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書揭露末日博士魯比尼是用了什麼方法來預言二○○九年的這一場經濟危機,這些方法讓他得以在其他經濟學家察覺危機將至以前,就精確預見了危機即將到來。本書也讓危機重新成為經濟研究的前線與核心,亦即作者所獨創的「危機經濟學」:危機絕非例外,而是常態;不只新興經濟體會爆發危機,先進工業化經濟體也會。危機──指缺乏堅實基礎的熱潮期結束後進入災難般的崩壞期──一直都和我們同在,而且只要人類存在,危機隨時都會發生。
作者主張,危機既不是現代經濟學所認定的那種反常事件,也不是其他評論家所謂的罕見「黑天鵝」事件。相對的,危機是一種司空見慣,而且相對容易預測與理解的事件,換言之,危機是白天鵝。危機也有點像颶風,它的運作模式相對可預測,但卻可能改變方向,趨於沈寂,或甚至在幾乎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復活。本書提出了幾個可用來追蹤與監督這些經濟風暴的原則,而且我們有充分理由相信,人類絕對有能力預測甚至避免這些風暴的發生。
魯比尼以許多國家與數個世紀以來的類似事件為借鏡,說明金融巨變的歷史和資本主義一樣悠久而且一樣普遍。他更以最近這一場危機作為現成的教材,利用它來說明為何我們能預知那種事件的發生。還有,該如何預防這些事件,如何順利度過危機,危機過後又該如何整理家園等……這些議題都和「預見危機」一樣重要。本書試圖說明要如何重建我們的金融堤防,以減輕未來風暴的影響,因為我們剛剛經歷過的這場危機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危機勢必重現。
【本書特色】
經濟危機不僅可以事先預測,也可以加以避免
避開危機的風險,就是比其他人獲利更多
聲譽卓著的末日博士魯比尼比任何人都精準預測到二○○九年全球金融危機,這震驚了他的同業與更廣泛的金融界。魯比尼和他的多數同業不同,在他眼中,經濟災難並非那種一生只會發生一次且沒有清楚導因的怪異事件。世界各地數十年來的嚴謹研究讓他瞭解到,危機不僅經常發生,而且是可以預測得到的。本書針對一般讀者,闡述他所獨創的「危機經濟學」(Crisis Economics)──危機絕非例外,而是常態。危機不僅可以事先預測,也可以加以避免。魯比尼採用非傳統的方式,融合了歷史分析和全球經濟學,迫使政治人物、政策制訂者、投資人和市場觀察家不得不面對長久以來一直遭到忽略的一個事實:金融體系生來就脆弱,而且極易崩潰。在魯比尼的影響下,眾多後知後覺的經濟學家和投資人終於漸漸瞭解到不能繼續將危機視為金融史上的黑天鵝,這麼做的代價太高了。《末日博士危機經濟學》是一本極其重要的雋永之作,它證明大災難不僅可以預測、能夠預防,而且若有正確的藥方,更是可以治癒的。
作者簡介:
末日博士魯比尼(Nouriel Roubini):紐約大學史登商學院(Stern School of Business)經濟學教授。他擁有非常廣泛且長久的聯邦政府政策經驗,曾在一九九八年到二○○○年間任職於白宮與美國財政部。他是一家經濟與財務顧問公司──RGE監控者公司(RGE Monitor)的創辦人兼董事長,除了定期參加在瑞士達沃斯舉辦的世界經濟論壇(World Economic Forum)和其他國際性論壇以外,他也會在這些場合中發表他的見解。他經常上彭博、消費者新聞與商業頻道(CNBC)、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CNN)和美國全國公共廣播電台(NPR),世界各地的報紙和雜誌更是經常刊登他的社論。他是《外交政策》(Foreign Policy)雜誌所評選出來的二○○八年世界「百大頂尖公共知識分子」之一;《富比士》(Forbes)雜誌將他列為「所有企業高階主管都必須認識其觀點與概念的十大學術界大師」之一。另外,他也是《財星》(Fortune)雜誌專題報導曾精確預測到這一場嚴重危機的市場專家之一;《展望》(Prospect)雜誌更將他列為全世界第二重要的公共知識分子。
