挪威哲學家史文德森.灰暗情感三部曲
在混亂世代藉哲學思考日常,重新對焦我們與世界的關係
挪威當代知名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擅長以輕鬆淺白的語言,透過哲學持續不斷研究現今社會的日常議題,譬如無聊、孤獨、謊言、恐懼、自由、邪惡等,挖掘人性中最深沉情感的正反兩面,並試圖在這些灰暗的情感光譜中找到其獨特的光亮。也讓我們在資訊嘈雜的現世,學會用理性探求本質,重新檢視各個普世共通的心理情狀,從而構築出適合自己的思維,堅韌心智、活得更加自在。
————————孤獨的哲學————————
我們真的活在最孤獨的時代嗎?
★2022年漢諾威哲學研究所.最佳哲學圖書獎★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淬鍊最灰暗複雜情感的光亮之作
唯有為自己的孤獨負責,才能找到生命的歸屬——
「我們今日面對的並非孤獨感愈來愈重,而是獨處的機會太少。」
孤獨向來是個難以啟齒的話題,儘管事實是,有人的地方就有孤獨。在安靜無聲的家中、在空蕩的午後公園裡、在熱鬧的陌生派對上,甚至走在繁忙街道上被人群包圍時,都可能感到孤獨。就像許多流行歌曲都低聲唱著,我們內心有多孤獨……
☆協助自我理解、釐清孤獨成因與排解孤獨感的思想工具書☆
《孤獨的哲學》借鑒哲學、心理學和社會科學的最新研究,區分不同類型的孤獨,分析了孤獨的心理和社會特徵,也討論孤獨如何影響一個人的生活品質以及身心健康,並提出了數項值得深究的思考:
○1孤獨、單獨與獨處三者有何異同?
○2孤獨是一種現象,還是一種情感?
○3擁有愛情與友情,就不孤獨了嗎?
○4幸福是能為自己的孤獨負起責任?
本書更提出:現代社會的主要問題不是我們有太多的孤獨,而是太少的獨處。作者認為身處孤獨時刻,實際上能讓我們更深刻認識自己、了解自己立足在世界的什麼位置。
本書特色
大量引用自古到今的哲學論述、做全面的概念分析,更以貼近讀者的電影、戲劇、文學為例,細膩而共情的闡述關於孤獨經驗的發現。
打破大眾對孤獨的成見,彙整各方資料一步一步推導出年紀、性別、時代、個人主義、社群網路、新聞媒體等與孤獨的關係和影響層面。\
給予讀者面對孤獨的思考基礎、協助自我發現、建立個人邏輯,進而理解孤獨、享受獨處。
————————謊言的哲學————————
為何有人生氣朋友說謊,卻全盤相信政客的謊言?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刊物《情報研究》推薦★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拆解虛實交雜之現世的爭議之作
沒有信任,人類生活幾乎不可能存在——
「偶爾被騙,總好過一輩子疑神疑鬼、不相信別人說的話。」
日常中總有大大小小的謊言,而「詐騙」、「假新聞」和「另類事實」也滲透到我們每天接收的資訊流中,虛實交雜的社會互動令人感到不安。若情節嚴重,很可能毀掉一個人的友誼、婚姻、事業,甚至是人生……
☆擺脫自我欺騙、學會與謊言共存、誠實面世的社會生存之書☆
從自欺、對朋友說謊、對陌生人說謊,到政治謊言,挪威知名當代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全面性分析日常生活中的謊言。以哲學倫理為基礎,探究善意的謊言是否為必要之惡、信任對人類生存的意義,並從柏拉圖的「高貴謊言」理論到前美國總統川普的「巨大謊言」,權衡政治謊言中的弔詭之處,提供多重面向的思考:
○1謊言、似是而非和鬼扯有何不同?
○2為何對朋友說謊比對陌生人糟糕?
○3唯有國家領導人的謊言該被接受?
○4誠不誠實其實並沒有明確的徵兆?
最後,作者提到該如何與每日生活皆可能觸及的謊言共處,他主張即使我們偶爾都會撒謊,但基本上我們是值得信任的。相信他人會讓人變得脆弱,我們很可能一次次地上當,但總的來說,活得真實和脆弱,好過活在不信任他人的狀態中。
本書特色
多方引用古今的哲學論述、全面性研究日常謊言,並以通俗的電影、戲劇、文學列舉,讓讀者易於理解此一現象的發生情境。
清楚定義何謂謊言,區分不同說謊對象的影響差異。也基於倫理角度,從說謊者的動機、目的、性格、性別、情境,推導出謊言的代價、實話的效益。
給予讀者如何與謊言共存的思考基礎:看清謊言的本質、學習誠實與信任,進而擺脫自我欺騙、建立起自身的品格。
————————恐懼的哲學————————
身處史上最安全時代,為何恐懼感更無孔不入?
