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性之舞
Emptiness Dancing

阿迪亞香提 Adyashanti
自由之丘文創出版
定價340元.特價79

成長於美國加州一個平凡家庭的阿迪亞香提,童年時即有了自發性覺醒經驗,就學時雖被視為有讀寫障礙,卻不曾影響到他對一己的評價。十九歲時在書本上讀到「開悟」一事開始激起他內在的追尋。最早曾經以書本土法煉鋼研究「靈魂出體」,後來雖然以失敗告終,但人生第一次「靜坐」卻讓他深深著迷,開啟了他對「真理」的探索。他花了五六年時間在大學裡尋找能夠解釋在他內在發生之事,從心理學、社會學、東方宗教、到哲學,都無法找到真正遇見過真理的人。他在二十歲時遇到了他的禪修老師,跟隨修行多年,並在離開大學後進入自行車行工作,同時成為一名自行車選手。二十五歲時,他有了第一次開悟的體驗,對自己的真實本性有了一個瞥見,接下來五六年,他經歷了幾次重病打擊,一次次將他身上殘留著無法放下的自我形象,猛然脫落殆盡。一九九六年,在持續了十五年的密集禪修之後,他經歷了一系列靈性覺醒的蛻變,進入完全無我的最終開悟境界。後來受他老師邀請,開始了教學的生涯,一直到現在,同時出版一系列書籍。

他常常被人們拿來與中國早期的一些禪師以及不二論的印度吠檀多哲學的老師們相提並論,但他的教導並不受限於任何宗教及理論體系,而是完全來自一己對真理的了悟。

 

 

「你身上有某種比太陽更燦爛、比夜空更神祕的東西。你一定曾暗自懷疑過這種東西的存在,但是你是否曾經沉潛至你那充滿奧祕的本質呢?」

當你不再想著自己的存在時,你是誰?正在閱讀這些話語的那雙眼睛背後的,是誰?《空性之舞》一書中,阿迪亞香提邀請你,透過自然地敞開頭腦、心靈、與身體那持有幸福與解脫的密碼,覺醒於你真實的本質。

本書內容涵蓋了一個人和開悟師父共同探討覺醒與解脫的本質及其體現時,會在初期出現的各式主題,例如:純真、敞開、愛、無常、和諧、寧靜、深度以及自由等,同時對於小我、幻相、靈性上癮、一直到慈悲、放下、敞開等等討論議題,提出了簡單明瞭而又切實可行的建議;書中亦描述了阿迪亞香提的直接覺醒經驗,呈現出一個了悟自性者的經驗世界。

他的話語是內在深邃寧靜的流露,也是真理的美好反映,因表達出真正的我們是什麼而與我們的心深深共鳴。它們是真理對真理的說話,源頭為源頭揭露出它的奧祕。這份共鳴有一股力量,能中斷我們思想與情感反應的慣性模式,有助於讓我們解除自我中心的催眠狀態,並瞥見藏在生命底下的實相。這樣的認知確實能使我們的世界整個翻轉,將我們摔出頭腦的幻相而獲得自由。

靈性教誨能夠安撫智性頭腦,帶來智識上的理解,但是當覺性透過一位真正的老師的話語和存在而流動,覺性本身或許能燃起心中的火焰,讓意識朝著了悟自性的方向前進。終究,我們每一個人都必須找到自己與真理的連結。你就是道路,道路會動,完全致力於揭露它自己。它會喚醒你對真實本性的認識。靜靜地坐著,一個人不必做些什麼,只要允許那自然的覺性生起。真正的老師是那個完全明白這件事的人。

雖然你無法從書中直接找到真理,但阿迪亞香提從自己的經驗中也肯定,透過閱讀,有時候能為我們帶來非常重要的敞開,甚至在靈性覺醒中扮演重要的角色。一本書能夠傳遞作者的意識或臨在,對那些感到與內容深深相應、產生共鳴的人而言,傳遞力量是最強的。在正確的時間讀到正確的書,它會激發出某些不是來自你頭腦、而是洞見層次的東西。當洞見出現的時候,你的整個身體都會唱歌,就那樣的意義而言,語言文字能夠將無意識的東西帶出來、進入意識之光當中。而當然,一旦潛能醒過來了,我們必須為自己的轉化負起責任,因為沒有任何老師或書本能代替我們做這件事,你自己必須照顧那道火光。

