予 ...

莊子學院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7-10-10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孫子學院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8-01-02
二手書交易資訊
. ...

一看,就看穿你的心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12-08-06
出版社:曼尼
二手書交易資訊
我們常說:「人若呆,看臉就知。」也說:「觀其行,知其心,一眼看個八九不離十。」這些家常用語,簡單又精要地點出:從一個人的相貌與言行舉止,可以一眼看穿他的內心世界與性格特質,讓他在人前無從掩飾、無從偽裝 ...

這就是老子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17-11-29
二手書交易資訊
■ 《紐約時報》評選古今十大作家之冠!老子是公認的百家之祖,是中國古代文化的奠基人,老子的思想對中國的思想史、文化史、宗教史都有巨大而深遠的影響,被譽為「東方巨人」、「中國和世界的第一哲人」。《道德經 ...

韓非子學院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8-03-05
二手書交易資訊
棒子與胡蘿蔔--管理者的兩大權柄!秦始皇稱讚韓非:「嗟乎,寡人得見此人,與之遊,死不恨矣!」司馬遷:「韓子引繩墨,切事情,明是非,其極慘礉少恩。」司馬談:「法家嚴而少恩,然其正君臣上下之分,不可改矣。 ...

墨子學院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07-10-31
二手書交易資訊
是他,墨子。墨,黑也,人民之色!胡適:「墨翟也許是中國出現過的最偉大的人物。」韓非:「世之顯學,儒、墨也。儒之所至,孔丘也。墨之所至,墨翟也。」荀子:「墨子之言昭昭然為天下憂不足…禮樂息滅,聖人隱伏, ...

中國第一逍遙書—莊子 (二手書)

作者:

秦榆

出版日期:2019-12-25
二手書交易資訊

秦榆

,自幼對國學有濃厚興趣,對儒、墨、道、法……等諸子百家有深入而細微之研究,曾經出版許多相關著作,堪稱國學研究之翹楚。【本書特色】----------------------------------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