★英國《衛報》強力推薦★
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對抗巨大而無形威脅的自由之作
我們的恐懼,是奢侈的副產品——
「我們應當懼怕恐懼,它損害我們生命中太多真正重要的事物了。」
監視器。機場安檢。鐵柵窗戶。我們每天都看得到社會中各種表現出恐懼的具體形式,新聞報導中最新的家庭危險或提高的恐怖威脅級別,不斷激起我們「厄運即將到來」的感覺……
☆超越社會恐懼、看清楚真實風險、樂觀相信未來的希望之書☆
恐懼是種強大的情感。挪威當代哲學家史文德森先從神經生物學出發,分析恐懼如何支配我們「戰或逃」的本能,而後探討恐懼在娛樂形式中的矛盾性,如恐怖電影、極限運動。接著研究恐懼文化、大眾媒體的渲染,如何高度侵蝕人際間的信任而形成「風險社會」。最後再轉向政治和社會領域,提出恐懼在馬基維利和霍布斯哲學、恐怖主義戰爭中扮演的角色,一步一步深入思考:
○1 為何我們既追求刺激又迴避恐懼?
○2 恐懼文化來自本能還是政治媒體?
○3 焦慮與恐懼的相似相異之處為何?
○4 風險意識是一種流行或真實需要?
令人懼怕的事物始終都在,它提醒了我們生活的意義。但本書最後叩問:當恐懼持續不斷、成了操弄手段與社會氛圍,侵害了身而為人最重要的自由,我們能否從中逃脫出來,又如何以希望取代恐懼——
本書特色
跨領域分析結合哲學論述,全面釐清恐懼此一情感從何而來,並以流行文化下的電影、戲劇、文學為例,探討恐懼所引起的各種具體形貌。
深入批判當今恐懼文化,關於其造就的矛盾性、政治手段和社會現象,如何對個人產生影響。
予以讀者重新審視自我處境的思考根基,進而活得更加自由、富安全感、懷抱希望。
作者簡介:
拉斯.史文德森(Lars Svendsen, 1970- )
挪威哲學家,卑爾根大學(University of Bergen)哲學系教授,曾任挪威最具影響力的智庫之一奇維塔(Civita)計畫主持人、奧斯陸大學(University of Oslo)哲學系的研究員、《晚郵報》(Aftenposten)專欄作家,以及挪威廣播公司第一台(NRK1)談話節目「Store studio」固定來賓。他的寫作風格獨特,擅長以簡明直白的方式探討當代國際難解的日常議題,挖掘人性最深沉情感的正反兩面,並試圖在這些灰暗的情感光譜中找到其獨特的光亮。史文德森獲獎無數,包括漢諾威哲學研究院(Hannover Research Institute for Philosophy;FIPH)頒發的最佳哲學圖書獎(The Philosophical Book Prize)、獻給傑出研究傳播的梅爾策獎(Meltzer)、由和平研究院(PRIO)與活躍和平之旅(Aktive Fredsreise)發起的囚犯的證言獎(The Prisoners' Testament)。
著有《無聊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Boredom)、《邪惡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Evil)、《時尚:一種哲學》(Fashion: A Philosophy)、《自由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Freedom)、《理解動物:狗和貓愛好者的哲學》(Understanding Animals: Philosophy for Dog and Cat Lovers)、《孤獨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Loneliness)、《謊言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Lying),和《恐懼的哲學》(A Philosophy of Fear)等,已被翻譯為三十餘種語言出版。
譯者簡介:
黃煜文
台大歷史所碩士,專職譯者。譯作包括《教父》、《西西里人》、《我們最幸福:北韓人民的真實生活》、《鴨子中了大樂透》、《為什麼是凱因斯?》、《耶路撒冷三千年》、《閱讀蒙田,是為了生活》、《你以為你的選擇真的是你的選擇?關於自由意志的哲學思考》、《給所有人的世界哲學史》、《自願被吃的豬:100個讓人想破頭的哲學問題》等。
