資本與意識形態猶太教哥布林模式媽媽是房子兒童選讀零內耗溝通0元二手書季暢銷讀冊選讀三采暢銷72折起升職兵法五十歲後正確犯錯別教出混蛋更新粒線體艾蜜莉存股術高木直子
暫不供貨

謀殺理性批判(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Michael Gregorio|譯者:宋偉航

出版社:遠流出版事業股份有限公司

出版日期:2009-02-01

ISBN/ISSN:978957326427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書況:普通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1803年,普魯士王國的柯尼斯堡發生了一連串的殺人命案,動機不明,一時之間風聲鶴唳,人人自危。一位年輕檢察官在哲學大師康德的安排下前來調查,將康德批判哲學的原則運用在刑事辦案上,循著犯罪現場留下的蛛絲馬跡,追到人類理性的邊緣,腳下是人心深淵的無盡黑暗。真相,總是令人膽顫心寒……歐洲哲學發展到十八世紀,英國經驗主義與歐陸理性主義兩大傳統涇渭分明:前者以洛克、休謨為代表,認為人心有如一張白紙,全賴後天的經驗形塑;後者有高唱「我思故我在」的笛卡兒,認為經驗不足恃,確定的知識都來自理性。兩派相持不下,話不投機,幸好出了個康德,歐洲哲學才有轉機。這位日耳曼哲學家以一人之力完成「三大批判」──《純粹理性批判》(1781)、《實踐理性批判》(1788)和《判斷力批判》(1790),不但融匯調和了兩大哲學派別,整個十九世紀的德國哲學家,沒有一個不受康德影響。甚至二十世紀語言哲學的維根斯坦、存在主義的沙特、現象學的胡塞爾,乃至當代哲學巨擘哈伯瑪斯、羅爾斯,都在回應康德哲學提出的課題。《謀殺理性批判》的作者高明之處,是在歷史的空隙中架構了一個飽滿又鮮活的虛構世界。一般人對康德的印象流於刻板沉悶:一個終身未娶的哲學教授,一輩子沒離開過柯尼斯堡,生活極為規律,一絲不苟到城裡的居民可以用他出門散步來對時。但是作者卻勾勒出一個有血有肉的康德:瘦小而精明的老者,睿智又充滿好奇心。同時也提醒了讀者,康德所處的乃是一個非常動盪的歐洲:啟蒙理性澆灌出十八世紀的工業革命,也孕育了美國獨立與法國大革命。拿破崙的崛起摧毀了貴族階級,也把歐洲帶入腥風血雨之中。理性主義走到非理性的暴力,是理性最大的嘲諷。康德沒有活著見到十九世紀的歐洲轉而走到理性的對反面,投入浪漫主義、乃至潛意識的懷抱。但讓人好奇的是,康德在1790年就已完成龐大哲學體系的建構,窮盡理性範疇的探討,難道到他去世的這十四年間,沒有想過再跨一步,探索非理性的黑暗深淵?《謀殺理性批判》正是玩味了這個可能性,頗有康德「第四批判」的意味,只是康德這部哲學巨著不純然是哲學的思辨,而是一連串以人命與鮮血為代價的人性實驗。整個柯尼斯堡都是康德的哲學實驗室,作者用非常詭異的方式謳歌了「敢於求知」的啟蒙精神!

章節試閱
一輛漂亮的黑色馬車,停在堡壘的大門外面等我。我朝馬車走過去,臉上掩不住笑。康德教授就坐在緊閉的馬車窗戶裡面,一個勁兒看他的懷錶。他對準時的要求已達癡狂,無人不知、無人不曉。但我才要舉起拳頭輕敲玻璃車窗向他報告我到了,就有一隻手輕輕在我手肘上面點了一下,我的耳邊也有人在說:「可以借一步說話麼?大人?」那一天早上,在河邊,一直悉心照料康德的男僕,就躲在馬車後面朝我偷偷示意。方正堅毅的大臉那一天早上毫無表情,這時候卻顯得緊張又沉重。「約翰尼斯.奧登,沒說錯吧?」他跟我使一下眼色,要我到馬車後面他那邊一...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章節試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