史帝芬‧米姆(Stephen Mihm):為《紐約時報雜誌》與《波士頓全球報》(The Boston Globe)及其他出版品撰寫各種經濟與歷史主題的文章。他得到過許多研究員職位,曾在二○○三年與二○○四年間在哈佛商學院從事紐克曼商業史博士後研究(Newcomen Postdoctoral Fellow in Business History)。目前擔任喬治亞大學的歷史學副教授,傳授美國政治、文化與經濟歷史相關課程。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沈雲驄
財經作家‧出版人
李勝彥
台新金控顧問
邱正雄
永豐銀行董事長
吳中書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
南方朔
作家‧評論家
夏韻芬
理財專家‧知名主持人
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聯合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名人推薦:
沈雲驄
財經作家‧出版人
李勝彥
台新金控顧問
邱正雄
永豐銀行董事長
吳中書
中研院經濟所研究員
南方朔
作家‧評論家
夏韻芬
理財專家‧知名主持人
謝金河
財信傳媒集團董事長
聯合推薦
依姓氏筆畫排列
推薦序
導論:危機絕非例外,而是常態
二○○九年一月,就在布希政府執政的最後倒數幾天,副總統迪克‧錢尼(Dick Cheney)接受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專訪。在被問到為何布希政府未能事先覺察到這一場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時,錢尼的回答非常發人深省。他宣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預料到(會發生這場危機),沒有人那麼機警。」「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1
並非只有錢尼一人做此評斷。回顧金融圈和政治性機構眾多聰明人在危機爆發後所做的評論,幾乎人人都有志一同的使用以下這類感嘆設問句(只不過說法略有不同)來回應外界的質疑:誰知道會這樣?誠如錢尼在那一場訪問中所暗示的,人們認為這場金融危機和九一一恐怖攻擊類似:事件的結果確實非常悲慘,但幾乎不可能預見它的到來。
但事實並非如此。舉危機爆發前一個最有名的預測○2為例:本書作者之一——努里爾‧魯比尼——早在二○○六年天下一片歌舞昇平之際,就在一場主流意見家聚會中提出一個非常明確的警告。那時擔任紐約大學經濟學教授的魯比尼,在位於華盛頓特區的國際貨幣基金,對著一群抱持懷疑態度的聽眾發表演說。他以鏗鏘有力的語調對在場的觀眾提出警告,但很多觀眾卻對這一席警語嗤之以鼻。當時他預測美國經濟很快就會因人生難得一見的住宅市場崩盤走勢、激烈的石油衝擊、消費者信心重挫,以及無可避免的深度經濟衰退等問題而陷入苦難。
那些災難聽起來夠糟了吧?不過,魯比尼還提出另一個更驚悚的可能局面。當住宅所有權人開始拖欠不動產抵押貸款,價值高達數兆美元的不動產抵押擔保證券將開始瓦解,屆時全球金融體系也將整個陷入停擺。他當時的結論是:這個尚未成形的住宅市場崩壞期,有可能「引發……一個系統性的金融體系問題」,觸發一場可能導致避險基金、投資銀行以及政府支持的金融巨獸如房利美(Fannie Mae)、房地美(Freddie Mac)等公司,陷入癱瘓甚至垮台的危機。但當時在場觀眾對他的憂慮卻抱持高度懷疑的態度。