蔡耀緯
臺灣大學歷史學研究所碩士。譯有《大歷史:從宇宙大霹靂到今天的人類世界》、《當上帝踩到狗屎》、《暗渡文明》、《間諜、虐待狂與巫士》、《平凡的美德》、《1921穿越福爾摩沙》、《偉大的俄羅斯回來了》、《逃離中國:現代臺灣的創傷、記憶與認同》和《棉花、絲綢、牛仔褲》等書。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黃豪平/主持人
葛大為/作詞人
潘怡帆/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
超級歪SuperY/書評暨影評人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柯孟融/《咒》導演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共同推薦
「拉斯.史文德森寫的這本書,同時為孤獨這個與人最親密的情緒,帶來知識與智慧。」
──傑佛瑞.科斯基(Jeffrey Kosky),《奇蹟的藝術:迷人的世俗》(Arts of Wonder: Enchanting Secularity)作者
「在《孤獨的哲學》中,史文德森並沒有闡明孤獨這個主題,反而將其複雜化,從而消除了我們對孤獨的理解可能抱持的許多幻想。」
──國際線上雜誌《PopMatters》
「《謊言的哲學》自陳為一本『對日常生活中的謊言進行全面研究』的著作,提出了一些從業人員可能認為值得進一步思考或探索的問題,也以易於理解的寫作方式補足了一般讀者需求的缺口。《謊言的哲學》不僅適合在海灘上閱讀,也適合出現在大學研討會中。作者史文德森善用現代人的喜好,引用了許多非傳統人物作為舉例,包括小螢幕上的動畫角色荷馬.辛普森和《廣告狂人》的主人公唐.德雷柏。」
¬——美國中央情報局(CIA)刊物《情報研究》(Studies in Intelligence)
「若要真誠面對謊言,該怎麼做呢?……史文德森給了我們輕鬆通往哲學傳統中最優秀和聰明思想的途徑,且表現得機智、迷人且清晰。但他給的不僅僅如此。他在謊言普遍存在的現實中,提供了全面的建議,關於最重要的問題:如何活得更好。」
——傑佛瑞.科斯基(Jeffrey Kosky)/華盛頓與李大學(Washington and Lee University)宗教學教授
「史文德森寫給大眾讀者,為謊言的本質和倫理提供了引人入勝的哲學思考入門。……史文德森的例子生動鮮活,他的寫作生氣勃勃且通俗易懂。一些分析相當具有爭議性,讀者可能會發現他們對案例的直覺與作者不符,但弄清楚原因是參與實踐倫理學研究的樂趣之一。我們求助於道德哲學,是為了獲得指導,但或許也是為了刺激:一個思考和摩擦的機會。」
——《泰晤士報文學增刊》(Times Literary Supplement)
「謊言在何種情況下是允許的,一直以來都是評估規範倫理理論的試金石。為此,哲學的歷史充滿了對謊言和欺騙的討論。在這個對該主題的簡要調查中,史文德森將有關謊言的主要理論提煉成一種指南,以理解日常生活中的謊言和欺騙。」
——書評媒體《選擇》(Choice)
「哲學家史文德森在這個關於謊言和說真話的巧妙觀點中寫道:『偶爾被欺騙要比終身懷疑更好。』……雖然人們可以不誠實,但史文德森對有脈絡性的謊言仍抱有希望。他的反思是微妙的,結論是明智的,且他避免使用學術術語。具有哲學思考背景的讀者會發現這是一個令人愉快且啟發性的研究。」
——《出版者週刊》(Publishers Weekly)
「不久之前,人們生活在一種真實的恐懼中,害怕隨時可能爆發的核浩劫會結束地球上的生命。如今我們害怕全球變暖。還有金融崩潰。哦,是的,還有恐怖主義。然後還有流感大流行,更不用說食物中致癌化學物質、街頭犯罪和戀童癖教師的問題。在英國,我們對彼此的害怕甚至達到了每十四人就擁有一台閉路監視器。但諷刺的是,我們現在比歷史上任何時候都更安全、更健康。根據挪威哲學家拉斯.史文德森的說法:『我們的恐懼是奢侈的副產品。』大眾媒體、壓力團體和保姆國家都有罪,它們挑起了當前的偏執氣氛。恐懼是一種強大的情感。它可以拯救生命。但它也『剝奪了我們的自由』,且破壞了那至關重要的社會膠著劑——信任。史文德森同意羅素曾經說過的:『征服恐懼是智慧的開端。』在這本簡短卻廣泛,並且有洞察力的書中,他令人信服地主張我們需要用希望和信任的文化來取代風險社會。」
