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二手書快思慢想艾蜜莉存股術高木直子高效原力三體商周兩本75折皇冠70週年與媽祖同行批判性思考有錢人書櫃閱讀的島抄寫英語的奇蹟要讓孩子贏過誰大人漫畫沙丘

臺灣山地紀行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3-09
民國四十四年暑假,

程兆熊

教授率領教授團七人與學生四十五人,深入當時台中縣和平鄉、南投縣仁愛鄉、信義鄉山地調查園藝作物生長與分布情形,兼及一般地形、土壤、氣候及交通狀況。關於調查的科學研究成果,已於民國 ...

高山族中:臺灣宜蘭山地之行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3-09
接續中部山地調查之後,民國四十五年暑期,程教授再度率領師生溯蘭陽溪(舊名宜蘭濁水溪),深入宜蘭縣太平鄉(今大同鄉)、南澳鄉進行園藝資源調查。此次路線大致涵蓋今日中橫公路宜蘭支線、蘇花公路北段。尤其自太 ...

山地書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3-09
用三個暑假在人煙罕至、交通不便的高山地區摸索前進,時時高切低繞;突遇惡劣天候,冒雨前行、涉險渡河;親睹原住民部落的生活型態,念其經濟發展之困頓,並對原住民純樸質直之心靈深感讚許。凡此種種,在靜寂的山中 ...

大地人物:理學人物之生活的體認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8-10
《大地人物》一書,作者從《宋明學案》中選出若干突出的人物,運用妙思,塑造成不同人物的類型,引領讀者,同觀先賢風範。宋明時代的理學家,遭際不遇,時在淒風苦風中過生活;人在風雨裏,心情悲苦,一念及大地生靈 ...

大地邊緣人物:禪門人物的風姿與領悟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9-16
《大地邊緣人物》所描述的,都是是禪門的大德。我國自晉唐以來,禪門人物,各具風姿,慧光流轉,以啟迪眾生。故本書所述,從達摩的行跡,德山的來勢,雲門的敲門,……以至臨濟的托開,投子的投明,道吾的不道,各有 ...

一個人的完成:完人的生活與風姿之一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7-08
一個人的簡單化的入手處,會就是,一不苛求,二不曖昧,三不猶疑,四不瑣碎。所謂由狂入聖,就相當於這個意思。平心而論,每個人的完成,雖不必太過求顯赫膨脹,亦不必奢求建立豐功偉業,人要希聖希賢,總先要從盡性 ...

高山行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3-09
睽違山地調查十六年後,再次重返山林,眼見因以其所帶領的調查報告建議發展後,跨時代的臺灣山地風貌與經濟的變化,再遇當年為他背行李的山胞因種果樹而成大富翁的欣慰與歡喜。以文學之筆,為每一趟的山地旅程賦以詩 ...

完人的生活與風姿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1987-02-01
. ...

中國太平要義:中國農業政治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3-07-07
本書是從農業上談政治,而其根源,則是在從性情上談農業,因此拙著《中國農業與農民之文化的省察》一書,以及其他有關農業與庭園花木之作,原思總名為「中國農書」者,也是很可以合起來一看的。從性情上談農業,已有 ...

九十回憶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3-04-07
本書是

程兆熊

先生在晚年寫就的回憶錄,從他的家鄉說起,一路娓娓道來;讀先生之《九十回憶》,可以像看小說和欣賞詩篇一樣,一路隨主人翁的歷練去遊歷程先生的傳奇一生並共吟山川;先生一生筆耕不輟,不只以文救國, ...

孟子講義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3-11-08
我人實可以看出孟子的大心靈和大智慧,亦可以看出我整個民族的大心靈和大智慧,而不能不致其無窮之讚嘆。這不忍人之心,就是道心。這道心一方面使肉身成道,一方面又使道成肉身。就肉身成道上說,那是「人皆可以爲堯 ...

論語講義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3-09-07
「讀《論語》有讀了全然無事者,有讀了後,其中得一兩句喜者,有讀了後知好之者,有讀了後,直有不知手之舞之足之蹈之者。」《論語》實在是一部真性情和真智慧的書,由此你可見性情之全,智慧之體,由此,你自可見義 ...

憶鵝湖:歷史、文化、山川、人物與農村的斷想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2-06-10
《憶鵝湖》一文,係一年前應香港人生雜誌社王社長貫之兄之邀約而寫,並分期發表全文三分之二於其雜誌中。王社長本讀者之要求,原欲於香港印成小冊,惟限於經費,未克如願。今由臺中昌文書局之助,遂獲出版。數月前, ...

大學講義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4-03-08
大學之道,就是人世的大道。在這大道裡,一個人欲成其大,就必須層層上提。在明明德的一個層次上,那是知其一己;在親民的一個層次上,那是全其一己;在止於至善的一個層次上,那是完成其一己。人能有知其一己之知, ...

臺灣山地日記:橫越合歡山兼記太平山 大元山之行

作者:

程兆熊

出版日期:2023-01-06
余自民國四十四年暑期起,即偕同臺中農學院園藝系師生,從事高山族所居山地之園藝資源調查。此原為一科學工作,然余竟挾「禮失求諸野」與「五月渡瀘」之懷以往,如此三年,不以為苦,亦不以為險。惟同往之師生,同此 ...


您對於搜尋結果是否滿意?
太好了!感謝您的回饋!
感謝您的建議!我們會持續提供更好的搜尋服務!
很抱歉沒能幫上忙 :( 我們應如何改進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