不過,接下來一年半,魯比尼的預測開始逐一實現,而他也順勢進一步詳細闡述他對未來的悲觀看法。○3即使到了二○○八年年初,多數經濟學家還是斷定美國只不過是碰上流動性緊縮的問題而已,但儘管如此,魯比尼卻預測美國將發生一場衝擊家庭、企業以及金融業的嚴重信用危機,而且他認為金融企業將最為慘重。事實上,早在貝爾史登公司(Bear Stearns)崩潰以前,魯比尼就預言將會有兩家大型經紀自營商(也就是投資銀行)倒閉,剩下的大型公司也會失去獨立自主的地位。他警告,我們所知道的華爾街很快就會消失,進而引發一九三○年代以來首見的大規模動亂。果然,短短幾個月後,貝爾史登公司成為遙遠的記憶,雷曼兄弟也隨後崩解。不久之後, 美國銀行接收了美林公司,摩根史坦利和高盛公司則轉型為銀行控股公司,並因此不得不接受較嚴厲的法規管制。
魯比尼更是早在許多人之前就體認到,這將是一場全球性的災難。當很多市場觀察家還信心滿滿的認定,其他國家有能力擺脫美國境內危機的影響時,他卻精準警告,這場疾病很快將擴散到海外,原本專屬某個國家的經濟病症將轉變為一場全球性的金融傳染病。他也預測,這個假設性的系統性危機將引發幾十年來最嚴重的全球經濟衰退,嚴重打擊一般認定不會受美國問題衝擊的中國、印度與其他國家。而當其他經濟學家還聚焦在通貨膨脹的危險之際,魯比尼早已精確預測,全球經濟體系即將陷入大蕭條以來最嚴重的通貨緊縮惡性循環。
魯比尼擁有獨到與卓越的先知能力,世界上沒有另一個經濟學家能像他那麼清晰且具體預見最近這場危機的發生。不過,他並非唯一發出警語的人。許多其他備受推崇的觀察家也分別預測到金融危機的各個不同元素,而他們的洞見讓魯比尼得以將一些支離破碎的片段連結起來,成為一個蘊含眾人真知灼見的完整畫面。魯比尼在耶魯大學執教時期的前同事之一羅伯‧席勒(Robert Shiller)早在科技股崩盤之前,就警告股票市場有流於泡沫的危險,他預見未來的能力也遠遠領先幾乎所有人。○4另外,他也是最早針對最近這個房市泡沫提出警告的經濟學家之一。
影響魯比尼觀點的經濟學家和市場觀察家當然不止席勒一人。二○○五年時,芝加哥大學財務教授拉古拉姆‧拉詹(Raghuram Rajan)在懷俄明州的傑克森洞(Jackson Hole),對一大群備受矚目的經濟學家和政策制訂者表示,銀行員工和交易員的薪酬制度將鼓勵他們去承擔更多風險,使用更高的槓桿,並導致全球金融體系難以抵擋嚴重危機的傷害。○5其他還有幾個非常受外界敬重的人物也曾提出類似的警告,包括華爾街傳奇人物詹姆斯‧葛蘭特(James Grant)在二○○五年警告,聯準會助長了金融史上「最龐大的信用泡沫」之一;○6國際清算銀行(Bank for International Settlements)的首席經濟學家威廉‧懷特(William White),也曾就資產與信用泡沫的系統性風險提出警告;○7財務分析師納辛姆‧尼可拉斯‧塔雷伯(Nassim Nicholas Taleb)也警告,金融市場幾乎沒有能力因應「厚尾」事件的衝擊(這種事件落在風險的正常分布範圍之外);經濟學家毛瑞斯‧歐伯菲爾德(Maurice Obstfeld)和肯尼斯‧羅格夫(Kenneth Rogoff)也警告美國,不可能長期維持經常帳逆差;○8另外,摩根史坦利公司的史蒂芬‧羅區(Stephen Roach)和美林公司的大衛‧羅森堡(David Rosenberg)也早就針對美國消費者長年寅吃卯糧的情況,表達憂心。○9