許多年來,我對人們講述、討論關於自由、開悟與解脫,但我發現大多數追尋開悟或解脫的人,對於它是什麼全然不知。諷刺的是,人們耗費了大量的精力,有些人 甚至犧牲了生命,將自己關在寺院裡,或是一有新老師來訪便前往參加薩桑,然後花許多錢買書、參加週末研習營以及像這種密集探索靈性議題的晚間聚會,卻對自 己所追求的東西全然不知。

當我開始問他們,他們認為開悟是什麼時,我真的感到有些震驚。最誠實的人通常會搔搔頭之類的,好似突然發現什麼:「我真 的不知道,我真的不確定。」那些無法激發如此誠心的人,通常會吐出一些別人說過的話,例如:「嗯,是與那神聖的合一。」其他人則會說出他們自己的想法,以 現代白話來說,我們稱這些為幻想。「開悟發生時,會……」 只要將空白處填上即可。人們普遍的期待是,它是某種類似無限擴張的性高潮的東西。

在禪宗裡,我們說:「如果你坐下,閉嘴,面對牆壁一段夠長的時間,就會發生一些事。」許多人這麼做過,而且非常享受那樣的經驗——或許會出現一段持續幾分鐘或 幾小時的愉悅狀態,幸運的話,甚至能持續整個禪期。或許在某次靜坐時,這種感覺只持續了幾秒鐘,頭腦就立刻接著說:「現在,如果我能將這份經驗延長到無限 的時間,那就是自由的樣子。」

然而,我的開悟經驗完全消滅了我認為它是何等模樣的一切想法。而我尚未遇見任何真正、確實地對真理醒悟過來的人說過 有別於此的話。我從未見過任何一個從那裡回來的人說:「阿迪亞,你知道,它和我想像的樣子差不多。」他們通常會回來然後說:「它完全不是我想像的樣子,也 完全不像我生命中曾有過的任何靈性體驗,包括狂喜、愛、與神聖合一或宇宙意識的體驗。」

剛才說過,如同我們在禪宗裡所說:「如果你坐下,閉嘴,面 對牆壁一段夠長的時間,那麼所有這些經驗就會發生在你身上。」猜猜看,那些經驗會發生什麼事?它們會過去、會消逝。現在,多數實際知道這一點的人會假裝他 們不知道。多數曾體驗過靈性經驗清單項目的人都知道,沒有一種體驗能持久,因為若非如此,他們不會仍在繼續尋找下一個體驗。所以,大多數待在靈性遊戲裡夠 久的人都知道,沒有什麼體驗是持久的。

沒有人想面對這件事。學生們可能已聽過千百次,說開悟不是一種體驗,但他們在薩桑期間依然會擔心:「阿迪亞,我在薩桑獲得的東西,離開時就不見了。」我總是說:「當然,不管你有什麼樣的經驗,你都會失去你的經驗,那就是經驗的本質。」

我們說自由是那個沒有來去的東西,這聽起來很不錯,但是頭腦能對它做的唯一一件事就是想像一個無來無去、無限擴大的經驗。然後它會想:「我只是還沒有出現那個正確的無來無去、無限擴大的經驗。我還沒有做對。」 基於某種理由(這些事完全不是我自己的功勞), 在我以禪修者的身分面壁靜坐十五年期間,曾有各式各樣的體驗發生,包括震懾心弦的拙火經驗、神祕的合一、狂喜,以及被神聖的光與愛淹沒等等。如同多數面壁靜坐的人,我發 現這些體驗發生的次數與持續的時間遠遠少於我想要的。在這段旅程上,我在某些時間點很容易會這麼想:「這就是了!這個經驗的愉悅程度太震撼了,這一定就是 它!」我的意識無限擴張,靈感洞見洶湧而至,超乎我能承受的程度。如果你想要這種經驗,有一個獲得它們的處方籤——只要面壁靜坐,一天坐上無數個小時即可。

