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內文節選一】
廚房小巫
如果看過電影《濃情巧克力》(Chocolat),就會記得那讓人垂涎欲滴的巧克力大餐,每一道菜的製作過程,有如變魔術般彩艷繽紛,看到那些盛裝赴宴的賓客們,走進花木扶疏的院子裡,在歐式餐具擺設的長桌上等候美味上菜,燭光搖曳中舉杯慶賀這難得的饗宴,當鏡頭一一對準佳餚入口的剎那,演員們各具表情誘人的舒暢,叫人恨不能縱身跳入影片加入這頓羨煞人間的盛會,懂一點門道的廚房巫師,定會立刻技癢,開始在心中盤算適當的嘉賓與菜單了。
人生一大樂事,便是與三五好友共享美好時光,動手掌廚,發揮變魔術的媚惑力,更是無可比擬的趣味。巫婆的樂趣,就在於自己的調味讓「虜」動容(至於是哪一種效果,就各憑本事?!)
其實,讓自己好好地享受一餐,並不如想像中的困難,只要你具備一點兒想像力,再尋找一群勇士型的食客輪番上陣驗收成果,假以時日(不會太久,世界上的勇士並不多),一定會讓自己刮目相看。
廚藝不精的入門巫婆,必須雙向進行,先不要嚇倒自己,功虧一簣。也就是說,不要去買那些看起來精美卻製作繁複的食譜,既不能立刻產生功效,更常常教人洩氣,弄不清程序分量與火候,徒然浪費寶貴時間與材料,打擊士氣還不打緊,自尊心受損可很難復原。
所謂雙向進行,就是一邊自行實驗,同時招待賓客,分階段性進程慢慢提昇自己的功力,誰都知道練武功也是有階層的,更何況是做巫婆。
只做給自己吃,不容易有驅動力,不管你是不是獅子座,旁人適時適當的讚美,總是能夠鼓勵我們積極往前走。因此,定期宴客,是增加功力必不可免的步驟。千萬不要小氣,如果經費不夠,讓食客攤分子贊助材料費好了,算是「口福」投資,很快就能回收的。如果你要做個賊頭賊腦的鐵算盤巫婆,不但節省了實驗費,也許還可以增加一筆小小的收入呢!
如果你是個缺乏想像力的巫婆,不要緊,還是可以去書店翻食譜,東看看西瞧瞧,刺激一下對食物的喜悅酵素,但切忌不可把五花八門的食譜帶回家,這些誘人的圖片會變成遏阻下廚的殺手,更阻撓了你發展獨門絕活的機會,斷送了你做廚房小巫婆的大好前程。
做廚房小巫婆的第一門課,就是逛生鮮市場,走走超市,偶而去傳統市場和菜商肉販聊天打屁,撿一些現成的常識,先熟悉一下未來的「玩具」,你會發現樂趣無窮。
別急著進廚房,如果你還在害怕的話,仁慈一點,給自己些微心理建設的時間,先和蔬菜水果培養感情。最多,買些鮮花、水果回家給自己打氣,把小餐桌布置起來,讓居住空間有點新鮮的生命感與甜膩膩的香氣,欣賞自然鮮豔的色彩,是獎勵走進廚房的第一步。
【內文節選二】
花香茶葉蛋
一群人七嘴八舌地喝茶品茶間(當時喝的可是我從口袋掏不出足夠的錢去買的好茶),不知為何腦中忽然閃現多年來未曾動手烹調的「玫瑰茶葉蛋」,閒閒無聊地描述起來:「茶葉蛋如果用玫瑰花燜煮八小時,會出現漂亮的細紋與獨特的香氣,光是把蛋拿在手上就已經賞心悅目,皸裂的紋路好像宋朝官窯緩慢龜裂的裂痕,細緻均勻而通透,彷彿花瓣的紋路印到了蛋殼上,蛋殼剝開後撲鼻的芬芳,尚未入口已齒頰生津,咬在嘴裡的蛋白如少女肌膚般柔軟有彈性,而蛋黃在口腔裡散播的香氣,讓腦海充滿鳥語花香的立體想像空間……。」
「別再說下去了,要多少茶葉,我明天就拿給妳!我剛好有玫瑰紅茶,還有玫瑰普洱……。」王德傳老闆聽得垂涎三尺,其他人更是爭先恐後地說:「出爐的時候通知一下……。」正在專心泡好茶的e2000茶館廖先生忽而悠悠地出聲:「我有很好的白毫烏龍,可以拿去試試……。」若有所思在品茶的藍姊輕描淡寫道:「我給妳大吉嶺紅茶……。」不會吧!煮個茶葉蛋犯不上用這麼好的茶葉,真奢侈!