當然,提出警告的不只這些人。儘管這些經濟學家和評論家皆德高望重,但他們的意見卻還是遭到漠視,這個事實充分展現出過去幾十年間的經濟與金融形勢;多數經濟與金融界人士漠視這些警告的原因,在於過去幾十年來,人們堅守一個簡單但古怪的信念:他們相信市場是能自律的主體,市場是穩定、穩健且可靠的。他們認為根據這個論述,配合各種新奇金融創新的加持,二十一世紀資本主義的整座雄偉建築將有能力自我管理,維持一種接近穩定且時時進行自我修正的均衡狀態。
以事後諸葛的觀點看來,那個信念似乎太過天真,但它卻是幾十年來約定俗成的定見,更被用來作為眾多重大政策性決策和整體投資決策的基礎。在這個典範盛行的情況下,也就難怪「經濟危機」不受重視了。確切來說,〔這個信念主張〕如果危機真的發生,危機本身也只是一些稀奇古怪的事件,這種事件極度不可能發生、極端不尋常、多半無法預測,而且後續影響短暫。即使某些正規的學術研究偶爾將「危機」列為研究主題,通常也認定只有較低度開發且問題叢生的國家,才會因危機而受創,類似美國這種經濟強權並不會遭受危機的折磨。
本書讓危機重新成為經濟研究的前線與核心:簡單說,這本書就是談論危機經濟學(crisis economics)。本書闡述危機絕非例外,而是常態,而且不只新興經濟體會爆發危機,先進工業化經濟體也會。危機——指缺乏堅實基礎的熱潮期結束後進入災難般的崩壞期——一直都和我們同在,而且只要有人類,危機隨時都會發生,雖然危機顯然是在資本主義興起前就已存在,但它和資本主義之間卻有一種非常特別的關係。確切來說,從很多重要層面觀察就可瞭解到,危機已被深植在資本主義的基因裡;賦予資本主義生命力的要素——資本主義的創新力量與對風險的容忍度——也可能埋下資產及信用泡沫的種子,到最後,泡沫終會像災難般崩潰,而泡沫崩潰所衍生的不良影響更將綿延多時。
危機不僅是司空見慣的常態,甚至有點墨守成規。危機有點像颶風,它的運作模式相對可預測,但卻可能改變方向,趨於沈寂,或甚至在幾乎毫無預警的情況下復活。本書提出了幾個可用來追蹤與監督這些經濟風暴的原則,而且我們有充分的理由相信,人類絕對有能力預測甚至避免這些風暴的發生。本書以最近這一場危機作為現成的教材,利用它來說明為何我們能預知事件的發生,還有,該如何預防這些事件,如何順利度過危機,危機過後又該如何重整家園等,這些議題都和「預見危機」一樣重要。最後,本書試圖說明要如何重建我們的金融堤防,以減輕未來風暴的影響,因為我們剛剛經歷過的這場危機只是一個開端,未來危機勢必重現。
要瞭解危機為何將再現,我們將討論和最近這場災難有關的許多尚未得到解答且纏繞不去的疑問。首先是最顯而易見的問題:引發幾十年來最嚴重金融崩潰的泡沫是怎麼形成的?金融機構因鬆散的管理與監督制度而承擔過高風險,是導致泡沫形成的原因之一嗎?或者說,泡沫是政府過度干預金融市場的必然後果?這些疑問全都切中要點,引導我們用非常不同甚至逆向思考的方式來瞭解金融危機。另外,這些問題也點出了極端不同的補救方法。
本書也將檢視為何最近這場危機會在那一個時間點爆發。危機純粹是導因於信心的崩潰嗎?它是因約翰‧梅納德‧凱因斯所謂的資本主義「動物本能」(animal spirits)消亡所造成的嗎?○10或者它是經濟體系某些部門使用過高槓桿(顯然迄今依舊如此)且實質上已破產的事實所造成的必然後果?換言之,危機完全是因為流動性不足所引發,或者——更嚴重——是因償債能力不足所造成?若是後者,那對未來又有何影響?
這個問題又衍生許多不同的疑問。在危機發生時,世界各國央行成為龐大金融體系大量不同主體的「最後放款人」。它們的行動是否阻止了更糟情況的發生?抑或反而鼓勵更過分的風險承擔行為,導致我們可能得面臨更大且更具破壞力的「盛極而衰」循環?相同的,急就章恢復管制的作法又會產生什麼樣的結果?這個作法能創造一個更健全且復原力強大的金融體系,同時讓未來的經濟成長更加穩定嗎?或者它根本只產生表面影響,無法防範未來更致命的泡沫與危機?
