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十歲後零內耗溝通術別教出混蛋過曝世代季暢銷讀冊選讀0元二手書三采暢銷72折起升職兵法離開學術界正確犯錯巨人思維艾蜜莉存股術高木直子更新粒線體
暫不供貨

築境•築命•築心:建築師的建築修行,讓我們身心和諧的空間實踐(二手書贈品)

商品資料

作者:王淳隆

出版社:商周出版

出版日期:2013-06-09

ISBN/ISSN:9789862723869

語言:繁體中文

裝訂方式:平裝

頁數:224

書況:良好

備註:無畫線註記

書況影片(商品之附件或贈品,請以書況影片為準)

暫不供貨
文字字級

建築 × 設計 × 養生 × 修心

如何改造現有環境中的不理想或不利因素,轉化為更適合我們居住?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的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利用空間讓我們身心健康的方法,久遠以來就出現在世界各地的文明發展中,例如中國的「風水」說、羅馬的「公共澡堂」、哥德式建築的「崇仰上帝」,都把建築空間扣緊身心的調養與調和,讓「空間」與「人」緊密結合在一起。
 建築環境與我們的健康是息息相關的,包括構造體、通風、溫度、濕度、聲音、光線、色採、給水、排水、電氣、瓦斯、用品、家具等,都是生活中的必需品,缺少或不足則會讓我們產生困擾,甚至會造成生活品質降低,使得建築物不適合人居住;最嚴重的情況甚至會讓都市崩解、文明倒退。
 而建築物中肉眼或身體不易感知的細微因素也日夜影響著我們,這包括微塵、蟲蟎、電場、磁場與微波等。有些科學尚無法驗證的其他「力場」,造成個人或多人受到影響的消息也時有所聞,這些都是在建築物中錯綜複雜的存在並且交互運作。
 建築物如果沒有人居住,就跟土石一樣屬於自然的一部分,但只要我們生活在其中,必然會形成一種循環的生態鏈。我們可說是這些複雜運作的發動者,也是生態鏈的最後接受者。由於是發動者,具有主動的積極意義,所以我們的環境絕非命定不可變,也絕不只是受命運撥弄的小卒而已。只要我們夠了解,就有能力改善自己的生存環境。
 本書引入一些佛法修行的概念,來說明空間如何有助於長養身心,如何利用各種因素來轉化建築物與我們的關係,將負面的質素轉變為正面的量,把正面的質素再加以強化,讓我們的情緒、人際關係、健康、壽命、甚至智慧,都能獲得一定程度的提升,達到身心的和諧完美。



作者簡介:

王淳隆

國立成功大學建築研究所碩士,淡江大學建築系兼任講師,現為今一建築師事務所合夥建築師。經常受邀為建築設計評審,任中華建築金石獎評審二十多年。1986年起,隨從洪啟嵩老師座下習禪,常年習佛參禪,參與土城承天禪寺重建規畫案、美國萬佛城台灣總道場彌陀聖寺規畫案,及罕見疾病文教基金會中心建設案。2010年,在與洪啟嵩老師暢談之中,開啟了慈湖道場覺型建築實驗室的契機。

各界推薦
名人推薦:〈推薦序〉

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

洪啟嵩

若菩薩欲得淨土當淨其心,隨其心淨則佛土淨。

——《維摩詰所說經》卷一

空間環境提供人類生活、運作,而人類也在空間當中創造適宜生活的環境,人類與環境空間之間相互的依存、創造、轉化。當我們從大環境中選擇適宜居住的環境之後,就慢慢與選擇的環境互相熟悉、調和,而與環境得到最大的協調。

因此,在「地、水、火、風、空、識」六大元素中,建築的空間性,可說是將空大的如幻與變化性展現得淋漓盡致。

在現代及至未來的世界中,我們如何基於過去佛教建築的理想思惟,建構現代...
顯示全部內容
章節試閱
前言

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人類一生中可能有三分之二以上的時間待在建築物裡面。我們在屋子裡工作、吃飯、沐浴、睡覺、計畫、敦倫、生養子女,甚至一部分的休閒與運動也是在屋子裡,因此建築物幾乎就是身體的一部分,與我們息息相關,難怪晉朝竹林七賢的劉伶會說:「天地為房舍,屋宇為衣褲。」

人類從有文明以來,日夜生活在建築物裡,建築物早已成為文明的一部分,建築發展史與文明進化呈現正面的互動。建築物的內部環境塑造了我們的人格與人際關係;建築物的外部風格具體展現我們人文藝術的價值觀。這一切都內化至...
顯示全部內容
目錄
〈推薦序〉建築的空性與空間性/洪啟嵩
〈推薦序〉設計教學經驗融合自身體驗的獨特分享/王紀鯤
〈推薦序〉從建築實踐、佛法智慧中呈現生活的溫度/黃瑞茂
〈前言〉如何利用建築物讓我們身心更加圓滿和諧

1建築空間各種基本元素
1-1建築物vs.使用者
1-2知覺、經驗vs.空間
1-3空間適應後的新平衡
1-4空間裡的時間因素
1-5室內外各種空間

2建築空間與修身養心
2-1行為影響建築空間
2-2好環境可以養生
2-3修心、養生與建築
2-4時空環境中的影響力
2-5善用各種力在建築空間中養生
2-6究竟的心――佛身建築觀

3感官與建築...
顯示全部內容
內容簡介
各界推薦
章節試閱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