但是我接收到一種東西,我後來發現它是一個不可思議的恩典,也就是每當我正處於這些最美妙、最美好而稀有的經驗時,都會有一個惱人的微弱聲音 出現,說:「繼續走,這不是它!」其他部分的我會這麼想:「這的確就是它,因為我身心的一切都在告訴我,這就是它。所有的信號都是綠燈。那份愉悅感變得浩 瀚無邊,這一定得是它。」然後那個小聲音會插進來並且說:「別在這兒停下,這不是它。」

如果我有選擇,或許會一把抓起那個小聲音,把它丟出窗外, 因為我注意到其他人也有這些美妙的領悟,但至少他們還能享受個幾天、幾個星期,甚或在某些情況下是幾個月,同時心中真的相信自己已經抵達終點了。然而我卻 鮮少在這些領悟當中浸淫超過十分鐘以上,這不是說它會立刻中斷,只是表示當它正在發生的時候,無論那是什麼樣的經驗,我都心知肚明那不是它。我說這是個無 與倫比的莫大恩典,因為它一次又一次將我推出那個我或許會想安頓下來的境界。 如果你執取任何經驗,當它消逝之後,你就會體驗到痛苦。不可思議的 是,這種痛苦經常不會讓我們繼續往前走,而是讓我們迴轉一百八十度,回過頭來尋找我們失去的經驗。已經有太多次,這種受苦純粹是浪費時間,因為我們並未學 到教訓,領悟到任何來了又去的經驗都不是開悟,依然試圖無止盡地重複或維繫它。 就某個意義而言,開悟是領悟到沒有分離的自我。我們可能已經聽過千百次:「沒有一個分離的自我。」但是如果我們在內心咀嚼這句話,認真思考它的意義,會發生什麼事?我們會發現,身為分離自我的那個「我」所執取為真的一切,都不是真的。 沒 有分離的自我的滋味是徹底解脫的。沒有分離的自我的意思不是有一個靈性體驗能讓你說:「我已將自己無限擴張至一切處,已經與萬物合而為一。」對一個分離的 自我而言,那是個美麗又奇妙的經驗,但那不是合一的意義。合一不是關於融合,融合發生在「二」之間,而既然只有一,任何的融合經驗都只不過是一個幻相融入 另一個幻相,無論這經驗是多麼美麗、多麼奇妙。即使當我體驗到與那絕對的、那永恆的,或者與神融合為一了,那也只是單純地表示,我虛構的自我與另一個虛構 物合一了。 合一,是沒有另一個(不二)。合一是只有這個。沒有那邊的那個,只有這個。而那就是一切之所是。只有這個,而你一說出這個是什麼,你就 已同時定義了它不是什麼。這個,只有在一切不是的完全破壞殆盡之際才能夠被了悟。因之,覺醒是一切來來去去的事物之外的覺醒。它是時間之外的徹底覺醒。

若確實有真正的靈性覺醒發生,它所造成的影響也是一模一樣的。我不是在說這個世界是個夢或不是個夢——定義這個世界毫無意義。我所要說的是,覺醒的經驗正是 如此。那個經驗就像:「我的天啊,我以為自己是一個叫做某某某的人類,但其實我不是。這不表示說我是更好的或更大的或更廣闊的,或是更神聖、更非凡的。這 只是表示我不是(I am not),如此而已。」

這不表示身體不存在,顯然有個身體存在。這不表示頭腦不存在,顯然有個頭腦存在。這不 表示性格不存在,顯然有性格存在,也有一個自我感存在。無論開悟不開悟,你都會有一個自我感,否則意識無法在一個身體裡運作,否則若有人叫喚你的名字,你 便不會回答。就我所見,歷史上的每一位聖人,都多少能夠回應。

馬哈希事實上以相反的方式來表達。他說:「只有自性(Self)存在」,這恰恰就是將「沒有自我存在」顛倒過來,那是同樣的事情。沒有自我的時候,存在的是什麼?我們如何稱呼它?馬哈希決定將它稱為自性,而自性其實就是沒有自我的時候所存在的。