這些疑問都不是假設性問題。二十世紀經濟學巨擘約翰‧梅納德‧凱因斯曾精準評論:「經濟學家與政治哲學家的概念姑且不論對與錯,往往比一般人所理解的更具影響力。確切來說,這個世界根本是由少數人所支配……當權的狂人自認獲得天啟,但他們的一時狂熱,不過是從短短幾年前的某些三腳貓學術界人士的概念濃縮而來。」○11凱因斯大約是在七十多年前寫下這一段經常被引用的文字,不過,這些文字迄今看來依舊中肯。我們對這場近幾個世代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的分析與瞭解,多半是引申自一系列的假設,雖然這些假設不盡然全部錯誤,但卻也讓我們難以完整瞭解危機的前因和後果。
不過,我們首先要釐清一個事實:我們並非任何特定經濟學家思想的狂熱信徒,幾乎每個經濟學派都有一些概念可用來解析最近這一場危機,而我們的分析正是以一系列思想家的想法為基礎。我們採用了凱因斯和其他很多人的見解。事實上,我們認為要瞭解與管理危機,必須使用比一般常用手法更全面且更強烈的手段。我們必須不受意識型態影響,以更理性的方式來看待各項事務。因為危機的型態五花八門,某個情勢下能發揮作用的方法不見得適用於另一個情勢。
在評估金融體系的未來時,我們也秉持本書一貫的精神,以實用主義為導向。本書討論了幾個問題:未來我們該擔心通貨膨脹還是通貨緊縮?很多國家實施的景氣振興方案等政策性方法,乃至聯準會與其他國家央行所採行的緊急措施,將會產生什麼樣的長期後果?盎格魯薩克遜民族豪放不羈的自由放任資本主義模型將會有什麼樣的未來?美元的未來將會如何?最近這場危機是否代表著美國帝國衰敗與中國及其他新興經濟體興起的開始?最後,我們該如何改革全球經濟治理模式,以緩解未來危機的損害?
這本書的目標是希望以發生在其他時代與世界各地的種種危機為背景,解答和最近這場危機有關的上述諸多難題。畢竟,過去幾年的模式和一個長達幾個世紀的模式相當類似。危機總是依循不變的軌道演進,也都產生了可預期的結果。一般約定俗成的定見認為危機的發生頻率不高,不容易理解,但事實不然。在接下來的篇幅中,我們將穿梭古今,說明在以前的那些危機過後,前人如何發現與解答前述諸多疑問。
我們也將在整個過程中,解釋經濟學領域裡幾個令人望之卻步且經常遭到誤解的概念,包括道德風險(moral hazard)、槓桿(leverage)、銀行擠兌(bank run)、法規套利(regulatory arbitrage)、經常帳逆差(current account deficit,又稱經常帳赤字)、證券化(securitization)、通貨緊縮(deflation)、信用衍生性金融商品(credit derivative)、信用緊縮(credit crunch)與流動性陷阱(liquidity trap)等。我們希望我們的解釋不僅對華爾街與一般商業界的金融專業人員有幫助,也能對以下各種領域的人士產生助益:包括國內外企業高階主管、商業、經濟與財務科系大學生與研究生、許多國家的政策制訂者和政策執行者,以及為數最為眾多且散布世界各地的一般投資人。現在一般投資人終於知道,漠視國際金融秩序的錯綜複雜情勢,勢必會讓自己身陷險境。