這才想起,之所以多年沒做,多半是玫瑰太貴了,也因為工序繁複,做著做著便心虛愧疚,好像一不小心就偷偷地對不起很多人似的。當時,約莫二十多年前,是為了感謝一位照顧我多年的大姊姊,她家正好有喝不完的玫瑰花茶,就拿來「廢物利用」一下這奢侈品。那天,整整八小時間,愛吃茶葉蛋的大姊姊不斷地從三樓來回一樓的廚房嚷嚷:「妳簡直是在折磨我,香氣一直往三樓飄,到底什麼時候能吃呀?」當然,終於能吃時,她滿意地笑了:「不得了,這茶葉蛋價值連城!」我看著好開心,好喜歡看人吃東西,人生一大享受。
我自己呢,狗鼻子聞著聞著就滿足了,這是我對自己最滿意的部位。
拿到「免費」茶葉後,才發現闖禍了。弄出芬芳好吃的味道,小事一樁,要在蛋殼上搞出漂亮的陶瓷皸裂紋,可頭大了。事隔多年,想去記憶中找出恰當的工序,真是自找麻煩。對我這種一進廚房就瞎搞的人來說,更是場磨難。
我手上有自家翻出來捨不得用的桂花、王德傳的玫瑰花茶和藍姊給的Okayti Orange Pekoe極品紅茶。為了滿足第一批嗷嗷待哺的饕餮,我做了兩鍋不同口味共八十顆茶葉蛋。
利用大吉嶺紅茶的清甜果香特質,搭配桂花柔弱飽滿的芬芳,剛好襯托香氣飄逸卻不穩的桂花。室內飄起濃郁桂花香時,真想拍自己一掌讚嘆:「果然有天分!」這證明了我猜想出來花香是最佳的定香劑。原本濃郁的玫瑰普洱,竟然在一小時後被桂花香淹沒,我在家中來回踱步,像個實驗室裡亢奮的老教授,喜孜孜地不知所措。
到底是先用半熟蛋還是生蛋下鍋,或者急速冷卻熟蛋,還是乾脆生或熟蛋冷凍後,再放進已經燉得撲鼻芬芳的滷水慢火熬製?
這場捕捉記憶的實驗,竟讓我日日夜夜地折騰了一星期,做了幾百顆蛋,每個人都說好吃,我卻很沮喪。
「到底要怎樣,才能搞出漂亮的皸裂紋哪?」手上有三本書等待翻譯,我卻在家裡被蛋搞瘋了(逃避炎炎夏日被關在電腦前的好方法),每天起床後肚子裡便陸續裝進五顆蛋,好友相繼擔心我會蛋中毒。
我無法一一描述數日來經歷的各種過程,但是,我總算投降,做出一個結論:一個工序都不能少。
原本想研究出一個最簡單的工序,讓人一學就會,一勞永逸,但我是個不耐煩的人,寧願做給人吃,很怕被追問細節。如今,唯一的辦法,是寫下來。之所以描述過程,是因為即使照著工序做,失敗率仍然很高,但若不講究外觀,是絕對好吃又好聞,至少滿足了色香味裡兩種感官享受。
兩個鍋子。一鍋冷水小火煮蛋,到水滾立即關火沖冷水,蛋殼會自動出現細紋,仍須一個個細細檢查,會發現蛋殼厚薄有別,要拿著湯匙分別輕輕地敲出細紋,千萬動作溫柔,否則下鍋不耐久煮,一脫殼就會變成鐵蛋。
另一鍋是重頭戲。需耐心沖泡紅茶,不可讓茶葉直接下鍋以免煮出澀味,紅茶水裡可添加玫瑰或桂花,以及自己喜歡的滷味包,我則剛好有馬來西亞朋友贈送的肉骨茶香料包,香氣比滷味包細緻,若用好茶就要講究香料,不然便可惜了。若手上沒有肉骨茶香料包,也可以用丁香、荳蔻、茴香取代,但要注意分量,不可下手過重而讓滷水混濁,不過,若失手,也可增加茶水斟酌。除了必備的冰糖、鹽外,我不愛放醬油,老覺得會破壞香氣,若真要放,也別放太多。最重要的,是這鍋滷水至少得熬上兩小時,才能加入半熟蛋,以最小的慢火陶鍋悶蓋八小時,但調味包在茶水裡停留的時間亦不可超過四小時。有人建議便宜好用的大同電鍋,這是個懶人好方法,但我仍偏愛陶鍋,那個小小的分別,對我有很重要的情感意義。
無論如何,不管怎樣整治這鍋茶葉蛋,只要熬上八小時,好不好看不敢說,卻一定美味極了。
這場實驗,吃蛋吃到昏的諸親好友,應該會好一陣子不來騷擾我了。
【內文節選三】
番茄──在舌尖上舞蹈的陽光滋味
小時候最怕盤子裡有番茄,更討厭有鐵鏽味的番茄醬,怎麼都無法明白這紅紅酸酸的東西,偏就到處看得見。
直到偶遇伊斯坦堡的土耳其人招待家宴,做為地中海烹飪主角的番茄醬滋味好極,才知道我們平時吃薯條的「Ketchup番茄醬」,與地中海常用的「Tomato paste番茄醬」,是天壤之別的滋味,這兩種不同的東西,為何變成中文就是無法區隔開來?美式薯條用調味番茄醬應該改名叫「小番醬」以做區隔,免得毀了正宗番茄醬在人們心目中的獨特氣味。