我 保證你在開悟之後會有自我感,你的身體若沒有自我感將無法運作。因此,在開悟之後失去自我感只是一個迷思。打坐時暫時失去你的自我感是可能的,那時若有人 叫你的名字,你不會回頭。我見過一些處於靜坐中的人,連起身都沒有辦法。在印度,他們稱這為無餘依三摩地(nirvikalpa samadhi),那是個很不錯的體驗。一些洞見可能會因此出現,洞見也可能不會因此出現。你可能會有一種稱為「自我經驗短暫中斷」的經驗,但我保證它只 是暫時的,因為你的身體若沒有自我感便無法運作。

如果你真的沉浸至無我當中,它是在時間之外的,意思是它既不持續一段短時間,也不持續一段長時 間。它是一種無時間性的了悟,如果它不是如此,那麼你就是尚未了悟它。那麼,你至多是擁有一種稱為「我暫時失去自我感」的經驗,而這並不是「無我」的真正 意義。無我的意思是:無論是否有自我感,你都直接地完全了知沒有一個自我,這也表示沒有別人,只有一件事在發生。無論你要稱它為神、意識、佛性、空性、圓 滿、左翼分子、右翼分子,都無所謂。當只有一件事在發生,就是只有一件事在發生。只有一個空性,以及它自身的無盡展現。

自由是究竟的破壞計畫,因 為它會偷走你的一切,所以它才是令人解脫的。它偷走你和你自己的爭辯,因為那不存在;它偷走你和他人的爭辯,因為那不存在;它偷走你和世界的爭辯,因為存 在的只有那個。只有一件事在發生,而它永遠不會與自己爭辯,從來不會,永遠不會。所以它才如此令人自由解脫,因為你從這種無止盡的「二」當中獲得了釋放。

當 我們對自己的真實本性覺醒過來,我們的頭腦便不再觀看著空性,因為沒有一個與之分離的、個別的某人在觀看它。我們會領悟到,那唯一能觀看空性的就是它自 己。這就是其中一個原因,說明我為何不是第一個說出「沒有開悟的個人,只有開悟」的人。是開悟覺醒了,不是你或我。你和我化為了微塵與不存在。開悟覺醒 了,因此人們才說每個人與生俱來都是開悟的,不過那樣的陳述可能會誤導,因為它暗示著人人都是本來就開悟的個別、特殊、獨一無二的小小某人,那就錯過重點 了。一個幻相不可能是開悟的,因此,說每個人都是開悟的並非完全真實,開悟是開悟的才是真的。

在另一方面,開悟會偷走你的一切,那就是你認出開悟 的方式——無論它剛好經過哪一副身體,都會被它洗劫一空。身體知道這一點,但是它一點也不在乎。它非常高興能被洗劫一空,不去持有那一切的觀點、不去相信 頭腦的意見——頭腦仍會有一些意見,因為身體、頭腦與性格依然存在,而它們依然會有它們的意見——不過這些現在已被視為無意義了。這個時候你便知道,有件 真實不虛的事情發生了。

我今晚對開悟的許多正面面向避而不談,但是如果你真的見到了真理,不可能不在往後的一生中呵呵地笑著。儘管你知道這世界的 真實性不及你所想像的一半,你還是不可能不愛死這世界。儘管你知道人們不是你所想像的那樣,你還是不可能不更加愛那些人們千百倍。但我不想談論太多這方面 的事,因為如此一來頭腦會開始以為它被給予了一顆糖果,事實不然,它被給予的是一把劍....>>>繼續閱讀

心的十四堂課

定價280

在印度遇見馬哈希

定價450

大開悟

定價320

和好

定價280

清淨心的修行

定價240

 

 

關於我們 | 隱私權政策 | 合作計劃 | 徵人 | 客服信箱 | RSS訂閱 | Facebook | Plurk | TAAZE行動版
學思行數位行銷股份有限公司  台北市松山區復興北路311號8樓
客服專線02-2712-0369 服務時間:週一~週五9:00-22:00 假日:9:00-18:00 客服信箱不分時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