本書的架構簡單明瞭,先是討論過往危機的歷史以及曾分析過這些危機的經濟學家。接下來討論的是最近這場危機的極深層根源,另外,我們也說明這場災難的發展符合一個非常容易預測的型態,而過去幾次重大危機的發展模式也都與這個型態相符。最後,本書展望未來,詳述金融體系應進行哪些必要改革,同時也討論未來幾年內發生其他危機的可能性。我們在第一章引領讀者悠遊過往,審視橫跨經濟史上的許多熱潮、泡沫與崩壞期。我們也特別聚焦在資本主義和危機的關係上,一開始是一六三○年代發生在荷蘭的鬱金香球莖投機泡沫,接著延伸到一七二○年的南海公司泡沫;一八二五年的第一次全球性金融危機;一九○七年的恐慌;一九三○年代的大蕭條,以及一九八○年代以後讓很多新興市場和先進經濟體苦不堪言的諸多危機。我們主張,危機既不是現代經濟學所認定的那種反常事件,也不是其他評論家所謂的罕見「黑天鵝」事件。相對的,危機是一種司空見慣,而且相對容易預測與理解的事件,換言之,我們認為危機是白天鵝。
多數先進經濟體在二十世紀的下半世紀都享受了一段相對平靜但卻不尋常的穩定期,這些經濟體在低通膨與高成長的美好環境下達到顛峰狀態。經濟學家將那段期間稱為「大穩定」。由於這種平穩安逸的日子過得太久,導致主流經濟學界不是完全忽略危機,就是將危機視為專屬低度開發國家的問題。因此,若要以更宏觀的態度看待與瞭解過去、現在與未來的危機,就必須回溯上一個世代的經濟學家的洞見。第二章介紹了幾個能幫助我們瞭解危機的經濟思想家。其中有些人如約翰‧梅納德‧凱因斯已相當出名,但其他人如海曼‧明斯基則鮮為人知。
第三章解釋最近這場危機的深層結構性根源。打從一開始,人們就一窩蜂的將危機歸咎於近幾年內承作的次級房貸,他們認為這些次貸問題不知為何感染了原本健康的全球金融體系,結果引發這場危機。這一章對這個荒謬的觀點提出質疑,並說明問題的導因其實在於幾十年來的趨勢和政策製造了一個徹頭徹尾二流(次級)的全球金融體系。這些存在已久的趨勢,除了製造出一大堆愈來愈令人難以理解且不透明的金融工具,更促使「影子銀行體系」興起。影子銀行體系是一個由非銀行不動產抵押貸款放款機構、避險基金、經紀自營商、貨幣市場基金和其他機構組成的組合體,近幾年來,這個體系大肆擴張,它的外表看起來像銀行,行為像銀行,像銀行一般從事借貸業務;但儘管它以不同方式成為銀行,但卻從未像銀行一樣受到管制。
這一章也介紹了道德風險的問題,所謂道德風險是指市場參與者假設自己最後一定會獲得紓困、補償,同時不會因其莽撞行為所造成的後果而受傷,並因此大膽承擔不必要的風險。這一章也討論長久以來的公司治理(corporate governance)失敗,以及政府本身所扮演的角色;不過,我們並不認同「危機是導因於政府干預過多或干預過少」這些彼此矛盾的解釋。我們認為,事實更為複雜且違反直覺:無論政府干預與否,都會造成重大影響,但我們的觀點和保守派或自由派人士都不盡相同。
後續幾個章節是聚焦在這一場危機。這場危機的許多病灶早就存在,不過,幾乎每個人都將這場危機描述為二十一世紀金融界特有且前所未見的危機。我們在第四章比較這場危機和過往危機的異同,藉此來導正這個天真且過於單純化的觀點。我們認為,二○○八年的事件對一百年前甚至兩百年前的金融觀察家來說,一定不陌生,不僅因為這些危機的爆發方式雷同,世界各國央行扮演最後放款人企圖解除危機的情節也非常類似。儘管這場危機的詳細特點和先前幾次危機確實有所不同,但整個情節的發展卻極其相似,這充分闡述了「歷史鮮少重演,但卻經常有規律可循」這句古諺的道理。
