封面說說話
本期封面設計使用Midjourney、Adobe Firefly、Chat GPT等多個AI工具輔助生成圖像。畫面中,DNA雙股螺旋象徵AI在醫療領域的創新應用;液狀泡泡象徵心理諮商中的意識流動與情感層次;背景中的數位風馬賽克格組成的天秤象徵科技與法律的交會,而貫穿全圖的像素符號,則訴說著AI逐漸融入生活,與我們共構未來的數位日常。色系上選擇柔和的粉紅色為主調,傳達AI不再只是冰冷的科技,而是與人類共生的存在。
各界推薦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
無法登出的 AI 時代
今(2025)年4月,美國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研究公司OpenAI發表的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推出全新圖像生成功能,引發廣大關注。許多使用者紛紛嘗試上傳照片,並透過各種指示指令,要求 ChatGPT 生成風格各異的圖像。其中,以日本知名動畫工作室「吉卜力」風格最受歡迎,短時間內大量「吉卜力風」圖片在網路上瘋傳,引發熱潮。甚至讓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呼籲大家放慢生成圖像的速度,好讓團隊得以稍作喘息。
你有參與這波「吉卜力」風格圖像嗎?其實,就算沒玩過「吉卜力風」圖像,我們也早已和 AI 朝夕相處了。從手機內建的語音助理SIRI、購物網站推薦符合喜好的商品,到影音串流的播放排序與社群媒體的廣告投放,這些看似自然的日常選擇背後,都有演算法默默運算的身影。這些日常看似平常的便利,都有 AI 默默參與。線上訂餐、網購、追劇等各種「剛剛好」的推薦,都是 AI 精心安排的劇本。
既然 AI 已深植生活,那麼,我們該如何與它好好相處?當 AI 逐步走入人類世界,我們不再只是單純的「使用者」,也逐漸成為這場技術革命中的「共同參與者」。除了體驗AI帶來的便利外,我們是否需更積極面對其中潛藏的法規、倫理與風險,以打造一個不悖離人性的智慧未來?
這期雜誌,我們將跟著一位平凡上班族「漢斯」一起生活,看看他如何在四個日常時刻——醫療、心理諮商、求職、法律執法中與 AI 相遇。漢斯不是科技專家,也不是企業菁英,而是千萬個你我之中的一個。透過他的故事,我們想邀請讀者一起思考,在無法與 AI 脫鉤的此刻,我們該如何善用AI、與它共生,帶來更美好的未來?
副總編輯 李依庭
特別收錄 / 編輯的話:無法登出的 AI 時代
今(2025)年4月,美國人工智慧(artificial intelligence, AI)研究公司OpenAI發表的ChatGPT(chat generative pre-trained transformer)推出全新圖像生成功能,引發廣大關注。許多使用者紛紛嘗試上傳照片,並透過各種指示指令,要求 ChatGPT 生成風格各異的圖像。其中,以日本知名動畫工作室「吉卜力」風格最受歡迎,短時間內大量「吉卜力風」圖片在網路上瘋傳,引發熱潮。甚至讓OpenAI 執行長奧特曼(Sam Altman)在社群媒體上發文,呼籲大家放慢生成圖像的速度,好讓團隊得以稍作喘息。
...
目錄
01 目錄走編
News Focus
04 黑猩猩研究 揭開人類語言的起源
05 煉金術不是夢 鉛如何變成金?/透過聲音控制生物體內的3D列印
封面故事
06 封面故事引言:與AI共築的未來/編輯部
08 封面故事一:全方位滲透你生活!AI與令人憐憫的漢斯/張慈媛
12 封面故事二:AI醫生來報到 臨床醫療將會有哪些改變?/張詠淳
18 封面故事三:創造雙贏局面 當AI與臨床心理師相遇/李昆樺
26 封面故事四:AI如何改變人力資源管理?機會與挑戰的並存/劉子安
32 封面故事五:人類監管AI,還是主導法律?談AI執法與法治的距離/陳弘儒
36 封面故事評論:被企業壟斷的AI?達成社會共善的AI公共化願景/王道維
顯 影
42 樟樹/圖.文 植業病
專 欄
44 數不勝數:黃金比例、橢圓與懸鏈線 知名企業識別標誌的數學美學/劉柏宏、張育瑄
50 格物致知:從自駕車到健康照護 毫米波雷達如何走進我們的生活?/林昇洲
56 生生不息:韌性森林 臺灣森林大火的預測與應對/柳婉郁、王世宇、俞鈜文
62 潛移默化:永續VS商機,其實可以全都要!揭開綠色製藥的無限潛力/陳政男
66 永續未來:沒有人形的生態守望者 有AI參與的生物多樣性未來/葉欣誠、林冠瑜
星火相傳系列講座
72 社群圖文這樣做!旗美高中懶人包實作體驗/林品婕(Amo)
74 成為說故事的人!屏東女中採訪編輯基礎課/林品婕(Amo)
76 讓研究成為故事,讓學生說出「有感」的科學/趙軒翎
78 書 摘:《物理才是最好的人生指南》
01 目錄走編
News Focus
04 黑猩猩研究 揭開人類語言的起源
05 煉金術不是夢 鉛如何變成金?/透過聲音控制生物體內的3D列印
封面故事
06 封面故事引言:與AI共築的未來/編輯部
08 封面故事一:全方位滲透你生活!AI與令人憐憫的漢斯/張慈媛
12 封面故事二:AI醫生來報到 臨床醫療將會有哪些改變?/張詠淳
18 封面故事三:創造雙贏局面 當AI與臨床心理師相遇/李昆樺
26 封面故事四:AI如何改變人力資源管理?機會與挑戰的並存/劉子安
32 封面故事五:人類監管AI,還是主導法律?談AI執法與法治的距離/陳弘儒
36 封面...
購物須知
電子書閱讀方式
您所購買的電子書,系統將自動儲存於「我的電子書櫃」,您可透過PC(Windows / Mac)、行動裝置(手機、平板),輕鬆閱讀。
- Windows / Mac 電腦
- 請先安裝
瀏覽器,→並以Chrome開啟我的電子書櫃後,點選『線上閱讀』,即可閱讀您已購買的電子書。建議使用 Chrome、Microsoft Edge有較佳的線上瀏覽效果。 - 手機/平板
- 請先安裝 電子書APP

後,依照提示登入「會員中心」→「電子書管理」→「電子書APP通行碼/載具管理」,取得APP通行碼再登入APP,下載您所購買的電子書。完成下載後,點選任一書籍即可開始離線閱讀。 APP 適用版本:iOS 14.2 或以上版本,Android 6.0 以上版本。
注意事項:
使用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即為同意讀冊生活電子書服務條款。
下單後電子書可開啟閱讀的時間請參考:不同的付款方式,何時可開啟及閱讀電子書?
因版權保護,您在TAAZE所購買的電子書/雜誌僅能以TAAZE專屬的閱讀軟體開啟閱讀,無法以其他閱讀器或直接下載檔案。
退換貨說明:電子書、電子雜誌商品,恕不提供10天猶豫期退貨,若您對電子書閱讀有疑慮,建議您可於購買前先行試讀。並於訂購本商品前請務必詳閱電子書商品退換貨原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