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不安的夏天
許秀惠
時序進入下半年,又是檢視經濟走勢的時刻。只是,全球經濟會怎麼走,答案依舊環繞著唯一男主角川普的政策。
川普習慣以聲勢取勝,關稅戰強度拉滿拉大,所有貿易往來國家被迫坐上他的政策雲霄飛車,跟著陡升爆墜,市場充斥不安的氣氛。
他端出《大而美法案》,不顧是否因此拉高財政壓力,外界認為他打算向全球課徵高關稅來補赤字,讓鮑爾降息來舒緩通膨壓力,再靠穩定幣來維繫美元地位,這些算盤打得響亮,能否成真,將如何影響接下來國際經濟走勢,有幾個關鍵節點可以觀察。
其中,大而美法案會不會過,內容會不會收斂修正;關稅豁免九十天到期日之後,是開直達車上路,抑或再度踩煞車?尤其美國對台灣課徵關稅的數字,開三二%,究竟最後以哪個數字拍板,台廠更是皮繃得緊緊;鮑爾何時降息,次數與幅度等等皆連動到經濟表現……。
本次封面故事便試圖將上述這些影響未來經濟的變數,透過深度訪問國內外專家後,提供判讀的路徑。
其中,法國外貿銀行亞太首席經濟學家艾西亞(Alicia García Herrero)的論點吸引了我,她把日本、歐洲等國的債券跟美債評點一輪後,給了「現階段,市場上仍找不到可與美債相提並論的替代選項。」的結論。
這句話像一帖安定劑,或多或少讓手抱美債者鬆一口氣。不過川普亂「市」,究竟是浪花還是海嘯仍無定論;六月下旬戶外的高溫令人煩躁,但理財投資不能熱昏頭,須冷靜以待,才能擬定正確的應變對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