——《衛報》(The Guardian)
「這是一場令人愉快、寫得很好且引人入勝的哲學治療之旅,強調了在背景的恐懼狀態下生活的社會後果。這本書既學術又通俗,提供了對小說、電影和其他流行媒體的深入哲學探討,同時避免了說教或災難預言的調調。」
——《高等教育時報》(Times Higher Education)
「史文德森鼓勵讀者從更橫向的角度思考那些旨在激發恐懼的龐大訊息洪流,希望人類對未來更加樂觀,並更有識別力地處理我們接收到的信息。他成功解構了最令人不安的恐懼,並對這些恐懼為何存在,以及人們為何接受,甚至是鼓勵它們提出了深刻的問題。對於那些喜好思考更甚於被告知的人來說,這是一次愉快的閱讀。」
——《M/C評論》
名人推薦:黃豪平/主持人
葛大為/作詞人
潘怡帆/東海大學哲學系副教授
沈伯洋/臺北大學犯罪學研究所副教授
超級歪SuperY/書評暨影評人
冀劍制/華梵大學哲學系教授
柯孟融/《咒》導演
謝伯讓/臺灣大學心理系教授
——共同推薦
「拉斯.史文德森寫的這本書,同時為孤獨這個與人最親密的情緒,帶來知識與智慧。」
──傑佛瑞.科斯基(Jeffrey Kosky),《奇蹟的藝術:迷人的世俗》(Arts of Wonder: Enchanting Secularity)作者
「在《孤獨的哲學》中,史文德森並沒有闡明孤獨這個主題,反而將其複雜化,從而消除了我們對孤獨的理...
目錄
————————孤獨的哲學————————
導論
一般的人類現象
孤獨的哲學
1 孤獨的本質
「孤獨」與「單獨」
孤獨與生命意義
孤獨的形式
孤獨與健康
2 孤獨是一種情感
什麼是情感?
情感詮釋
情感的功能
孤獨作為一種世界觀
情感生活的塑造
3 誰是孤獨的人?
量化孤獨
挪威的孤獨
孤獨、生命階段與社會群體
孤獨與性別
孤獨與人格特質
4 孤獨與信任
信任的文化
極權主義的孤獨
人與人互動時的信任
5 孤獨、友情與愛情
關於友情
關於愛情
憤世嫉俗與懷疑
愛情、友情與認同
6 個人主義與孤獨
什麼是自由的個人?
獨自生活
深受孤獨所苦的個人?
孤獨與社群媒體
7 獨處
獨處與洞察
盧梭與獨處的沮喪
獨處容不容易做到
遠離他人的目光
獨處的能力
8 孤獨與責任
孤獨與羞恥
孤獨、歸屬感與生命意義
為自己的情感負責
那是你的孤獨
————————謊言的哲學————————
導論
1 什麼是說謊?
真實與符合真實
說謊的本質
鬼扯
2 說謊倫理學
責任與結果
善意的謊言
3 對自己說謊
盧梭毫不妥協的自欺
自我呈現與自欺
4 謊言與友誼
5 說謊政治學
現代政治的謊言
川普——自由民主制度下的極權主義說謊者
與說謊共存
————————恐懼的哲學————————
前言
1恐懼文化
2何謂恐懼?
3恐懼與風險
4恐懼的吸引力
5恐懼與信任
6恐懼的政治
7超越恐懼?
————————孤獨的哲學————————
導論
一般的人類現象
孤獨的哲學
1 孤獨的本質
「孤獨」與「單獨」
孤獨與生命意義
孤獨的形式
孤獨與健康
2 孤獨是一種情感
什麼是情感?
情感詮釋
情感的功能
孤獨作為一種世界觀
情感生活的塑造
3 誰是孤獨的人?
量化孤獨
挪威的孤獨
孤獨、生命階段與社會群體
孤獨與性別
孤獨與人格特質
4 孤獨與信任
信任的文化
極權主義的孤獨
人與人互動時的信任
5 孤獨、友情與愛情
關於友情
關於愛情
憤世嫉俗與懷疑
愛情、友情與認同
6 個人主義與孤獨
什麼是自由的個人?
獨自生活
深受孤獨...
購物須知
退換貨說明:
會員均享有10天的商品猶豫期(含例假日)。若您欲辦理退換貨,請於取得該商品10日內寄回。
辦理退換貨時,請保持商品全新狀態與完整包裝(商品本身、贈品、贈票、附件、內外包裝、保證書、隨貨文件等)一併寄回。若退回商品無法回復原狀者,可能影響退換貨權利之行使或須負擔部分費用。
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