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中對抗開新局!
中國主導RCEP啟動,拜登面對史上最分裂美國
歐巴馬路線
重返全球
56萬字自傳搶先看
》解讀拜登「狐狸路線」3支箭+11人老班底
》最高明的願景溝通術:「不提我,只談我們」,讓政敵點頭輔佐
》RCEP重創台灣?破解全球最大自貿區3迷思
「十二年前,歐巴馬創造歷史,告訴我們:『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讓我們成為一個團結的國家。」
這是十一月七日,美國下一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現任的川普仍未服輸下,所發表的勝選演說中,最具時代需求的一句話。因為,正當中國對內連續嚴管金融、科技業,越來越集權,對外也完成與日、韓、東協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組成一個大型自由貿易區;此刻的美國,卻堪稱南北戰爭以來內部最分裂、對外也最孤立的時期。
身負重任的拜登,提到未來上任後,將效法四位前總統,其中唯一還在世者,就是歐巴馬。
拜登延續路線「從分裂到縫合」
迎戰疫情、衰退、中國,停止退群
為什麼是歐巴馬?一是拜登競選時身邊顧問,幾乎全是歐巴馬老班底(見左頁表),其中多位極可能成為拜登新政府的官員;二是拜登當過歐巴馬八年副手,兩人政策理念一致。《華盛頓郵報》稱,在貿易政策等方面,「拜登未來就是『歐巴馬2.0』。」
要預測拜登會做什麼,要先了解歐巴馬過去做了什麼。理性執政者的行為必須順應環境,拜登將繼承歐巴馬路線,是因為他面臨的大環境,和當年歐巴馬當總統時極為相似。
十一月十九日,歐巴馬出版最新回憶錄《應許之地》,他在書中描述剛入主白宮時的美國:
國際間對美國領導力的信念已開始動搖,這不是九一一恐怖攻擊所造成,而是美國入侵伊拉克、卡崔娜颶風肆虐下紐奧良街頭駭人的浮屍畫面,尤其是華爾街崩盤所致。
美國召喚了世界各國追隨我們,進入自由市場、全球供應鏈、網際網路、寬鬆的信貸和民主治理的應許之地,而如今各國開始覺得他們好像跟著美國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對照二○二○年的美國:境內疫情肆虐,近來單日新增逾十八萬例確診,今年經濟預估將衰退五・八%,十月份失業率六・九%是疫情爆發前近兩倍。拜登、川普都各獲得破紀錄的七千多萬張選票,民眾意識形態對立,種族、政治裂痕未消。
境外,中、俄虎視眈眈,盟友對美國不信任感大增。德國柏林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今年六月調查,歐盟九國的民眾對美國看法大幅惡化,「歐洲人對於川普的美國的信任已經消失了。」該機構宣稱。
和歐巴馬一樣,拜登明年一月接手的美國,也是問題重重。因此他上台後採行歐巴馬路線,設法真的實現川普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成了必然選擇。這個路線的主軸,就是「從分裂到縫合」。
專欄作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曾評論:歐巴馬上任後,美國「從刺猬變狐狸。」刺蝟極少群居,大多時間單打獨鬥;狐狸則平時獨行,繁殖期間就集體行動。
過去四年,川普治理下的美國一意孤行,動輒拔「刺」相向。拜登上台後將改變這種狀況。十一月十一日,他與英、法、德等領導人通電話時,宣示「美國回來了。」「我們回到了比賽中,不再是那個獨來獨往的美國。」
未來歐巴馬—拜登的「狐狸路線」,可用三支箭概括:
第一支箭》既合作,又鬥爭
美中減碳大方向一致,科技戰則維持
歐巴馬時代,一方面要求美、中一起「管控經濟危機與北韓核子計畫」,同時也批評中國鎮壓異議人士,他還告訴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美國無法再忽視中國操縱貨幣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中國若不開始改弦易轍,我們就必須採取報復手段。」歐巴馬說。
二○二○美國總統大選,拜登曾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惡棍」;另一面也和習套交情,他稱過去當副總統時,與習近平相處時間「比世界任何領導人都多」、「我們一起吃過二十五小時的私人晚餐。」
在川普主政下,美、中從經濟到政治全面開打。自今年三月二十六日兩國領導人最後一次通話後,雙方官式交流幾乎斷絕。拜登過去多次訪問中國,他上台後,兩國可能恢復對話,但將視議題走「既合作,又鬥爭」路線。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
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優惠價:9 折,NT$ 89 NT$ 99
本商品已絕版
美中對抗開新局!