以前老沒搞懂大量用番茄醬的義大利肉醬麵怎能好吃,進了地道使用番茄的地中海國家,才明白,真的是好滋味啊!而我自己用新鮮番茄與日曬番茄乾做成的番茄麵,原理相同,卻總以為取代番茄醬更好吃的誤解,終能在有生之年打開謎題。那十天的伊斯坦堡之旅如此愉快,恐怕跟番茄醬的印象大有關係。
這大量用番茄的原理相當簡單,便是從少量提味的配角轉為主角,滋味鮮明,就不會委屈了番茄的陽光味。
土耳其主婦們在廚房裡,總有一個堆滿番茄的籃子,和大罐如桶裝的番茄醬,剛見到時頗為納悶,怎需要這麼多的番茄?直到看完整個烹飪過程,才明白,一道菜燒掉十顆八顆番茄,怎能不用得兇狠?很幸運能遇上好主婦,指點我如何添加少量砂糖提味,糖要後放且量小,斟酌分寸,便能產生立體口感的效果。不愛糖味的我,為了平衡番茄的酸,便用洋蔥、馬鈴薯、紅薯或紅蘿蔔等已有大量甜味的蔬果來增加黏稠度,若遇上吃不完的熟透木瓜,效果更佳。
有回陪同朋友去北京市郊參觀有機農場,看見小院裡竟然有茂盛的小茴香與各種新鮮香草,忙不迭地著人幫忙採收,走進廚房,做出在舌尖上舞蹈的墨西哥番茄醬。許多人品嘗過後跟我要食譜,不是不想給,實在是太隨性,而忘記裡面到底放了多少東西,最難記住的就是分量。我這種隨地取材的烹調方式,遇上什麼都要鉅細靡遺知道細節的人,當真是周瑜打黃蓋,若非經常進入廚房,話無須點明,跟我討廚技,那真是白挨打。
原則性的說明,我很樂意,尤其是遇上一點就明的廚房愛好者(絕對不會問出讓人傻眼的問題),在廚房裡緊閉雙唇的我,話匣子打開,沒完沒了。
不進廚房的人,千萬別吃得高興就瞎問,讓人為難。我做飯,不煎不炸不熱炒沒有油煙,多半文火慢燉,如此簡易,還學不會,的確是不用進廚房,吃現成的就好。
在此公布墨西哥番茄醬做法,照樣,是原則性,調味自己斟酌,但我可以形容最高指導原則的滋味,你要用「想像力」,做出自己的獨門番茄醬,如此就好玩多了。別再逼問我「精準」的分量與細節了,大廚們都說:「想像力,是廚藝的基本功夫。」
鍋子不用乾透才放油下料,因為不熱炒便不怕油鍋亂跳。我都是把食材與調味料都加好才開火,這樣就不會讓鍋子的熱氣破壞我的香料儲存。喜歡油煎鍋氣的人,便要不厭其煩地,將需要的香料放入乾淨小碟中備用,以免剩下的香料被油煙入侵,很難保存。
分別將需要的香料與食材整理好,才下鍋,對於廚藝不精的人,雖需多洗碗盤,卻增加了思考的過程,而不容易出錯。因此,電視上常會看到大廚們展現廚藝時,鍋旁堆滿小碟子,那不是為了鏡頭美觀,他們平時也這麼做菜,免得掛一漏萬。這些大大小小的碗碟,是二廚們的工作,下鍋,由大廚掌勺。
我的方法最簡便,由於備料完畢才開火,便可以不慌不忙,過程足以充分發揮「想像力」,經常會有神來之筆,無須照章辦事。廚房裡的驚喜,絕對是人人歡迎的妙趣。
家庭自備番茄醬,大配角是洋蔥,不愛洋蔥,或洋蔥過敏易脹氣如我,就必須運用想像力來取代這「必需品」。
微火香煎洋蔥後,才添加番茄與香料,是正規地中海烹調程序。我的方式,則是在鍋裡層層疊疊放入食材與香料後,蓋上鍋蓋,才開火。大火出味後轉小火慢燉,很快便能上桌討好食客,完全不需要擔心。
新鮮的香草與乾燥香料,最好能各半取用,才能增加舌尖上的樂趣。少量辣椒,絕對是神祕嘉賓,讓人吃不出辣,卻又有曼妙舞姿的效果。如此一來,這鍋番茄醬,做什麼都能讓食客滿心歡喜,就連不吃辣的稚齡孩童,也會要求再來一碗麵。
至於是哪些香料,拜託看官,來點實驗精神,什麼都換著試試看,終能找出自己的獨門味道,豈不皆大歡喜?並非我這懶人愛搞神祕,實在是腦子用到別處,記憶力就壞了,饒過我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