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元二手書快思慢想艾蜜莉存股術高木直子高效原力三體商周兩本75折皇冠70週年與媽祖同行批判性思考有錢人書櫃閱讀的島抄寫英語的奇蹟要讓孩子贏過誰大人漫畫沙丘
暫不供貨

室內靜物‧窗外風景(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尉任之

出版社:INK印刻出版公司

出版日期:2011-05-01

ISBN/ISSN:9789866135316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360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李渝、李黎、季季、陳列、陳芳明、楊澤、樊光耀、駱以軍、邁克 關愛推薦  鄭樹森 專文介紹

與藝術共感飛翔的青春紀事錄

滿目的畫面,閉上眼睛也看得到筆觸和顏色細節;整個空間的音樂,與心裡跳動的聲響同步而隨之吟唱;進入書中悠遊古典藝術、音樂或電影世界,來到藝術家共聚的文藝沙龍或創作房間;是跨越所有感官如影像、音聲、觸覺感覺,以靈魂為導引,對生之美死之悲、人性的追求理解,更是融合無間的美學提煉。作者浸淫其中,真誠純粹,信手拈來,不由讓人張望其背後轟轟然的巨人。


靜物的英文和德文分別是「Still Life」和「Stillleben」,字面意義可直譯為「仍然活著」、「仍然鮮活的狀態」。然而,在拉丁語系的法文和義大利文中,靜物為「Nature Morte」和「Natura Morta」,是「死去的自然」、「自然死去瞬間所保留的靜止狀態」。「生」或「死」,「讚頌」或「悼亡」,不同的語言反映出迥異的哲理思維。

美與性、創作與狂喜都是無法分開的,羅丹、克林姆特一生在人體中汲取靈感,將肉體提升到美的境界。未完成的《新娘》,透露出克林姆特創作時思考與猶豫的軌跡;畫面的右側,一尊面對觀者、雙腿岔開的女體,在原來的構圖中以全裸面向觀眾,生殖器發情的狀態清晰可見,裝飾性的裙襬是後來才加上去的。

未完成的《新娘》並不是克林姆特代表性的作品,但我卻久久佇足在這張畫前。我試著「閱讀」這張作品,思索一代名匠創作的過程:他在畫布上所留下最初的素描的痕跡,以及後來試圖遮去的部份等等。然而,我怎樣也不會知道克林姆特將女陰遮去的動機是純粹美感上的選擇?是道德考量?還是對生命的另一種省悟?

第十號交響曲恐怕是所有馬勒交響曲中最不易理解的一部,這是他寫給阿瑪的音樂遺言,其中他放入許多謎一樣的暗語。這部交響曲總譜的原稿上,馬勒在最後停筆的地方寫著:阿瑪,親愛的阿瑪,只有妳能夠理解……。懊悔、無助地呼喚著愛人的名字。馬勒的第十號交響曲可視為第九號交響曲的延伸。如果說,兩首交響曲是一組連貫的作品,那麼,第九號交響曲便是以「第一人稱」書寫的「自傳」,痛苦、掙扎、流淚;第十交響曲則是用「第三人稱」書寫的「他傳」,好像脫離肉體的靈魂,對自己再做一次冷靜、虛無、孱弱的回顧。

作者簡介:

尉任之

台北市人。一九七七年三月出生。東海大學美術系肄業,巴黎第一大學電影研究所博士候選人。關於音樂、電影、繪畫的論述散見台灣、法國、土耳其、中國大陸等地刊物。兩次繪畫個展於台北(1994、1997),並聯展於法國、義大利、巴林、烏克蘭、喬治亞、哥倫比亞等地基金會、文化機構與美術館。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 當前華文美學評論中,尉任之是最優秀的作者。能夠把美學/哲學/繪畫/音樂/電影等論題都說到,是很不容易的,尉任之卻能說得深入又有序;他總能選擇吃力的題目和被忽視的題材,從作品和個人著手,用人文精神來關照,知性比誰都強,文字漂洗了多餘的感性,最是沉靜敏捷實在。第一次在《印刻》上讀到任之的作品就讓我覺得與眾不同,以後每見他有新作便充滿了期待。 ──李渝

◎ 尉任之安靜從容地出入於音樂、繪畫、電影、文學等藝術之間,探問其中諸多創作生命的追尋,凝視那些心靈深處若干不時閃爍的光亮與陰影,時而回顧...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風景:靈魂的狀態一九八五年五月到七月,離開蘇聯多年的塔科夫斯基在瑞典導演英瑪.柏格曼的協助下,拍攝了他的最後一部電影《犧牲》。《犧牲》是一則關於世界毀滅的寓言,片中人在一座不知名的北方島嶼上,等待著末日的到來。塔科夫斯基慣用小說的筆法來創作劇本,在《犧牲》開頭題為「漫步」的一節中,他這樣寫著——永夜的季節即將到來。沒有一點風,岩石遮住了陽光;樹頂上的天空微微發亮,只有岩灘邊的水窪中有幾絲反光。美好的感受:時間似乎已經停止。在受凍的松樹的陰影裡,有一座黑色、屋頂挑高、用原木蓋成的屋子。它的窗框用木...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序 多才多藝一任之──讀《室內靜物.窗外風景》有感 /鄭樹森

第一輯 靜物

天堂之門已經打開
回到失去的樂園
房門打開了以後 ——關於「未完成」的札記
留待他日的紀念


第二輯 風景

冬之旅與流浪者
神話的幻滅
太陽自峽灣中昇起


第三輯 肖像

雲淡風清朱曉玫 ——一位巴哈詮釋者的旅程
在寂靜中走上舞台 ——雜憶羅斯托波維奇
給情緒添上個性,為思維賦予靈魂 ——米亥依爾‧寇巴希杰
穿越柏林圍牆 ——鋼琴家阿瓦里亞尼的時代與歷程


第四輯 筆記

紐約地下 ——安迪‧沃荷的電影
愛與死的儀...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