中國主導RCEP啟動,拜登面對史上最分裂美國
歐巴馬路線
重返全球
56萬字自傳搶先看
》解讀拜登「狐狸路線」3支箭+11人老班底
》最高明的願景溝通術:「不提我,只談我們」,讓政敵點頭輔佐
》RCEP重創台灣?破解全球最大自貿區3迷思
「十二年前,歐巴馬創造歷史,告訴我們:『是的,我們做得到。(Yes, We Can!)』讓我們成為一個團結的國家。」
這是十一月七日,美國下一任總統拜登(Joe Biden)在現任的川普仍未服輸下,所發表的勝選演說中,最具時代需求的一句話。因為,正當中國對內連續嚴管金融、科技業,越來越集權,對外也完成與日、韓、東協簽署區域全面經濟夥伴關係協定(RCEP),組成一個大型自由貿易區;此刻的美國,卻堪稱南北戰爭以來內部最分裂、對外也最孤立的時期。
身負重任的拜登,提到未來上任後,將效法四位前總統,其中唯一還在世者,就是歐巴馬。
拜登延續路線「從分裂到縫合」
迎戰疫情、衰退、中國,停止退群
為什麼是歐巴馬?一是拜登競選時身邊顧問,幾乎全是歐巴馬老班底(見左頁表),其中多位極可能成為拜登新政府的官員;二是拜登當過歐巴馬八年副手,兩人政策理念一致。《華盛頓郵報》稱,在貿易政策等方面,「拜登未來就是『歐巴馬2.0』。」
要預測拜登會做什麼,要先了解歐巴馬過去做了什麼。理性執政者的行為必須順應環境,拜登將繼承歐巴馬路線,是因為他面臨的大環境,和當年歐巴馬當總統時極為相似。
十一月十九日,歐巴馬出版最新回憶錄《應許之地》,他在書中描述剛入主白宮時的美國:
國際間對美國領導力的信念已開始動搖,這不是九一一恐怖攻擊所造成,而是美國入侵伊拉克、卡崔娜颶風肆虐下紐奧良街頭駭人的浮屍畫面,尤其是華爾街崩盤所致。
美國召喚了世界各國追隨我們,進入自由市場、全球供應鏈、網際網路、寬鬆的信貸和民主治理的應許之地,而如今各國開始覺得他們好像跟著美國走到了懸崖的邊緣。
對照二○二○年的美國:境內疫情肆虐,近來單日新增逾十八萬例確診,今年經濟預估將衰退五・八%,十月份失業率六・九%是疫情爆發前近兩倍。拜登、川普都各獲得破紀錄的七千多萬張選票,民眾意識形態對立,種族、政治裂痕未消。
境外,中、俄虎視眈眈,盟友對美國不信任感大增。德國柏林智庫「歐洲對外關係委員會」(ECFR)今年六月調查,歐盟九國的民眾對美國看法大幅惡化,「歐洲人對於川普的美國的信任已經消失了。」該機構宣稱。
和歐巴馬一樣,拜登明年一月接手的美國,也是問題重重。因此他上台後採行歐巴馬路線,設法真的實現川普口號「讓美國再次偉大」,就成了必然選擇。這個路線的主軸,就是「從分裂到縫合」。
專欄作家布魯克斯(David Brooks)曾評論:歐巴馬上任後,美國「從刺猬變狐狸。」刺蝟極少群居,大多時間單打獨鬥;狐狸則平時獨行,繁殖期間就集體行動。
過去四年,川普治理下的美國一意孤行,動輒拔「刺」相向。拜登上台後將改變這種狀況。十一月十一日,他與英、法、德等領導人通電話時,宣示「美國回來了。」「我們回到了比賽中,不再是那個獨來獨往的美國。」
未來歐巴馬—拜登的「狐狸路線」,可用三支箭概括:
第一支箭》既合作,又鬥爭
美中減碳大方向一致,科技戰則維持
歐巴馬時代,一方面要求美、中一起「管控經濟危機與北韓核子計畫」,同時也批評中國鎮壓異議人士,他還告訴當時中國國務院總理溫家寶,美國無法再忽視中國操縱貨幣等不公平的貿易行為,「中國若不開始改弦易轍,我們就必須採取報復手段。」歐巴馬說。
二○二○美國總統大選,拜登曾批評中國國家主席習近平為「惡棍」;另一面也和習套交情,他稱過去當副總統時,與習近平相處時間「比世界任何領導人都多」、「我們一起吃過二十五小時的私人晚餐。」
在川普主政下,美、中從經濟到政治全面開打。自今年三月二十六日兩國領導人最後一次通話後,雙方官式交流幾乎斷絕。拜登過去多次訪問中國,他上台後,兩國可能恢復對話,但將視議題走「既合作,又鬥爭」路線。
完整封面故事報導,
請至書城選購本期《商業周刊》
|
||||||||||||||||||
|
||||||||||||||||||
|