歷史一再向我們證明,危機非常類似流行病,危機剛爆發時都像一般的疾病,接著,它會向外擴散、蔓延。這場危機也不例外,不過,它是起源於世界的金融中心,而非位於邊緣地帶的新興市場,因此,這場危機的殺傷力也就特別大。第五章追溯這場危機如何與為何會擴散到全球,最後對國情極端歧異的眾多經濟體,如冰島、杜拜、日本、拉脫維亞、愛爾蘭、德國、中國和新加坡等,同時造成傷害。我們的看法和約定俗成的觀點並不一致,一般人認為世界上的其他國家是被美國的這場病給傳染,但事實不然,讓美國金融體系苦不堪言的各項弱點,其實早就普遍存在於世界其他各國,而且某些國家的情況甚至更加嚴重。所以,這場傳染病並非不分青紅皂白的對所有人都造成相同影響,唯有金融體系隱含相同弱點的國家才會成為它的受害者。
儘管其他和這場金融危機有關的書籍幾乎都特別或完全聚焦在美國,但本書卻認定,這場危機是二十一世紀全球資本主義制度的廣泛危機。第五章藉由追溯這場危機廣大到令人咋舌的國際範圍,從中發現許多和全球金融、國際總體經濟有關的真相,以及一國貨幣與財政政策的跨境寓意。危機有助於我們深入瞭解全球經濟體系在正常時期與非常時期的運作模式。
所有危機都會結束,這一場危機也不例外。遺憾的是,後續的不良影響將會纏繞多年,甚至幾十年。第六章將說明箇中原因,同時闡述為何每一場危機過後,都會發生令人憂慮的通貨緊縮與經濟蕭條。在過去,中央銀行官員利用貨幣政策來對抗危機,現在他們也重新使用其中一些方法。在此同時,很多金融危機迫使中央銀行官員倉卒推動創新,最近這一場危機也不例外。遺憾的是,儘管這些緊急措施可能發揮效用,但也可能像一些未經測試的療法,最後反而毒害了病人。
財政政策也是一樣。我們在第七章檢視政策制訂者如何利用政府的力量課稅、擬定支出計畫等來阻止危機的擴散。其中某些戰術是凱因斯最早提出的,且多數戰術都代表著大規模且前所未見的經濟干預。這一章評估最激烈的方案對未來有何寓意,尤其是這些方案本身在過程中可能製造的風險。
穩定經濟體系的必要干預行動,已對傳統自由放任資本主義的永續生存形成挑戰;政府最後可能透過更嚴密的管制與監督,在後危機全球經濟體系中發揮更重要的直接與間接功能。第八與第九章詳細描繪了一個新金融結構藍圖,在這個架構下,金融機構的透明度與穩定度將達到前所未見的全新層級。穩定國際金融體系的長期必要改革包括:各國央行之間應加強合作;另外,不僅商業銀行必須接受管理與監督,投資銀行、保險公司和避險基金亦然;針對「大到不容倒閉」金融企業的高風險行為制訂管控政策;金融機構必須建立更高的資本與流動性;制訂舒緩道德風險問題和降低緊急援助金融企業所需財政成本等政策。這些章節也討論了央行未來在控制與打擊資產泡沫時應扮演什麼角色等,令人頭痛的問題。
第十章是討論全球經濟嚴重失衡的現況,另外也談到要防範未來的危機,必須進行更根本的國際貨幣與金融秩序改革。為何過去二十年間有那麼多新興市場經濟體接連遭受金融危機之苦?為何美國會累積高額的逆差,但德國、日本、中國和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卻坐擁龐大的順差?這些經常帳失衡的問題——它是最近這場金融危機的導因之一——會以井然有序的方式解決,還是在混亂下塵埃落定?美元會不會崩潰?如果美元崩潰,哪一個貨幣能取而代之,成為全球準備貨幣?改革後的國際貨幣基金,將在減輕全球貨幣的扭曲與金融危機的傷害方面,扮演什麼角色?還有,國際貨幣基金該不該成為真正的國際最後放款人?
本書的這個章節體認到一個無法逃避的事實:美國——遑論七大工業國(G-7)——已不太有能力去支配這些改革所要求的條件。全球經濟治理事務(global economic governance)的這些變革,將在一個更龐大的利害關係團體的嚴密監督下進行,這個團體涵蓋巴西、印度、中國、俄羅斯和影響力漸增的二十國集團(G-20)裡的其他成員國。這些國家的實力日益強盛,它們將深度參與未來危機解決方案的設計;另外,全球金融體系的眾多新參與者和機構,如主權基金、境外金融中心和國際貨幣聯盟等,也都無法置身事外。
最後的「未來展望」一節旨在探究未來的道路,我們謹慎檢視世界經濟可能遭遇的許多種危險。導致我們陷入「大衰退時期」(Great Recession)的那場危機也許已經過去,但潛在的缺陷和風險卻更令人恐懼。哪些問題將決定世界經濟體系與金融體系未來的波動程度?全球經濟將恢復高成長,或者將陷入長期乏善可陳的疲弱成長?各國為因應這場危機而採行的寬鬆貨幣政策,是否已製造了一個新資產泡沫危機?這個泡沫會破滅嗎?美國政府和其他國家的政府將如何解決近期為了因應這場危機而舉借的大量負債?政府是否會訴諸高通貨膨脹的手段來稀釋公共與民間負債的實際價值?或者通貨緊縮才是我們更應留意的危險?全球與市場經濟的未來會是如何?未來經濟與金融事務的鐘擺會不會朝「政府加強干預」的方向移動?若會,這樣的轉變又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雖然很多評論家假設未來是屬於中國的,因此美國注定走向長期沒落的命運,但儘管最後的結論相同,但眾人對演變過程卻有不同看法。無論如何,現有的成熟與新興經濟體分別都有可能順利通過考驗而倖存,也可能在經歷痛苦掙扎後不幸崩潰。
更廣泛來說,本書最後幾章深刻討論了幾個懸而未決的問題:全球化將對未來危機爆發的機率產生什麼影響?全球失衡是造成最近這場危機的原因之一,我們該如何解決這個問題?換言之,我們應該改革全球資本主義嗎?關於這個問題,過去的教誨可能有一點參考價值。畢竟我們已多次重蹈覆轍。約翰‧梅納德‧凱因斯在一九三三年就已斷言:「墮落的利己導向國際資本主義體制從〔第一次世界〕大戰後一直支配著我們,它並不成功。它不理性,它不美好,它不公平,它不道德——而且並未創造福祉。總之,我們厭惡它,而且我們將開始鄙視它,但當我們在思考要用什麼來取代它時,卻又是極端茫然。」○12
當初那種茫然不知所措的感受最後還是消除了,但我們終究會有再次感到茫然的一天。本書也對此做了一番解析,我們說明如何改革這個曾經造成一系列危機(而非恆久且穩定的為人類創造福祉)的資本主義。確切而言,雖然市場導向的改革已讓許多新興市場經濟體脫離整體貧窮與低度開發的狀態,但無論是在新興市場或工業化經濟體,經濟與金融危機的發生頻率與殺傷力都在上升。我們針對這部分提出一份準則,當中不僅詳述這個世界是怎麼陷入這一團混亂,更說明該如何擺脫混亂,同時不再陷入亂局。
導論:危機絕非例外,而是常態
二○○九年一月,就在布希政府執政的最後倒數幾天,副總統迪克‧錢尼(Dick Cheney)接受美聯社(Associated Press)專訪。在被問到為何布希政府未能事先覺察到這一場大蕭條(the Great Depression)以來最嚴重的金融危機時,錢尼的回答非常發人深省。他宣稱,「世界上沒有任何一個人預料到(會發生這場危機),沒有人那麼機警。」「我不認為有任何人想到會發生這樣的事。」○1
並非只有錢尼一人做此評斷。回顧金融圈和政治性機構眾多聰明人在危機爆發後所做的評論,幾乎人人都有志一同的使用以下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